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港产业先行

2015-07-03 10:18贾天琼
航运交易公报 2015年25期
关键词:曹妃甸泊位集装箱

贾天琼

京 津冀协同发展求突破,产业转移是重点,曹妃甸港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中表现最为出色。尽管此前提出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先行,但产业规划不落实,交通亦难以合理布局。

水运方面,京津冀地区有5个港口,由南向北依次为黄骅港、天津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秦皇岛港。京津冀一体化顶层设计中,河北省的定位尚不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港口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主要集中在曹妃甸港。

产业先行

2003年3月,以通岛公路开工为标志,曹妃甸正式拉开建设序幕。至今曹妃甸累计投资3000多亿元,成为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曹妃甸港也化身成为亿吨大港。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年7月,河北省与北京市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等7项协议,曹妃甸100平方公里区域将打造成首都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曹妃甸的产业转移规划是最早付诸行动的。

面朝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曹妃甸自然资源禀赋,基于此,河北省在《唐山港总体规划》中,将曹妃甸港区规划为服务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大宗散货转运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港区,为临港冶金、石化、能源、装备制造、建材等大型重化工服务;利用深水岸线资源优势,发展大宗原材料转运功能,并承担“北煤南运”的重要任务。

2005年,首钢搬迁曹妃甸建起国内最先进的钢铁企业,开启曹妃甸承接首都产业外迁的序曲。如今,曹妃甸港区按照产业门类相近相同聚集的原则,建设了港口物流、钢铁电力、化学工业、装备制造、综合保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七大产业园区。此外,曹妃甸港不断加快产业聚集,致力于发展“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装备”四大主导产业。产业引导下,钢铁、矿石、上水煤炭、集装箱成为曹妃甸港的核心业务。

对于未来曹妃甸港区的产业定位,曹妃甸区副区长张贵宝曾表示,曹妃甸将未来要发展的钢铁产业定位在精品钢铁,化工是精细化工。

今年,曹妃甸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88个。其中,92个续建和新开工项目正加紧建设;96个项目按计划实施。尤其以承接北京高端产业制造环节和一般制造业转移为重点,积极引导北京加工制造业向曹妃甸转移,引导装备制造、航空、高铁零部件等要素向曹妃甸集聚,在曹妃甸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港口的真正影响,是将三区域的经济发展与港口资源整合起来,使港口找到合适的定位,减少同质化竞争,提高港口资源整体使用效率。随着京津冀产业规划的逐步推进,曹妃甸港服务唐山,天津港服务天津、北京的格局将被打破。

港口资源使用效率提高,不仅体现在运量增长上,而且能便捷地服务客户,更好发挥港口对地区经济的引领作用。对于北方地区聚集的制造业等产业,临近边界的物流通道是降低成本至关重要的因素。

曹妃甸地处环渤海、环京津的核心地带,距北京192公里,距天津滨海新区70公里。曹妃甸港独特的岸线资源、便捷的区位优势,可集中体现运输、投资等方面的经济优势。曹妃甸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对曹妃甸港的服务功能、手段和内涵提出新的要求。

从当前产业规划来看,大钢铁、大化工的布局将对曹妃甸港提出更大挑战。以钢铁工业为例,一吨钢铁平均可以带来6吨以上的物流,临近港口将产生巨大的成本优势。而钢铁等货物依靠船舶运输,普遍认为大船将摊薄物流成本,曹妃甸港作为深水港,未来停泊大船恰到好处。

此外,精细化工、装备产业的聚集也将增加对集装箱业务的需求。目前来看,曹妃甸港集装箱码头业务略显冷清,目前仅开通了国内航线,尚没有“走出去”。与邻近的天津港相比,曹妃甸港集装箱码头发展远远落后。集装箱货源往往来自高附加值产业,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曹妃甸港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中的区域地位、信息化水平、高附加值产业布局上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建设公共码头

曹妃甸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红利,曹妃甸港将迎来利好。曹妃甸作为迄今为止首都产业外迁最大的承载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作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需要发展“大交通”,缩短与北京的通勤时间。曹妃甸因港而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曹妃甸港可谓“万事俱备,还欠发展”。

从自然水深条件来看,曹妃甸港前500米水深达25米,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属于渤海湾内区位条件良好的深水港。此外,曹妃甸港水深岸陡,不淤不冻,每年可省去大笔清淤费用,这是京津冀区域内其他港口所不能及的。

此外,依托深水资源和岸线资源,以及唐山市的产业规划,曹妃甸港建设了一批铁矿石、原油、天然气、煤炭码头。然而,这些码头多为货主码头,仅供投资企业使用。

截至去年年底,曹妃甸港拥有中石油、中石化、首钢、华能、华电、河北港口、曹妃甸港口公司、河北钢铁等12家业主码头,累计建成并运营码头泊位67个,开通内外贸航线12条,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4万TEU,同比分别增长18.3%、86.8%。

尽管如此,由于缺少公共码头的公共服务功能,曹妃甸港难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码头仅作为功能单一的能源运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很有限。因此,在京津冀产业转移要求下,曹妃甸港发展公共码头成为大势所趋。

不可否认,曹妃甸港产业规划的落实客观上也促成了其公共码头的建设。日前,由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唐山港集团、曹妃甸港集团等5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唐山港口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是一家公共码头企业,将主导唐山新增港口资源开发,主要从事港口、物流及铁路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这意味着,曹妃甸港将进入统筹规划、集约开发、以公共码头建设为主的新阶段。

资料显示,唐山港口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曹妃甸5、6号港池、丰南港区及汉曹铁路项目投资与开发。曹妃甸5、6号港池码头岸线长度约18.6公里,布置120个各类泊位,吞吐能力可达4亿吨,其中深水岸线3.5公里,可建设8个10万吨级泊位。两港池毗邻京冀携手建设的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先行启动区,是曹妃甸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先行启动区已开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已开始启动。

目前,曹妃甸港已建成矿石、煤炭、液体化学、集装箱、散杂货、装备制造、LNG七大类型码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15亿吨,增幅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到年底吞吐能力将达5亿吨。

此外,除已建成的设施外,24个获得核准正在建设的生产性泊位将在年底前建成投产,将新增年吞吐能力17101万吨;一批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的港口项目计划有望在2017年年底前后建成投产,届时将新增生产性泊位25个、年吞吐能力5997万吨。上述设施全部建成后,曹妃甸港将建成生产性泊位106个,2017年前后可形成年吞吐能力50936万吨。endprint

猜你喜欢
曹妃甸泊位集装箱
美军一架C-130J正在投放集装箱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自贸区分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分行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我家住在集装箱
湄洲湾港斗尾港区部分泊位竣工验收
崛起的曹妃甸
基于排队论的区域路内停车最优泊位占用率研究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Anti-ageing effects of a new Dimethylaminoethanol-based formulation on DGalactose induced skin ageing model of r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