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2015-07-02 23:47倪玲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数学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倪玲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数学学习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19-01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校级交流活动。茶余饭后,大家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学生不爱学习、自觉性缺失,等等。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不爱学习呢?凡懂得教育的人都应该知道“学习的最主要诱因是自我需要”,这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的价值”是不谋而合的。学习本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然而这个充满“自主”色彩的学习活动却被我们剥夺了,变成了灌输与强压。其导致的后果就是学习不再是学生的需要,教育中的所有行为都变成了学生的外在因素,而不是学生内心的需求。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改变教育的行为,才能为孩子的“自主”创造机会。

一、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态度

尽管现在已身为人师,但笔者还是会经常回忆起儿时的学习情境:那时教我们数学的老师常常说他“不懂”教材中习题的解法,让我们与他一道尝试、探讨简便的解法。这使我们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自由与惬意中爱上了数学。按理说,对于不会解决问题的老师我们应该予以嘲讽、鄙视的,可为什么他反倒受到我们的喜爱呢?现在想来,原因就在于他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学会独自面对问题,并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反观现在的教学,或许是教师不愿意“示弱”,又或许是教师“爱生心切”,把一切对于孩子来说稍显难度的问题全都包办了。在课堂上我们不厌其烦地授予学习方法,并和盘托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生怕出现任何一点遗漏。就这样,学生的难题变成了教师的问题,应该属于学生的思考变成教师的思考,孩子的自主性、自发性渐渐消失了。

【案例一】某位教师在教学“分配率”这一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设计了一些问题:①2a+4a=6a,2a、4a、6a三者间有什么联系?②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然而当问题出示完毕后,这位教师还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随即说:“我们大家一起来看……”正是这句“我们大家一起来看”把原本应该属于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给“霸占”了,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思考给“挤掉”了。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设计中,虽然“了解”了乘法分配律,但却失去了“自主”的意识。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算难题,只要我们把它抛给学生,并耐心地等一等,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他们就完全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妨在抛出问题之后,给足时间,耐心地等待学生自主思考并产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让学生渐渐形成“自主”的学习态度。

二、教给学习策略,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

虽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在孩子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拿捏孩子“失败”的经历与程度,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引导,从而让他们在“山穷水复疑无路”时,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感,并且获得自主探究的可行路径。

【案例二】某位教师给学生出了一道“规律”题:一组数按照下面的规律排列:2、5、10、17、26……第10个数是多少?第80个数是多少?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能发现相邻两个数递增的规律——即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3、5、7、9……”用逐一列举的方法可以解决“第10个数是多少”的问题,但随着数的增多——“第80个数是多少”就难以解决了。于是,学生们抓耳挠腮,不得其解。此时,该教师根据学生的探讨情况,在学生们无法解决问题时给予一点暗示:先观察每一个数、再“拆分”每一个数,此时“2”可以看作“12+1”;“5”可以看作“22+1”……那么第10个数应该看做哪个数的平方再加上“1”呢?自然就是“102+1”。这样,当教师教给学生方法时,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能够自主解决第20个数、第30个数、第80个数的问题了。

三、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巩固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如果他们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破解的欲望,那么我们所希望的“自主”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注重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认同感,并对自己的付出作出积极正面的归因,进而产生强劲的内驱力,保持自主学习的习惯。

【案例三】在“轴对称图形”内容中,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的三角形、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而特殊的三角形、梯形却是轴对称图形。为了让学生获得到成功的体验,笔者在教学前作了预设:上课时教师用“一般的三角形、梯形”作示范,同时给每位学生提供了“特殊的三角形、梯形”,然后要求学生回答“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由于有了教师的示范作为铺垫,因而学生都能发现“特殊的三角形、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一现象,都能感受到探索新知的快乐。

总之,“自主”是孩子的内在需要,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更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作为教师,应该时刻谨记这一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数学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