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活跃氛围 培养学习兴趣

2015-07-03 16:21李奇伟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有效性教学模式

李奇伟

摘 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追求。目前,有部分学校已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着手创新教学模式,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基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想要落实创新并没有想象中容易,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不断探究。而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得到成长。

关键词:教学模式;学习兴趣;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67-01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要具备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要明确清晰地讲解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三是教师要尽量地采用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四是教师必须关注教学效果,包括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初中数学教学现存的问题出发,简要地探析一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存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对课程标准理解不深刻。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压力下还是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目标,进而抑制了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法单一或过多,控制不到一个平衡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来确定的教學方式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可有些教师在一堂课甚至一个教学阶段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疲劳,教师自身也会厌倦。相反,有些教师在一堂课中多次采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样会让学生难以把握知识重点。这两种选择方式都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情境创设不符合实际。有些教师为了增加课堂的活跃氛围,会例举很多事例引起学生的关注,但是某些情境明显地生搬硬套,不切实际,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会歪曲教学内容的真正含义。

4、忽视课堂中师生或者生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中,互动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某些教师一味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无声地听,如此被动的学习只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

1、明确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或者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理解新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并将其落到实处。例如,在学习“圆周角”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空白的废纸进行以下操作:用圆规画出一个圆,作已知圆的任意一个圆周角;再画出画出这个圆周角所夹弧对应的圆心角;分别量出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度数,询问学生是否有所发现;最后再任意作一个圆周角,是否还能得出上面的结论。这样,通过以上自己动手的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得出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的结论,还能够提高学生作图分析和观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宣扬废纸利用的好处,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去认识客观事物,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要注意贵精不贵多,教学方法的数量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同时,要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活动多观察多互动。例如,在教“全等三角形”的内容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吗?条件可以有多种类型吗?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以活跃课堂氛围,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最后让各小组总结出讨论的结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并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格局,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创设符合教学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概念、原理、规则的阐述融入到实际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努力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统一、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教师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较易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使得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学习“统计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要求学生做一个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是调查全班每一位同学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然后在课上讲授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做的问卷调查制作一个扇形或者线性统计图。这样,既为教学内容创造了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又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了解,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4、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学生对一些问题会说出另类、独特的解题方法,有时候这些方法是正确的,这时候教师要善于抓住其闪光点,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但也有的方法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去调整,纠正错误。另外,教师一个和蔼的笑容、一声亲切的称呼都能触动学生的心扉,拉近师生的距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还要增强教师的灵活运用的智慧和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只有教师做到不断创新,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并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才能打造出高效有序地课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钟文琴.创设情境,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J].中学数学.

[2] 顾正海.探讨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与策略[J].新科技教学. 2013(12):65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有效性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