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策略运用

2015-07-03 01:03潘国荣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运用生活化策略

潘国荣

摘 要:进入八年级之后,数学知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知识理论性的提升、学习内容的增多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比较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运用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通过生活素材的解析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巩固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策略;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11-01

数学是一项基础学科,也是一项实用学科,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以及实践技能提升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运用数学知识的这一特性,通过有效的生活化策略运用来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运用生活素材做好课堂导入

我们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做好课堂导入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运用生活化问题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生活内容的引入也能够很好的拉近学生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例如:很多学生对于绝对值(定义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绝对值用“ | |”来表示)的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汽车站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路程,一个到10km远,另外一个到-10km远,会不会收取不同的车费?根据学生的回答之后就引入以下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只考虑其距离而不考虑其方向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运用到绝对值的概念,直观形象地引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

又比如在教学“最短路径问题”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挖掘其中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运用,比如靠近公路的两个村子想要在公路边修一所学校,为了达到公平,学校离两个村子的距离要一样长,该怎么选择呢?这个时候就用上数学中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内容,以往很难解决的问题,只需要运用数学知识画一条线即可解决,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生活特性,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生活素材加深学生认知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感知、学习体验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展示数学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奇异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几何引言时,课后一些美丽图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成动画,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案的画法,并且学生会惊奇地看到:六角雪花图案绕中心旋转,速度由慢到快时,可另产生各种各样效果奇特的图案;风车图案的每一叶片可收缩为一条线段,当叶片为伸展或收缩状态时均可旋转成其它图案;紫荆花图案由鼠标拖动旋转控制点,可演示开花和结果的形态过程等。在美的熏陶中,学生会感到几何图形变换无穷,妙不可言,而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从而就能够引发对几何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展示一些著名的建筑、美学设计图案等等,引导学生感受人工创造的对称美,加深学生对于对称的认知度。

三、运用生活场景巩固学习成果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运用生活场景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已学知识的复习与实践,通过生活场来引导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比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的场景:小明给弟弟买了一块七巧板,但是弟弟在玩耍的过程中不小心给摔破了一个,小明需要重新做一个和原来一样的板,该怎么做呢?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之后,就有各个小组的学生来汇报成果,有的说将原来的图形拼起来,量各个边的长,之后做一个各个边一样长度的三角形就行了(边边边);也有的说只需要测量其中的一个角和夹角边的长就可以了(边角边);也有的说可以测量两个角和其共同边的长(角边角);还有的学生说可以测量两个角的度数,再测量其中一个的对应边,只要限制了夹角和变,就能够做出一样的三角形……

又比如在讲述函数内容时,我们就可编写投资与消费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比如某中学计划购置一批某型号电脑,市场价每台4000元,现有甲、乙两电脑商家竞标,甲商报出的优惠条件是购买5台以上,从第11台开始每台按70%计价;乙商报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均按85%计价,两家的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均相同,假如你是该校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你选择哪家?同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场景设置,能够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经营和消费的决策能力,提升他们的生活能力与消费技巧,以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善于运用生活案例解析数学原理、运用数学原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度了解,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他们的当前阶段学习以及未来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邓大权.浅谈如何运用生活元素做好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30期.

[2] 陈 勇.如何让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用生活化策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