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015-07-03 08:05敬春如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幼儿

敬春如

摘 要:计算能力是是衡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其他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这也决定了计算教学是幼儿教学课程中一门很重要的科目,如何用计算教学塑造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幼儿教学必须探讨的问题。本文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通过计算教学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一些探索和观点。

关键词:计算教学;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57-01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幼儿阶段是创造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计算教学是幼儿教学的课程之一,对训练幼儿的数概念、预算能力等有着积极运用,在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可在传统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意识,所以,如何转变传统计算教学中的辐合性思维方式,让幼儿学会发散性思维成了幼儿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想要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一、注重形象性思维的养成,培养发散性思维

可以从形象性思维入手,诱发儿童的发散性思维。联想是形象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借助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他们进行联想,对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例如,在讲到长方体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用一些图片向幼儿介绍长方体,然后要求幼儿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属于长方体的物体。我在课堂上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大家都争着发言。包装盒、电视机、冰箱、茶几、文具盒……几乎每个孩子都说出了自己记忆中的长方体物体。这种方法不仅强化了幼儿对长方体的认识,也让幼儿从书本出发联系实际,形成发散性思维。

二、多角度提问,多角度思考

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需要教师的诱导,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就能启迪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而达到发展其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比如给一个式子“5口4=口”让孩子们写答案,很多孩子可能会填“-”和“1”,这时老师就可以提示孩子们“我们已经用了减法,那么除了减法我们还能在空格处填入什么呢?”幼儿们马上就会回答“还可以用加法、乘法”这样就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让他们发现同一个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再比如,让孩子们填写这样一个式子“口3口”。第一次填写的时候幼儿们可能会循规蹈矩的填入“2”和“4”,为了让他们形成发散性思维,老师可以引导他们“除了填入2和4,小朋友们想一想能不能填入1和5呢?这两个数字与3之间都隔了一个数字。”孩子们仔细思考后会点头认同,甚至有的孩子还能给出意想不到的答案。

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幼儿的一个特征就是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如果能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游戏,让他们参与其中,就一定可以在调动他们学习热情的同时让他们形成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学习十以内加法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们分别扮演不同的数字,然后让他们手拉手围成圈走动,老师在旁边报数字,场上的同学要根据老师报的数字拥抱在一起,拥抱的两个人代表的数字加起来要等于老师报的数字,出错就会被淘汰。比如说老师说“5”,那么代表“3”和“2”或者代表“4”和“1”的人就要抱在一起,如果不小心抱错了,那么两个人都要被淘汰。通过玩游戏,幼儿们发现一个数字可以有几种组合,并在游戏中把这种印象加深,这就达到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效果了。

四、动手操作中的发散性思维

幼儿年龄小,处于智力发展的初期阶段,太高深的理论他们都不能理解,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能帮助他们更直观的看待算数问题并得出正确答案。而且,动手操作的越多,思维就越活跃,计算能力就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随之增强了。动手操作的时候应该借助一些道具,可以是各种模型或者教学工具甚至还可以是食物。比如训练加法和减法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们发几颗糖,由老师说答案,让孩子们用拼凑法得出答案。拼凑正确的孩子就可以得到奖励的糖果。比如老师说“6”,孩子们可以把糖果分成两堆,可以一堆2颗,另一堆4颗,也可以一堆7颗,另一堆1颗……甚至可以分成三堆或者四堆,只要孩子们能说出怎样由他的糖果得出“6”的答案就算正确。每个孩子给出的方法都会不同,可以让他们相互参观别人的拼凑,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学到很多种方法,在以后的计算中,他们就会自觉的用多种组合来得出答案。

幼儿时期作为人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幼儿教学必须重视孩子各项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作为创造力的基础,理所当然应该被关注。计算教学对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作用在过去的教学中已得到了充分验证,并且,事实表明,在计算教学中使用形象性思维诱导、游戏激发、动手引导等方法,能能有效的提升计算教学对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芹.创编故事 编出精彩[J]. 科普童话. 2014(09)

[2] 单明娟.故事教学的发散性思维价值[J]. 新课程(综合版). 2012(02)

[3] 董 玮.“多解”心态的形成与培养[J]. 新课程(下). 2012(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