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回归生活

2015-07-03 14:46王婷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活跃课堂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经验

王婷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事,联系身边的物,进行数学学习,兴趣浓厚,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紧密联系,中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需的感受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家庭生活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关键词:激发兴趣;活跃课堂;生活经验;理论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63-01

长期以来,教师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还具有哪些相关的生活经验。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事,联系身边的物,进行数学学习,兴趣浓厚,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因此,让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的不二法门。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怎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回归生活,真正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我总结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的,细心观察,在生活中会发现处处有数学,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也需要生活事例的帮助加以理解。 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的很多问题都是数学知识的具体化,如《钟面的认识》《认识图形》等就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模拟一些日常生活环境,让学生去运用数学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熟知的故事中找数学实例,在学生日常生活这个大环境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具有价值的生活素材。如:孩子每天要穿衣服,衣服上扣子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活动的具体时间,买东西用到的计算等。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多少钱。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利用生活经验,活跃课堂

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师要善于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利用数学实例,在生活中巧妙提炼数学知识,从而搞好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紧密联系,中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需的感受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家庭生活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训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认识到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的异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真正的生活化首先了解学生的需要,因此,要从实际出发,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联系实际生活,灵活机动运用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如在教学“认识物体的形体 ”后,问:“你能指出出身边生活中哪些事物的形体?”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能举出书本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篮球是球体等许多例子。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如在学习重量单位后,设计“你的体重大约是( )千克、一个鸡蛋大约重( )克、一块橡皮约重( )克”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细心观察、积累经验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

三、理论联系实际,领悟数学价值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生活原形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于生活的紧密联系,品尝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利用数学方法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巨大作用。巧妙联系实际,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实践活动中的数学问题。由活动内容来自生活,激起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极大兴趣,满足了学生自我探索的愿望。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兴趣;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主动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实践。这就是“回归生活”的学生数学教育。在学习中,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安排“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游园最佳路径”、“怎样制作长方体礼品盒”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学数学,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完“人民币的认识”,開办一间“小小商店”,让学生模拟购物。认识钟表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表,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灵活处理教材,让数学内容回归生活,实现从理想世界走向现实世界,焕发出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一旦数学真正回归生活,就会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找到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中得到发展。活学为了活用,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融入学生的生活。

总之,生活离不开数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让数学本身知识的魅力得到了展现,又让学生利用生活实际,积极主动地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赵 双.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J].新课程(教师),2010(03).

[2] 高彩霞.让数学回归生活,让课堂充满乐趣[J].学周刊,2014(28).

猜你喜欢
活跃课堂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经验
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析如何改变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被动状态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