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探究

2015-07-03 08:00黎利平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课改措施小学数学

黎利平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的改善教学策略意识不断加强,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理论方面的论述,阐述了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提出了小学数学在新课改下教学策略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36-01

一、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理论概述

有关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最早来自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通过研究儿童在认知阶段中“同化”和“顺应”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成果,通过构建自身对外界环境的认知,使自己的认知结构重新整合,让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在我国应用最广的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他从八个方面来对人的认知发展进行阐述。在新课改中,诸多教师在采用教学策略是会感到困惑,这种理论无疑给教师很多的启示。

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他的理论在教学策略应用上要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创设有一定难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展示自己的潜力,使学生超越现阶段的最近发展区。

此外,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指出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案,让师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高效的学习教学成果,使得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当前我国在教育方面实行素质教育,也就是运用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全面发展的理论说明了人的发展要从德智体美劳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教学观念及要求

新课改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要树立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生活状况上的教学重视程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课时及效果进行及时的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后的评价与反思进行高效的重视。

其一,要确定以学生为核心的方针政策,通晓学生是处在发展阶段的人,是具有独立和完整的个性特点,且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策略要考虑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其二,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将教师为预设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生成的主导作用有效结合,将两者相辅相成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其三,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空间里协调的发展,重视学生与数学知识、重视数学知识投入到生活中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是小学数学在新课改下对教师教学策略的具体要求。

三、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通过研究,现阶段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在教学策略有效性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改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不明晰,采用教学策略时不切合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与知识、技能的学习相脱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没有明晰的方向,造成教学与实际情况脱离,三个维度没有结合起来。

2、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不明确,很多教师单纯地认为自己就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忽略了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

3、小学数学教师在采用教学策略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显得单调乏味,形式很匮乏。

4、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后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很含糊,在评价的时间和全局上效率不高。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施中受到的影响研究:

其一,外界因素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行的影响。首先,小学数学的课本内容层次是影响教学策略实施的直接因素。其次,实行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直接活力就是要有社会期待。最后,在整个教学环境中,新课改的实施为教学策略的实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二,在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时,该策略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在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程度上,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要调动其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产生。也要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适应,学生才会积极地接受数学,然后去学习数学。

其三,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实施的本质是数学教师专业涵养。具备专业涵养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有着高昂的心理状态。

四、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改善措施

在新课改的发展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虽然有很多存在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具体的改善措施来解决问题。

一方面,科学的备课是教学策略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要实现小学数学课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材、目标等研究透彻,拟定科学可行的教案,为小学数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首先,要保证备课的效果能与实际联系起来,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明确三维目标,使得备课的效果有方向性。最后,不能忽视教师的预设作用与学生的生产作用,保障备课能够产生实际的效果。

另一方面,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策略,这是整个教学的关键环节,因为对策略的选择将直接对教学成果造成影响。首先,要保证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和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以及目标紧密联系。其次,灵活的创设形式多样的数学问题情境,结合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形式来调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最后,创建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种融洽活跃的学习环境中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小航.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崔允都.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肓,2001(6):46-47.

[3] 台湾教育学会主编.有效性教学研究[M].台北:台湾书店,1987:99.[4]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改措施小学数学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