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7-03 16:21冯睿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激发中学生

冯睿

摘 要: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中学生;积极作用;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59-01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教学与评价改革的问题,提出了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等一系列教学改革与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作为教师应将着眼点从分数或等级转移到对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内容,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的关注。而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是成功的体验和学好知识的自信心, 同时也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足,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正落实这些方面,尤其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很多老师仍然存在不少困惑,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若能将学生潜意识里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求知热情将空前高涨,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许多问题,将不再是什么难题!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们探讨。

一、更新导入方式

数学教学中如何导入,是许多教师在探索的问题,导入的恰当、合理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衔接和理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对新知识起到设疑、点拨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新颖、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导入。

以歌谣的形式导入。不仅可以做到寓教于乐,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使其自然有趣地进入知识情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

以游戏的方式导入,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就要创设出一种学生气氛,使学生急于求知,主动思考,以游戏的方式导入,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很好的思维情境,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利用实验、竞赛、讲故事、图片等方式导入,只要设置合理情境,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优化设计数学活动

有了好的导入,再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精心组织教材,采用探索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复习引入到例题、练习,要做到自然衔接,设问难度要适宜,启发性强,成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形成结论,并应用结论,既巩固所学,又向学生渗透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知规律。学习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创设情境,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锻炼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创新能力。教学中就要不断地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就要创设出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急于求知,主动思考。

例如可以用游戏的方式组織教学,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选择竞赛的方式组织教学,由于学生都有希望获胜的心理,所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非常的集中,每个小组每个同学都能尽快掌握知识,完成任务。

可见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会增进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成功是最好的激励

学生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知识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教师必需设计好探索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

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拨和诱导,如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说理解题意,举个例子试试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并使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将数学与实践结合起来,用数学实验解决数学问题

以往的数学教学,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教师竭尽全力教学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但若将数学与实践结合起来,用数学实验来解决数学问题,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反过来为生活服务。”这是数学的价值所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比一比、拼一拼、做一做、剪一剪等,通过这些动手实践活动,学生会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能感受到自己实践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做数学实验来解决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于上面这些。在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今天,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加强研究,总结经验,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方能将“新课改”推向新高潮!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激发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