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天性 质朴求真

2015-07-13 00:42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幼教建构游戏

一、我们的主张

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在深化“百节好课”品牌建设工作过程中,通过全校教师的行进研究,共同孕育、形成了我校的教学主张:

游戏激发兴趣——互动建构经验——挑战推动思维

我们之所以提炼出这样“朴素”的教学主张,主要是基于“顺应天性、质朴求真”的理念。做真课堂、做真教学、做站在地面上的教育,是我们实幼人简单而又不简单的追求。

二、内涵的解读

解读教学主张内涵的过程是我们不断理解幼儿年龄特点、学习方式的过程。

主张一:游戏激发兴趣——顺应幼儿游戏的天性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是激发并保持幼儿学习兴趣所要遵循的基本策略,是幼儿园区别于其他学段的教学特点。

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适宜的游戏,创设有趣的游戏空间,在教学中不断以游戏形式刺激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在游戏中实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小心呵护幼儿的游戏精神,为幼儿的快乐学习提供可能。

主张二:互动建构经验——尊重幼儿学习的方式

幼儿的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真实体验、自主建构的。基于这一学习方式,我们应在教学中想方设法为幼儿创设可以真实体验的环境,投放合适的材料,营造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引发幼儿与材料、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同伴的有效互动,帮助他们逐步建构、优化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体系。

主张三:挑战推动思维——提升幼儿学习的动力

幼儿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探究,幼儿在探究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发展其形象思维。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积极推动幼儿思维的发展。

推动思维并保持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是让幼儿有机会挑战更高难度的活动,发起对自我的挑战,调动已有经验、激活思维、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战胜自己、更新原有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思维意识。

三条主张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支持幼儿真实互动、体验的同时,创设富有挑战的环境,有效推动幼儿思维发展。

三、我们的行进

我们幼教中心教学主张的出台,是随着老师们开展观点讨论、教学研究的践行中逐步清晰、浮出水面、达成共识的。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主张是全体教师的主张,应该人人参与,达成共识

首先是网络亮剑,分享观点。

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实幼教学主张”征询活动,每位老师围绕“我心目中的好课”的主题,列举三个关键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解读、阐述自己的观点(插入网络截图)。全校72名教师参与了此次亮剑活动,亮剑的过程是彼此分享的过程,亮剑的过程也是幼教中心了解教师教学理念现状的过程,更是发现亮点与问题所在的机会。

其次梳理信息,孕育“种子”。

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梳理,我们统计出大家集中认同以及独特的观点,形成“好课标准种子库”。(插入统计表)组织大家集中讨论,分析关键词的优劣,发现可以生发主张的“种子”。

寻找“种子”的过程,是老师们对教学思想重新建构的过程。我们发现,老师们对好课的认识差异大、共识程度较低。所列举的关键词有的比较空、虚、不接地气、难以操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具体的、有价值的“亮点”种子,体现出教师对《纲要》《指南》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二)主张是我们行进中的镜子,促使我们反思当前教育的问题。

⒈反思在幼儿园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主张。

“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教学主张的践行,不单只是在集体教学中,幼儿随时都在学习,幼儿所在的环境就是一个游戏场所。

这促使我们去反思我园的学习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班级内的材料是否丰富,是否能保持幼儿兴趣的浓度,是否方便幼儿拿取整理,有没有留给幼儿自主游戏、自由分享的时间和空间。户外环境和公共环境资源利用是否充分合理……通过反思,我们发现实幼学习环境创设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在反思的过程中,开始转变:

在这里,围绕“留给幼儿自主游戏、自由分享的时间和空间”这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案例(角色游戏——停车场):

以往的角色游戏,都是老师决定角色游戏的内容,幼儿自主生发游戏主题的机会很少,我们在某个大班做了尝试,在角色游戏中适当留白,给幼儿自主开发游戏主题的权利,结果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经历了经验迁移、空间布局、分享互助、情节想象、以物替物、协商讨论、记录表征、数学计算等多重体验,游戏情节丰富,学习的信息量和整合程度非常高。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情绪与思维转换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投入、享受的感觉让他们都不愿意结束游戏。

教师从中看到的“意外”其实应该是情理之中,正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主张引领下打破平时的教学惯性,打破了教师的权威角色,才成就了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游戏时刻。

2.反思在教学主张背景下的师幼关系

我们幼教中心的教学主张非常重视幼儿学习的过程,因此在师幼之间,要突破传统,建立新型、科学的教学关系:幼儿体验在前,自主建构在前,教师了解幼儿真实经验在前。

在游戏活动中,没有既定的教学预案,师幼之间的教学关系更加灵活,并能体现教师理念。

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游戏反映的是其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我们对于幼儿看似偏离的行为、不完美的表现不必过于着急,而应耐心等待,等待幼儿的内在觉醒与发展。等待幼儿就是尊重幼儿游戏自主权的表现。教师的“有所不为”,为幼儿创造了自主表达、自主发展的空间。

教学主张的出台,并不表示我们现在做的有多成功,而是给我们实幼人提供了一个进一步澄清教学理念的契机,督促我们不断地追问和思考幼儿园的教学,正视现实,扎实开展教学改革,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与发展机会。

我们期待最终实现:教——无痕 学——有效。

【作者单位: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教建构游戏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爆笑游戏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