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氧烛隔热防护与热损分析

2015-07-01 07:49路中华聂少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二氧化硅外壳不锈钢

翟 康,唐 平,路中华,张 衍,聂少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a.化工材料研究所; b.安全弹药研发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

氧烛是较新型的化学产氧设备,启动后能使内部含氧材料反应,持续放出可供人体直接呼吸的纯净氧气。具有单位体积小,储氧量大,使用过程无需外加动力等优点。20 世纪60年代,美国将其作为应急氧源装配到核潜艇上。目前氧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潜艇,高原洞库等环境[1-5]。同时研究人员在配方设计、成型工艺、氧烛结构等方面也持续进行研究[6-11]。

在氧烛反应放氧的过程中,为了维持内部含氧材料的持续反应,反应温度需要长时间维持在300℃左右,这就导致包裹含氧材料的机械外壳也持续高温,会对使用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高温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所以对大容量氧烛进行隔热处理是极有必要的[9]。

当隔热结构进行防护后,会影响氧烛内部的温度场,导致氯酸钠分解反应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氯酸钠在较高温度下分解会产生副反应,会产生有毒氯气。所以需要改变含氧材料中金属燃料的含量。当采用试验手段进行隔热材料和结构的验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二氧化硅气凝胶毡的隔热效果,计算氧烛隔热材料添加前后的热损速率,对改进和设计大容量氧烛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 氧烛原理

氧烛的产氧原理是氯酸盐加热分解产生氧气。早期采用氯酸钾,但由于氯酸钾吸潮并且不易点燃,目前大部分氧烛均采用氯酸钠作为含氧原料,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如图1 所示,氧烛一般由启动点火装置,含氧药块,气体过滤材料和外壳构成。含氧药块为主体,氯酸钠为氧源; 金属粉燃料提供热量,维持反应持续进行,常用铁粉、锰粉、镁粉等;加入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如钴的氧化物;加入生石灰抑制产生的少量氯气。经过混合压制形成含氧药块。为提高药块压药强度,常加入玻璃纤维、硅藻土等作为黏合剂。外壳起机械支撑作用,常采用不锈钢。气体过滤材料过滤氧气中的杂质、颗粒、微量氯气[10-12]。

图1 大容量氧烛结构示意图

2 氧烛热损分析

2.1 氯酸盐分解副反应

当对氧烛进行隔热处理后,会改变壳体内部的热量场,在药柱配方不变的情况下,导致产氧药柱反应温度升高,当温度过高时,氯酸钠会按下式进行分解,放出氯气[13]

为了防止氯气的产生,应对隔热材料添加前后的热损量进行计算,通过前后对比,来减少药块配方中金属燃料的添加量,使内部温度始终维持在氯酸钠分解的适合温度。

2.2 热损对比

将氧烛简化为一维稳定导热模型,如图2 所示。整个氧烛机械外壳和隔热材料简化为均质圆筒壁和底部的圆形平板。

均匀物质内存在温度梯度时,会导致其内部能量传递,能量传递的速率为[14]

图2 简化氧烛模型

未加隔热材料时,底部为匀质圆形平板,不锈钢热导系数简化为常数,将式(1)分离变量并积分,底部圆板不锈钢传导热流为

对于不锈钢匀质圆筒壁,垂直于径向传导热流方向的面积为(r2+r3)πL,L 为圆筒长度,带入式(3)进行积分,整理后可得

式中:Δxa为不锈钢厚度;ka为不锈钢热导系数;T1为氧烛药块反应温度;T3为未加隔热材料时筒壁温度; T1、T3可通过试验测量。

添加隔热材料后,底部看作隔热材料和不锈钢复合平板,在稳态情况下,根据能量守恒,导热率

将筒壁看作隔热材料和不锈钢的双层圆筒,导热率

式中:Δxb为隔热材料厚度; kb为隔热材料热导系数; T'3为添加隔热材料后筒壁温度。

设ε 为隔热材料添加前后,其导热造成的传热速率差

同时,氧烛反应放出的氧气仍是处于比较高的温度,氧气会携带热量排出壳体,对于维持内部氯酸钠反应温度时,这部分由氧气携带出的热量需进行考虑,通过试验对出氧口释放的氧气温度T 进行检测,基本维持80℃左右,所以热能的传递可以看作是稳态过程,其携带的热量就可根据

进行计算。式中:m0为氧气释放质量,根据配方中氯酸钠含量进行计算;C0为氧气比热容。

添加隔热材料时,根据ε 值,对原有配方中金属粉含量进行调整,保证壳体内部热场与隔热材料添加前一致,维持内部温度不变,抑制产生氯气的副反应进行; 当对氧烛进行初始设计时,则需考虑q'1、q'2、q0对内部热量的热损,来确定药块中金属粉含量。

3 氧烛隔热防护数值模拟

大容量氧烛产氧3 000 L,持续时间45 min。内部药块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随高温氧气释放到环境中,另一部分通过导热传递至隔热结构和不锈钢外壳。在实际大容量氧烛稳定放氧过程中,用红外测温仪对药块表面进行测量,氧烛内部反应温度维持在260℃左右,可作为恒定温度载荷加载至外壳和隔热材料。以热传导能量控制方程为基础,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氧烛隔热防护进行分析。

3.1 模型建立

氧烛尺寸Φ140 ×400 mm,上端面开Φ30 出氧气口。为简化计算,取四分之一建立三维模型。选择quads only 网格、Solid70 单元对几何模型经行空间离散。模型内部根据氧烛中实际药块尺寸,加载恒定温度载荷260℃,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氧烛外壳和隔热材料FEM 模型

外壳为1.5 mm 厚不锈钢。隔热材料选用二氧化硅气凝胶棉毡[7-8],热传导系数0.02 w/(mK),比热容330 kJ/(m3·K)密度220 kg/m3,采用不同厚度分别建模。不锈钢密度7 850 kg/m3,比热500 J/kg℃,热导系数15w/(mK),外壳尺寸Φ140 ×400mm,空气对流系数20w/(m2·K)。

求解时,采用损态求解器求解,时间2 700 s,输出步数设100,设定环境温度25℃,初始温度25℃。

3.2 仿真结果与讨论

模拟隔热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棉毡分别为3 mm、6 mm、10 mm 3 种工况。图4 ~图6 为第45 min 时,添加不同厚度的隔热材料,氧烛外壳的温度分布云图。由于只关心外壳温度情况,取消了显示隔热材料,仅显示不锈钢外壳温度分布。

内部温度载荷加载为产氧药块接触外壳的范围,所以,温度在外壳竖直方向呈现由下至上逐渐降低的梯度,在出氧口附近温度最低,在药块中心高度位置对应的壳体外,出现温度最高点,这与实际对氧烛反应过程中,对温度监控得到的情况一致。随着隔热材料的加厚,外壳最高温度依次降低。

图4 3 mm 厚隔热材料氧烛外壳体温度分布云图

图5 6 mm 厚隔热材料氧烛外壳体温度分布云图

图6 10 mm 厚隔热材料氧烛外壳体温度分布云图

表1 不同隔热材料厚度对应外壳温度

二氧化硅气凝胶导热系数低[15-16],绝热效果良好,但是由于大容量氧烛内部热源尺寸较大,且长时间维持较高温度,所以,需要采取较厚的棉毡才能满足固氧的正常使用要求。由数值模拟可知,二氧化硅气凝胶棉毡在厚度在10 mm时,随着固氧发生器内部药块持续燃烧,外壳最高温度为50.487℃,大部分时间处于50℃以下,已完全满足隔热要求。

图7 是不同厚度隔热材料在45 min 内温度时程曲线。随着氧烛放氧过程的持续进行,外部壳体温度会逐渐升高,通过对氧烛的隔热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外壳温度,同时减缓升温速率。

图7 添加不同隔热厚度的时外壳温度时程曲线

图8为隔热材料厚度与外壳最高温度的拟合曲线。以3 mm、6 mm、10 mm 对应的最高温度做散点图,用二次方程进行拟合,得到相关性较高的曲线方程,表征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厚度与外壳最高温度数值关系

式中:T 为外壳最高温度;Δ 为隔热材料厚度。

图8 隔热材料厚度Δ 与外壳最高温度T 拟合曲线

大容量氧烛采用8 mm 厚二氧化硅气凝胶棉毡进行隔热,在20℃室温环境下点燃启动,待放氧稳定后,用红外线温测仪进行外壳温度记录,在持续稳定放氧期间,试验测得最高温度在壳体柱面上,达到55℃。通过式(10)计算当隔热材料8 mm 时,温度为61℃,与实际误差较小,对氧烛的数值模拟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4 结论

本研究将大容量氧烛简化为一维热传导模型,将氧烛结构分为圆筒壁和平面底板进行考虑,对隔热材料添加前后的热损速率进行了计算,并考虑释放的氧气带走的热量损失,通过计算可有效地维持氧烛内部温度场,指导氧烛配方的调整和设计,确保氧烛产品安全可靠的使用。采用ANSYS 对二氧化硅气凝胶毡的隔热效果进行分析,计算表明,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对氧烛的隔热有较好的效果,当采用10mm 厚气凝胶毡时,氧烛放氧过程中,机械外壳的最高温度为50℃左右,并在反应大部分时间处于较低的安全温度。

[1]hter W. H,Miller R R. Use of the chlorate candle as a source[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y,1998,42(11):238-253.

[2]顾铮. 大型民用客机的氧气系统[J]. 航空知识,2006(3):62-63.

[3]姜世楠,马丽娥,王雅娟,等. 潜艇密闭舱室供氧技术[J].舰船防化,2009(5):1-5.

[4]韩卫敏,闫金海,孔庆平,等.某型氧烛供氧装置高原供氧应用效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6):1510-1512.

[5]吴剑威,张鲁闽,马继民,等.野战便携式固态氧气发生器的研制[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3(1):27-30.

[6]周兴明,胡晓,毛胜华,等.降低固体化学氧气发生器温度敏感性研究[J]. 固体火箭技术,2013,36(4):534-538.

[7]周兴明,胡晓,毛胜华,等.空间站氯酸盐氧烛备份氧试验研究[J]2013,26(5):394-397.

[8]张峥,金龙哲,刘述慈,等.救生舱用氧烛配方的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9):129-135.

[9]王雅娟,姜世楠,马丽娥,等.氧烛隔热结构的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10,32(12):95-98.

[10]Yunchang Zhang,Micheal J.Brumely,James C.Cannon,et al.Filter for Chemical Oxygen Generationgs[P]. US6071329,2000-06-06.

[11]Potma,Theodorus Gerhardus. Self extinguishing and selg cleaning holder[P]. US Patent:20020085376,2001 - 10-14.

[12]Neil C.Schoen.Compact man -portable emergency oxygen supply system[P].US Patent:5750077,1998-05-23.

[13]范敏,卜建杰.钴的氧化物对氧烛药块分解的催化作用[J].舰船科学技术,2007,29(6):126-129.

[14]Donald Pitts,Leighton Sissom.传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5]魏高升,刘育松,张欣欣,等.气凝胶及其复合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32(4):667-670.

[16]李雄威,段远源,王晓东.SiO2气凝胶高温结构变化及其对隔热性能的影响[J].热科学与技术,2011,10(3):189-193.

猜你喜欢
二氧化硅外壳不锈钢
超级英雄不锈钢侠
不锈钢二十辊冷轧机组横切剪的选型计算
冷冻干燥法制备稻壳灰基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改性研究
酸溶条件对橄榄石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的影响
孤胆不锈钢侠——米格-25
正压外壳型防爆电机的防爆原理及相关试验
塑料外壳注射模设计
狂放外壳下的戏剧寓言——郑大圣导演风格研究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