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到说 从说到写 读写—链—小接学阅读习作教学尝试

2015-07-12 07:50李克梅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一小学065000
学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课外课外阅读习作

李克梅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一小学 065000)

学生阅读与习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教师投入精力最多的部分。这两部分对于语文教学是家常便饭,也是老生常谈。老生常谈,只有常谈常新,才能使听众受益;家常便饭,要有所创新,要“色、香、味”俱全,使人获得充足营养,才算佳肴。从读到说从说到写读写结合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将阅读过程中获取语句、语法、修辞和描写、叙述、议论、抒情及文章谋篇的方法技巧,经过自己生活的直接经验(亲身经历)和间接经验(如阅读、耳闻、目睹)的悟化,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和叙事、抒情、议论,乃至谋篇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情为主,由读到说,由说到写,读写链接,由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内文本阅读与各学段写话、写段、写文的链接

低年级训练思路: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读到说,从说到写。如一年级上学期学完课文《雨点儿》,教师随机进行启发谈话:课文中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不久那个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个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想一想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还可能去到什么地方,那里会有什么变化呢?跟同学说一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学完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一课,教师启发学生“: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有益的事?夸夸自己的小胖手。”感受自我服务,为别人做事,获得快乐的感觉。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充分交流之后,鼓励他们动笔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诸如此类,将读和写有效链接,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述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中高年级学习典型文章,可以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或续写,或改写,或写学习体会、学习收获的练习。教师传授的方法是抛砖引玉,重要的是能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探索到更多阅读、习作技巧。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反思。

实践证明: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读写链接的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二、课外阅读与习作链接

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还要带着问题出课堂,到大语文环境中去学语文,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读写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和习作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并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感受与外面的喧嚣世界不一样的安静的“书香”氛围,浸润其中,让浮躁的心逐渐平静,身心投入地与文本对话、交流。班上,让喜欢阅读的学生介绍读书体会,介绍所读的新书和有效的读书方法。用身边的榜样来激励大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广泛阅读,积累素材,打好读写基础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教师有意识将课内阅读链接到课外阅读。教师要善于将课内所学向课外相关文章、相关著作链接。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感受墨香,去网上搜集电子书籍进行广泛阅读,读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发现好文章,或摘录、或复印、或粘贴,建立自己的资源库,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开阔视野,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参与网上论坛,提高鉴赏水平,丰富情感与想象。

(三)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读写兴趣

指导学生筛选好书,组织“故事会”“朗诵会”“阅读知识竞赛”“表演”“评述”等活动,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不动笔墨不读书”,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写阅读感受。通过一系列过程,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四)推荐中外名篇,提升读写层次

名著和经典作品激励和影响过一代人或几代人,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髓。少儿版的名著,适合小学生阅读,把这样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爱好,结成小组进行阅读,并且定期地、有策略地指导,检查阅读情况,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在阅读、欣赏活动中,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真实的体验和理解,并给予肯定,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五)家庭、学校密切配合,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提供助力

开展“亲子共读”,“小手牵大手,大手拉小手”营造书香家庭活动。让家长做孩子的表率,使读书与习作成为家庭活动的内容。适时展示学生、家长作品,让更多的学生、家长受启发、受鼓舞。实践证明,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的阅读、习作水平非常有利。

(六)交流共享,表扬评价,巩固读写成果

有些学生知识丰富,作文能力强,受到其他学生的羡慕,教师就让他们介绍自己成功的读书方法、习作体会,并将精彩的作品与同学分享,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分享者受到肯定和鼓舞,学生也得到了启发,受到了感染,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对学生的每份习作,教师都认真对待,真诚做出以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特别强调习作水平的提高是跟他们广泛阅读分不开的。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旦有了进步,有了闪光点,及时捕捉,及时给予鼓励。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读书兴趣、习作热情的保持至关重要。

总之,语文教师积极引领学生从读到说从说到写,有效开展读写教学活动,定会极大地鼓舞学生,激发他们强烈的读写欲望。读写链接,学生且读且写,兴致勃勃。师生收获读写乐趣、教学相长的乐趣,同时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课外课外阅读习作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