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教学浅谈

2015-07-03 00:53况娜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习惯初中语文

况娜

摘 要:阅读是心灵之窗,学生通过阅读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释、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是窥探作者内心的一道窗户。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84-01

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学习语文能力中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不但会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增加语文知识含量。所以,阅读教学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

一、兴趣是阅读提高的基础

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记忆、想像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要有效地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就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二、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位置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真正有效的阅读,只有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但是,由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阅读的真正主人,只是一味地习惯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琢磨作品的答案,甚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最终迷失了自己,丧失了阅读的渴望。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固定教学的方向,不应把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而应确立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归还学生主动阅读的权利,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情绪化的“场”,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鼓励学生做阅读的真正主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兴致勃勃地去阅读和探究。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个性就越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预习阅读方法和预习阅读习惯

要让学生学会读书。在预习阅读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对各种读法都要得心应手,有选择读书方法的习惯:要提倡学生无疑处生疑、质疑、解疑的思维习惯;要提倡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相互请教与讨论的习惯;要培养学生产生联想、突出想象的习惯;用心灵感悟作品;要养成学习语言的习惯,对作品中有自己喜欢的语言,能主动积累,感悟运用;要养成比较阅读预习的习惯,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提高。可以是不同文章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文章与生活的比较,也可以是文中之情和读者主观体验的比较。更要养成不动墨宝,不读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边写、边评,标其精妙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读书,进入书中的角色,与主人翁同悲同喜,与作者沟通,悉悟人生,才能好读、乐读,上好阅读预习课。

四、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

只有那些具有丰富知识积累的读者。才可能从作品中“领悟”出较为深刻的内涵;而那些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的读者从阅读理解中所得到的,仅仅只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消遣而已。所以,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语文教师应当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增加课文中要求学生必须会读、会写、会用的词语的数量,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要注重培养学生勤摘抄、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摘抄是阅读积累的一种有效方法,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个工作,会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的效率。做读书笔记有一点难度,我们要帮助学生先从简单的做起,如写批注、写心得、作评价等,进而学会做读书笔记。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来阅读理解文章。另外,要有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其基本要求是:准确、流畅、有感情。坚持不懈的训练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好的语感既可以增强对文章情感和技巧的感悟,又可以促使自我的书面语和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相比照,体会到自己的不足。良好的背诵习惯不仅可以锻炼出良好的记忆力,掌握丰富的知识,还可以不断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的文化内涵。

俗话说:“授之以鱼,仅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作为教师,不可能去替代学生学习,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我们教师呢,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引导他们,给他们我们的一些经验,学习的好坏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导刊,2010

[2] 王仕春.浅谈在初中语文阅读鉴赏教学——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Z2).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习惯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