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段正渠绘画题材的分析

2015-07-14 04:57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010070
大众文艺 2015年7期
关键词:静物陕北题材

丁 川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010070)

段正渠先生1958年生于河南偃师农村,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其绘画采用传统的表现主义手法,19世纪的著名画家卢奥对其绘画生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段正渠自幼生活贫困,虽然其出生地不在陕北,但是自幼的生活经历对其进行乡土题材的绘画创作无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段正渠与段建伟在美术界因其创作题材与手法相似被誉为河南“二段”,两人的绘画在中国当今油画界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段正渠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并全面主持学院的油画教研与教学工作。

本文旨在对段正渠几十年的绘画题材的选择进行分析,个中观点不免以偏概全,也不免因为资料的不充分而引起的细微偏差,还望观者不吝指正。

我认为段正渠的绘画题材的选择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表达对于陕北民歌的自我感受的作品;二是表达陕北日常生活习俗的作品;三是围绕母亲河黄河为题材的作品;四是在其数十年的创作间隙所作的静物题材以及风景题材的绘画。

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以其鲜明的个性强烈影响着陕北人民的生活习俗,塑造了独一无二的陕北高原文化,也塑造了独特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走西口》吼出了女人们对男人的思念,《脚夫调》吼出了对于生命的渴求,《揽工人儿难》吼出了陕北人民生活的苦中有乐。段正渠深爱着信天游表达的东西,这和他所坚持的乡土题材的表达是一致的。

如其早期作品《东方红》和《山歌》,同样表达的都是在黄土高原大背景下对天嘶吼的老汉,这样在极端贫困下的陕北人民的精神感动了画家,同时也感动了观画者。画面上基本没有故事情节,老汉旁若无人的对天嘶吼,面庞都因为大吼而夸张的变形,吼出了对于生命的赞美,吼出了对于生活的满足,吼出了对于黄土高原的热爱,显然画家所关注的正是这种自在的状态和旺盛的生命力。作品运用表现性手法,画面大量使用黑色,赞美了朴素真实、粗野强悍的生命力,是为段正渠早期创作的一个高峰。

陕北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培养了人们独特的性格和气度,这里的男人憨厚敦实、性格木讷,女人用情至深、热情似火。段正渠紧紧抓住了这里人虽然贫穷但是满足,虽然艰苦但是愉悦的生活状态,并以此为题材大量创作。

段正渠先生表现陕北乡情的作品最早在1991年前后出现,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其绘画通常都是从某个生活片段入手,画面使用大笔触概括提炼,画面没有过于繁琐的细节刻画,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没有矫揉造作的非现实的场景。

如《纸牌》和《亲嘴》这两幅作品都是日常生活再普通不过的片段,画面中的主体人物都是陕北高原上的普通农村人物,《纸牌》描绘的是夜晚在一口普通农家窑洞里几个陕北汉子在等下玩儿扑克的普通场面,昏黄的白炽灯下几个汉子表情各异,似乎都在思考着什么,也似乎在为自己手里的一手好牌而高兴,画面古拙质朴,这就是一天辛勤劳动之后的陕北人夜晚的娱乐方式。《亲嘴》所描绘的是在一个黑暗的夜晚一男一女在黄土高原上相拥亲热的画面,在夜晚的映衬下,谁也不知道这是新婚的夫妻还是相约此时此地相见的刚熟识的恋人,总之那种情真意切的场面被画家瞬间抓住,并描绘在了画面上,令观者不得不赞叹黄土高原的包容力和生命力。画家依托这些人物表达自己对于黄土高原的独特的情感和感受,在整个的黑色背景里,真相像是雷电一样闪了一下,这是段常用的一种手法,此类题材也是段一直坚持的绘画题材,这些绘画画面中大量使用黑色,是为段创作生涯的第二个高峰。画家把真挚的情感和娴熟的技术高度统一,安静的绘画下面充满画家激烈的情绪表达。

《黄河鲤鱼》和《黄河》均为段正渠黄河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黄河鲤鱼》以黄河为背景,一个青年壮汉双手拿着刚从黄河中捕出的大鲤鱼,满面的笑容甚至我们可以解读为有点放肆,我们看到了汉子的满足更看到了黄河这条母亲河毫不吝啬的对黄土高原儿女的馈赠,画面中的黄河相对平静,给人以安详的感觉。《黄河》系列的创作以黄河为主体,侧重于描绘黄河的波涛汹涌与奋力撑船的船夫,不免让观者感受到了黄河的凶险和陕北人民旺盛的生命力。《黄河》系列作品比起其它以人物为主的绘画,更多的表达的是陕北人民与天抗争,与命运斗争的场景,画面强烈表达了陕北人民的不屈不挠,也表现了画家对于陕北人民的感情以及对于陕北艰苦生活的同情,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感受到了陕北不仅只有热情似火和情真意切,同时还有艰苦的斗争,黄河题材的创作也是段正渠绘画题材重要组成部分,直到现在段正渠仍然延续着此类题材的创作。

静物题材也是段正渠绘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未间断,这类作品一般是完成于其大型创作的间隙,尺幅一般都比较小,作为一种自我调节的手段,其风格也是延续了段正渠一直以来的创作手法,静物题材的选择也多是陕北农村常见的静物,其用色习惯也与其大幅创作高度相似。

例如其2000年创作的《有灯台的静物》,其静物的选择就是陕北农村随处可见的灯台与陶碗还有老木家具,色彩朴素,造型古拙,一束暖光打上桌面,更为这组肃静的静物增添的声色,静物题材的创作是画家对过往时光的追思,更是对单纯朴素的陕北生活的迷恋。

段正渠的风景类绘画大多是其下乡写生的作品,直到今天段仍然保持着一年几次的下乡采风的传统,例如其《米脂通往佳县的公路》和《安乐村》这些作品也是画家绘画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段正渠的风景画创作一部分仍然以陕北为题材,还有一些是在其他地域室外写生的创作,但是几十年的陕北绘画题材的选择使得其绘画已经有了及其强烈的个人风格,风景题材的绘画见证了画家的成长,更加见证了画家穿越全国的足迹以及对绘画的痴迷。

段正渠这四个大类的绘画题材创作不是以时间为基础而分段的,而是交叉与其几十年的绘画工作之中的,相互贯穿,从未间断,这是常人所难以达到的一种境界。值得一提的是,段正渠先生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对于我国的艺术教育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常年带领学生深入自然深入生活的教育理念如今已经被各大院校采用,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以陕北乡村为题材,以表现主义为手法的中青年画家以及美术教育工作者。

研究段正渠的绘画题材选择,对于我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也坚定了我对于自己架上绘画形式的选择,当今各种行为艺术和非架上艺术充斥着艺术圈,各种观念艺术与流行艺术鸠占鹊巢,使得艺术圈呈现一种盲目的状态,而段正渠先生这种回归架上,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油画语言的本体表达的艺术理念,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启示。

猜你喜欢
静物陕北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静物写生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我的初心,就是为群众解除病痛——路生梅在陕北的50年
徐纯中红色题材绘画选(下)
静物(节选)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20年
《陕北老人》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