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初探

2015-07-03 20:10李章云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课程改革

李章云

摘 要: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仍沿袭着应试教育的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均需要进行改革。在体育教学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性选择学习内容为主,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55-01

素质教育下强调,在高校教育中要在“健康第一”的思路指导下开展体育教育,要将终身体育与健康作为体育教育的宗旨。从传统的“体质教育思想”向“终身体育与健康”的转变是现代化体育教育思想的一种巨大转变。与此同时也就需要对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重新定位。而变革了的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目标必须与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相适应,现代的体育教育思想与教学目标才能发挥效益。因此,在“终身体育与健康”的高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下,整体改革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迫在眉睫。

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原因

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人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仍采用传统的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及发展。随着学校教育以“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以及素质教育被人们广泛接受。整体、全方位改革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学评价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反映现实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观念的差距是如此之大。经过小学、中学、大学体育课程十几年学习的学生,没能形成对这门既强身健体又能培养人文精神的体育课程学习的向往和追求,反而产生了“厌学”及对考核的畏惧、担心心里。而在课余时间,在运动场上,在转播高水平竞技比赛的电视屏幕前,大学生们欢声笑语,甚至是如此的狂热,与体育课程学习中的呆板、严肃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产生如此反差并不是体育本身的过错,问题出在当前强制性的体育教学仍然主导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出在以“终身体育与健康”的体育思想和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运动习惯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严重脱节。教师教学仍然围绕着“达标”与考核进行,高校学生学习也是为“达标”和成绩合格而练习。体育运动的激情与欢乐就在“应试”中消失。

二、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改革

现代化教育理念强调要“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而在体育课程改革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在教学内容上让学生具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根本,教学评价上要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

1、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丰富的体育文化是进行教育的很好的方式,在形式各样的活动中能够为教师提供多种教育素材,同时这些运动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运动魅力和体育文化内涵,同样也具有各自不同的体育锻炼价值。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是由体育学者们根据锻炼的价值,学校当前的条件等要求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需要的变化以及体育运动的的日新月异,特别是“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终身体育与健康”的高校体育教育思想的确立,高校体育的目标呈现多元化趋势。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也向“发展娱乐体育技能”为主要学习目标的转变,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在教学内涵选择上应体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尊重个体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间个体差异性。让高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性选择学习体育内容已逐渐成为体育教育内容改革的主流。只有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运动的规律,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热情,并在自选的体育项目学习中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和体育的魅力。从而在根本上扭转大学体育教学中许多大学生“厌学”的现象。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可选择性的改革能够利于不同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现代教育下,高校体育教育应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根本,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而在传统教学方法下,教师给予学生强制性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产生“厌学”,更谈不上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自主选择制下的教学,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体育课程变成了可能。而教师的主要职能就是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体育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体育的能力比带领学生机械的练习更重要也更有教学意义。当学生具有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体育的能力后,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从事运动的能力、体育锻炼的能力、体育娱乐的能力以及体育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强调评价的科学性、量化的客观性和绝对的公平性。忽略了大学“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评价体育学习的绝对公平以及强调量化的身体素质标准,不利于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造成大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始终围绕考试内容和考核标准学习的根源,也是“应试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反映。当然,反对“应试教育”不是说对学生不考试,没有评价标准。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应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重新构建体育学习的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应包含有横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对差距的评价),纵向评价(学生学习初和学习后的纵向差距评价),学习过程努力程度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正确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建立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学生学习体育的新的评价体系。所以说,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应根据学生间的差异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针对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健康第一的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课程改革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