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5-06-22 02:09王建新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铁丝气瓶试管

王建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只有对物质属性及其所发生的现象看得清楚,感觉、知觉得清楚,也就是说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才能由感性认识经过思维加工,达到理性认识。因此,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化学实验中,怎样对化学实验进行观察呢?笔者以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观察仪器的构造及实验装置的连接次序。观察实验装置要遵循由整到散、由散到连、由里到外的原则。例如,观察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1)由整到散。先观察装置的全貌,而后观察:用什么做反应器——大试管;用什么做加热器——酒精灯;用什么固定试管——铁架台;用什么手机气体——集气瓶。

(2)由散到连。零散的仪器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呢?大试管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酒精灯放在试管尾部药品的正下方,它的外焰刚好给试管加热,导气管一端通过橡胶皮与大试管相连,另一端伸入集气瓶。

(3)由里到外。铁夹如何夹试管——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试管夹角度如何——试管口稍向下倾斜;药品在试管里如何放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匀后均匀地铺在试管底部;集气瓶内预先加水多少——加满用玻璃片盖住无气泡。

2.要在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重点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硬度、溶解性的变化。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要集中观察反应器内物质的变化,不要被实验桌上的启普发生器吸引,要重点观察大试管里的黑色氧化铜在慢慢变成红色,试管口处出现小水滴。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溶液先变浑浊后又逐渐变成无色透明。

3.要客观准确和全面地观察伴随化学变化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发热、发光、沉淀的生成,放出的气体,颜色的改变等。对于这些现象应准确、全面地观察并做出记录。例如,锌跟稀硫酸反应,不仅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还能看到锌在溶解,更要注意到反应放热(可用手摸摸正在放热的试管,有热的感觉)。又如,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通过观察应描述出这样的现象:“铁丝能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熔落下黑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这样的观察是比较客观而准确的。如果还能说出铁丝燃烧时没有火焰,硫酸、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火焰且火焰是不同的,那么这样的观察就是全面的了。

4.在观察试验中要注意记录根据仪器测定出的实验数据和根据想象推测出来的结论。例如,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所做的白磷在锥形瓶里燃烧实验,要准确记录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以及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发生变化了的反应是磷和氧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而其他物质的质量均未改变。由于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反应前磷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同时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验证。endprint

猜你喜欢
铁丝气瓶试管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铁丝有多长
铁丝的幽默世界
Worthington公司宣布推出全回收复合材料气瓶
两长两短
熟练的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