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2015-07-03 11:07李丽萍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中职学生

李丽萍

摘 要: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要求中职学生对身处的环境有高度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有效的满足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的能力。提高和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是培养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需要。我们认为,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自理自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自理自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26-02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这是因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需要拥有大量素质高、适应性强的技能型人才。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我国要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切实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各地区和许多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并激发自己的潜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以致出现企业难找到满意的员工和学生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样尴尬的局面。这样培养职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是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基础,才可能增加社会参与的广度,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

提高中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仅是职业技能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这是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美国职业教育的新理念主张:职业能力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能力,而被视为多种能力与品质的综合体现。可见,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技术人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其重要内容。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失业问题是世界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如果就业率的提高大大滞后经济的增长,就易滋生社会的不稳定,从而经济就难以持续发展,就业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各国政府都很重视解决就业问题。要提高就业率,职业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实现成功就业,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社会条件下,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中职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才可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自我价值才得以实现。

中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通过强化宿舍管理的教育功能,提高中职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使其成为一个生活、学习独立,与人和谐相处的人。传统的教学观念一直以来轻视寝室的育人功能,将寝室当作完全的物化存在,只重视学生生活环境的维护与保持。事实上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自理自立能力培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建立清洁、优美、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宿舍管理,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以及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为此,我们改革宿舍管理模式,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宿舍管理中来,得到各方面的锻炼。

学校每幢宿舍楼都由学生成立了楼管会,他们以“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工作原则,深入寝室和同学,多方面、多渠道拓宽楼管会的服务功能,开展有益同学身心健康、喜闻乐见的活动。主要工作有协助辅导员开展工作,配合卫生检查教师及时公布成绩,组织安排宿舍楼的寝室值日工作,负责宿舍楼宣传橱窗的更新等。让学生参加“文明修身”活动,就是清扫校园的公共部位卫生,主要分两块:一块是清扫校园,一块是清扫宿舍公共部位的卫生,都由学生来完成。以寝室为单位,对所在寝室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卫生行为规范等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分为三挡,分别是“模范之家”、“优秀之家”、“合格之家”,评比结果还和奖学金挂钩,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通过课堂的教学改革和特色活动提高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有很好的表达理解能力,人际融合能力。这样学生就有了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吸收、转化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这样走上社会的学生才能为自己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争取到有利于自己事业发展的良好人际关系

在近几年企业招聘会上,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求职者的“情商”,而人际交往能力是其重要方面。为此,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创设特殊情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辩论,强化口试答辩等,举行“模拟咨询招聘会”“交际演示会”等,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在举止、谈吐、风度,以及情感表达方面锻炼自己,通过“实战演习”,让身处学校的同学感受就业求职环境,正确理性地面对就业压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熟悉招聘的程序、模式,掌握面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聘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加强专业的联系,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举办校级迎国庆“中华颂”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今后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通过体验挫折活动,让中职学生得到锻炼,并使其增强抗挫折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多变而残酷的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抗挫折能力是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即在遇到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除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求职者的就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抗挫折能力,才能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此,我们主要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有它自身的学科特点,就体育教学直接作用于人体产生特定的功效而言,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利用体育的学科特点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将进入企业,成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但企业需要怎样的员工、管理模式是怎样的,学生却不了解,这使得许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不能适应那里的管理。由此我们联系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顶岗实习,真正体会走上工作岗位需要怎样的知识与能力。这样学生经过锻炼,提升了工作能力、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顶岗实习,是指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比如财会学生进入电子元件厂;数控专业学生进入汽车有限公司;电子电工和数控专业学生进入对口企业顶岗实习。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能力中职学生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