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家园互动有效性的研究

2015-06-22 07:42张艳平胡君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家园互动有效性幼儿园

张艳平 胡君

【摘 要】幼儿园和家庭构成了幼儿教育两个不同的时空阶段。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从幼儿的需要、兴趣以及家庭实际出发,利用家园互动模式引导家长和孩子、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家长之间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展开家园有效互动,才能找到幼儿发展真正的增长点,形成教育合力,最大化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长 幼儿园 家园互动   有效性

家庭、幼儿园、社会是影响孩子发展的三大环境。只有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益,使幼儿身心健康、富有个性地发展。

一、家园互动有效性研究的现实意义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需要在家庭和老师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家长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提高家园互动的有效性。以往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实质上就是家长顺从幼儿园的要求,被动地做些辅助工作,家长缺乏主体地位,缺乏参与意识。在当今大教育观的背景下,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应该是幼儿园和家庭联手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家园互动使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为积极探索家园互动合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家园互动有效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确认家园互动有效性的主要目标

家园互动有效性的主要目标是“主体—中心—目标”。主体即家长和幼儿园,中心即幼儿,目标即实现的结果。通过这个目标使家庭、学生、幼儿园三位一体相互合作,有效地支持幼儿快乐学习,身心健康,愉快成长,进一步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和谐发展。寻找家园互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尝试构建一个家园有效互动的模式,是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重要内容之一。

在目标研究中,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是在幼儿集体性活动中,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来进行各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家庭是与幼儿园相互配合的主体要素,家园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教师与家长形成共识,协同教育,共同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使家园互动教育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教育性更明确,使幼儿对事物认识更整体、更全面、更生活化。

(二)确立家园互动有效性的主题环节

家园互动主题活动的主题环节,就是教师从幼儿的需要、兴趣以及各个家庭的实际出发,在一个确定的主题活动中,引导家长和孩子、家长和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展开有效互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通过实践活动,幼儿园老师运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和家园互动活动的开展,不仅改善了幼儿园教学工作中只有教师讲课的“一言堂”的现状,而且调动了幼儿上课踊跃发言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家园平等合作、有效互动,为幼儿的教育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也提升了幼儿园教师、幼儿及家长的整体素质。

主题环节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吸引家长参与主题活动。

不同的家长对主题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兴趣不同,实验中允许家长自由选择,介入任何一个环节,并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

例如,家长在教师的倡导下,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随时注意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自然和现象,鼓励孩子发现问题、探索奥秘。孩子们对什么现象感兴趣了,对什么事物有探究的愿望了,家长会及时把这一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会选择其中比较有价值的,适合教师、家长、幼儿感兴趣的或贴近幼儿生活方面的问题,并且容易实际操作的主题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形成一个主题活动。

在这种主题活动中,家长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还是活动的策划者,其主人翁意识得以焕发,真正转变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和“良师益友”。

2.  引导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QQ群、班级意见箱、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对家长参与主题互动活动的想法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鼓励家长献计献策,从行为上积极支持幼儿园的家园互动活动。针对家长反馈的意见建议,梳理汇总,改进主题方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通过班级QQ群、家长学校、家长园地、环境布置给出解答,提供主题活动的相关信息,让家长了解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认识家园互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3.  家长配合。

家长配合是完成主题活动的重要环节,如家长协助准备一些活动材料,和幼儿园共同参与一些活动等。

(三)确定家园互动有效性的开展过程

1.  开展以教师为主的家园互动活动。

例如开展“我健康、我快乐”主题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目睹孩子们小型多样的户外大课间活动,观察老师在平日活动中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在活动中和孩子、老师互动,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这种活动为家园互动搭建了桥梁,激发了家长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2.  开展以家长为主的家园互动活动。

面对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专业特长的家长,开展以家长为主的家长志愿者活动。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定期请各行各业的家长来当“老师”,实验班之间还开展家长志愿者互访活动,充分利用了家长这一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形式。

3.  开展以幼儿为主的家园互动活动。

在家园活互动活动中,幼儿是重要的主体。在不同的主题互动中,幼儿所要担当的角色及个体作用是不同的。在“过新年”主题活动中,有幼儿儿歌表演、诗歌朗诵、幼儿画展、幼儿体操等展演活动,家长们积极地为孩子们做好各项后勤服务工作,感受到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4.  开展以家庭为主体的家园互动活动。

亲子游戏活动为家长和孩子搭建了亲情教育的平台,让他们体验到亲情的温馨和亲子游戏的乐趣。

例1:在迎“六一”亲子运动会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合作进行抬花轿、推小车、抢椅子、赶小猪等游戏。

例2:在“我的爸爸本领大”的亲子活动中,通过爸爸们的才艺展示,增加了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了亲情,孩子们为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自豪,也更加爱自己的爸爸了。

三、家园互动有效性研究的方法及对策建议

目前,家无互动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研究条件的限制,缺少专家的引领,一些思想和做法只能是闭门造车;理论认识水平有待提升;课题研究缺乏针对具体领域可操作性的成果。

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了家园合作有效互动建议,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1.  构建家园互动模式,提高家园互动的有效性。

只要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从幼儿的需要、兴趣以及家庭实际出发,使家长、孩子、老师之间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展开互动交流,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幼儿园和家庭这两个教育主体各自为战,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2.  不断增强了家园的教育合力。

通过每一期的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家园互动活动的设计,提高家园互动活动的参与率,形成家园共同教育幼儿的教育合力。

3.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

通过家园互动主题活动的开展,促进各位老师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培育教育技能,掌握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为教学和科研奠定基础。

4.  促进家园互动工作进一步改进。

家园互动主题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幼儿教育理论,为实现家园有效互动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改善幼儿园教育工现状,真正实现家园平等合作、有效互动,为幼儿的教育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师、幼儿及家长的整体素质。

总之,家园互动活动为家庭和幼儿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更为积极有效的促进着用。

【参考文献】

[1]周欣.师幼互动和教育研究创设[J]. 2005(11).

[2]郭文英.架起家园共育的彩虹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06.

[3]方明.根深才能叶茂——谈幼儿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

[4]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4).

猜你喜欢
家园互动有效性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家园互动更有效
积极家园互动共同干预幼儿逃避性行为的策略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