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控制探讨

2015-07-13 01:36杨晓玲
财税月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杨晓玲

摘 要 文章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控制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结合笔者实践经验,首先介绍创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实践方案,同时分析创建企业财务的专项风险控制体系的落实程序,期待通过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控制系统,对日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评价体系;风险控制

1.前言

近几年,国内经济呈飞速发展状态,在给各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企业内财务丑闻以及财务舞弊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一旦企业经营遇到财务危机,其整个业务领域都可能会受到影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也因此受到更多业内人士重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除了可以推动企业全方位发展,通过强化风险控制,即可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可见,创建一套集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控制为一体的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2.创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系统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系统通常被用于企业财务内控运行合理性、有效性的日常评价工作中,其完整性直接决定了企业内控水平,因此创建一套完整性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尤其关键[1]。除此以外,在日常工作中,建议管理层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发展计划创建一套系统性评价标准,包括内控标准以及内控评价标准等。

2.1内控标准

一般而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涉及到两方面内容:(1)将管理层视作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活动中的主体,承担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整体质量的评价任务,其评价对象是企业整年财务内控成果[2]。评价过程中,一旦发现内控问题,需予以及时纠正,并向企业监事会报告企业财务运行中的问题以及成果,并详细介绍评价对象基本情况,管理层再对内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认证和评价。(2)注会需审计财务报告内涉及到的各项财务信息,通过核定其真实性,再对企业内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认证和评价。

2.2内控评价标准

企业财务内控评价标准系统通常涉及两方面内容:(1)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专业标准。针对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应当参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针对小型企业,需以 COSO《较小型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南》为参考指标。(2)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实践标准,以《审计》为参考指标[2]。

3.创建企业财务的专项风险控制体系

3.1企业财务内部各种风险的专业运行体系

企业财务内部存在各种类型风险,强化风险控制已成为提升企业经营水平的重要保证。环境干扰监控、经营决策控制均属于风险控制重点内容,风控体系在具体运行环节可分三步进行。

(1)以经营目标视作企业风控标准。常见风控标准有如下三种:第一,统计方法。统计标准属于统计方法对应的风控标准,主要参考统计学办法,再和同类型、同级别企业内部经营情况进行对比后所得。第二,理论计算方案。理论标准属于理论计算方案对应的风控标准,企业内部相关经营数据则是其判别依据。第三,经验估计方案。经验标准属于经验估计方案对应的风控标准,以工作人员实践经验为判定指标,通常需要结合统计标准以及理论标准同时使用[3]。

(2)对企业内部风险情况客观判断,即分析与记录目标绩效和实际经营绩效间差距,并利用其差值对风险状态进行客观判断。通过客观对比企业财务内部目标、具体财务情况以及经营状况,直接找出企业经营中出现的绩效偏差,并将其视作判断依据对财务风险进行客观分析。观察分析结果,如果风险控制体系的实际输出状态优于控制目标,该绩效偏差即被称作顺差;如果控制目标明显优于风险控制体系的实际输出状态,该绩效偏差即被称作逆差[3]。一般而言,逆差大小常被用于判断企业财务具体风险状态。

(3)参照差值制定出针对性纠正方案。企业内管理人员通过深入分析逆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出针对性纠偏方案,在对各项方案深入落实的基础上,使企业内部风险得到进一步控制,从而不断满足企业风控目标。

3.2企业财务内部风控运行方案

事前风控、事中风控以及事后风控均属于企业财务内部风控运行方案[4]。(1)事前风控。事前风控强调对各项信息进行预测,当财务经营活动正式发生以前,客观预测各种风险因素,再结合企业发展现状选择针对性控制对策,并对风险因素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客观分析。(2)事中风控。事中风控通常在企业财务经营活动中进行实践,其风控对象是已经形成的各种偏差,通过采取针对性、规范性纠偏措施,使风险因素整体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控制,从而达到风控目标。(3)事后风控。事后风控强调以各种后馈信息为参考对象,通过严格控制财务偏差,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出发展目标,从而避免偏差再次出现。

4.结束语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控制活动正朝着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以及精细化方向前进,为了提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控制整体质量,建议建议严格把握内控标准以及内控评价标准,以经营目标视作企业风控标准,通过对企业内部风险情况客观判断,在参照差值制定出针对性纠正方案的基础上,合理把握事前风控、事中风控以及事后风控程序,从而有效提升企业财务整体发展水平,促进企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杭兰平,冯均科,高楠,韩丽云.企业体育隐性营销产生的原因、种类及风险控制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44(2):107-111.

[2]杨丽波.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筑牢财务风险防线——西飞国际推行财务内部控制实践[J].商业会计,2014,06(12):82-83.

[3]李少武,毕强,彭飞.浅析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相关体系的构建——以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1,1(01):32-34.

[4]杜勇,黄庆华,张卫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主体协同创新风险控制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2):54-59.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探究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