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模式探析

2015-06-22 18:50任哲雪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创新

任哲雪

【摘 要】服装专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而不断地变化、创新,服装服饰产业的变化也对服装服饰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原有的服装专业及人才培养模式已悄然地发生了改变。目前全国高校正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努力,希望培养出能够满足服装服饰行业所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

【关键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实践模式    创新

服装与服饰专业是由原来的服装设计专业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演变发展而来的。目前很多高校对该专业的认识还不够完善,本文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从服装产业背景、教学实践体系等角度出发,总结出现阶段教育模式的不足,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借鉴优秀的教育培养模式,不断完善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符合服装服饰行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不仅是加速专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会对我国服装服饰行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一、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服装服饰行业需要的是能解决服装生产实际问题,能从事服装服饰产品设计开发、懂得营销市场等知识的综合性素质人才。为了满足这种人才需求,可以采取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相结合的模式,在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中,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参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

1.参与项目设计

专业的实践课程,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能够体现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应该得到学校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建立优良的产学研基地,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参与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纵向课题及企业的横向课题,在主体学习阶段引入项目形式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参与的形式可以是专题讨论、实地考察、真实参与等。通过这些教学形式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2. 增加实习机会

实习是很多服装业发达的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里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可分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基础实习是实习的第一阶段,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深入效益良好的工作室或企业学习或任职,以了解服装服饰行业的相关行情、基本信息、企业工作环境及服装生产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是专业实习,要求学生以一个准设计师或设计助理的身份参与服装服饰行业相关信息的调研,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工作,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3.结果评价

对于学生的动态实践过程很难用量化的形式进行评价,学生上交的实习报告等书面作业只能作为评价学生工作的参考依据之一。以“课程设计”为例,报告书第一步通常是大量的市场调研和信息、资讯搜集,因此对于开放式的实践环节,过程的监控非常重要。课程开始时要明确工作任务,包括方向、内容、数量等,中期要检查实践的进展情况及工作质量,并随时进行抽检,这样教师就可以知道学生在课程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实践活动的执行情况。还有学生在制作报告书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等,也要结合实践教学的目的,由授课教师、企业方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工作组给出具体评价结果并提出意见。

二、鼓励创新教育培养模式

1.调整课程内容

服装服饰专业教育不断融入国际教育的大环境里,多数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要根据市场变化及专业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对于部分实践课程也应不断更新,在内容调整上适当加入现代元素,或增加与国际设计教育接轨的新课程。还以 “课程设计”为例,增加信息调研的教学量,在大量流行资讯的引导下,完成相关的设计任务,使设计作品与时尚相结合,与市场实际相结合。这种专项设计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为学生以后进入相关行业参与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改进教学方法

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 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从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形成卓有成效的新的教学方法体系。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服装服饰专业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双重特点,学院派的设计者更加注重的是服装、服饰产品艺术创新性的展现。学校要能够为学生提供服装服饰行业的前沿资讯,营造艺术氛围,加大综合技能训练的力度,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艺术见解,展现艺术创造精神。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多角度、深层次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总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要考虑到产业背景及社会需求,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科学素养,培养适应服装服饰设计专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锋.试论创新能力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与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1).

[2]陈先进,丁峰.服装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

[3]邹平,王琳.服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纺织科技进展,2009(6).

[4]阿尔巴赫.陈舜芬译.21 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束霞平,张蓓蓓.基于企业需求下高校服装人才培养改革[J].丝绸,2012,49(05).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创新
治理创新视角下的基层协商民主
基于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模式探讨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