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坚守与“随波逐流”

2015-07-17 01:59隋子龙
亚太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教师

文/隋子龙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作为一个承载太多道德意义的特殊职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转型期面对诸多变化,难免会心生困惑。从精神层面讲,当尊师重教的观念已经淡出人们的认识,教师从知识和道德的神坛上降到人间,开始平等甚至俯身与学生对话时,教师心中是否多了几分失落;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漠视知识的重要,只是把教师当做调剂生活的“演员”,教师心中是否多了几分酸涩;当总有几个学生无视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对教师绞尽脑汁的教育无动于衷时,教师心中是否多了几分无奈。从物质层面讲,当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富人的行列,教师却只能守候每个月微薄的工资(有的地方还不能到位)时;当越来越多的同阶层的人过着“朝八晚五”有双休日的生活,教师却还是过着“三更灯火五更鸡”,周一周七连轴转的日子时;当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品尝到市场经济“朝钱看”的实惠,教师却只能坚守岗位讲奉献时。教师的心中那杆道义和良知的天平是否会失衡?作为社会转型期的教师,面对精神层面的失落和物质分配的失衡教师应该如何调整心态来适应呢?接来下,我将就以上很多教师存在的困惑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以期起到聊慰同仁,鼓励自己的作用。

当匪夷所思的变化突然光顾教师的生活,我们教师不是神,做不到气定神闲,随机应变。但我们却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甚至有时候不妨姑且学学“随波逐流”。这里不变就是我想强调的坚守,而“随波逐流”则是在不背离原则基础上的适应和妥协。

教师的坚守,就是坚守自己的信仰。信仰是一种宗教色彩很浓的词汇,但是教师的信仰却与宗教无关。教师的信仰,其实就是教师理想的升格化。回忆下在我们成为教师之初,想象着即将迎接那一双双明亮清澈的眼睛,站在神圣的三尺讲台,手执粉笔挥洒热情的自己。那一刻,我们想要把自己塑造成怎样的一名教师。那样的一种纯粹而向上的想法就是最初的信仰。那一刻,我们想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想到了“传道、授业、解惑”,想到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到了“桃李满天下”。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想到自己初为人师时候的青涩和单纯,抑或在会心一笑或嗤之以鼻间发现我们似乎在教师这条路上走得太远,却忘记了来时的路。的确,当理想在时间的打磨下褪去了最初的光泽时,最初的信仰就离我们教师渐行渐远了。是的,信仰需要我们赋予它真实的肉身和实践的手足,才可以发挥其作用。

教师的信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信仰最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

有人说:爱是一个很神圣的字眼,不论你爱的是什么,爱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无私、纯粹。对教育事业的爱源于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源于我们相信教师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师是万万不能的。作为教师,即便我们遇到的困难重重,我们也可以有所作为;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是我们仍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虽然我们面对无理取闹的学生和家长会委屈流泪,但并不影响我们一如既往地对学生付出;虽然我们每天都重复着单调相似的事情,但我们仍相信我们平淡的生活是多么的有意义。发自内心没有功利色彩的对教育事业的爱会使我们爱岗敬业,在简单、平凡的生活中品味幸福和成就。

二、教师的信仰体现为对学生的热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无私的爱,这种爱既是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灵的引导。教育工作者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对教育目的最好的诠释。没有经历社会浸染的学生的内心大多是澄澈的,教师有动机的付出迟早会招致厌恶,而无私的爱则像汩汩清泉,日日浸染,总会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一刻焕发生机。罗素在《我为什么生活》中说:“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我们将以激情怎么样引导学生。我想教师给予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富有人文关怀的爱而不应该是一种冰冷而机械的爱。教师引导学生追求知识、真理。更应该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塑造完善的人格,对于这个世界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学生今天是我们的学生,但迟早有一天会步入社会,他们必然面对社会的污浊和感情的挫折,那个时候他们怎么办?而具有人文关怀的学生必然能在污浊中保持清洁,能在挫折中变得强大。因为他们的骨子里已经种下了向真向善向美的种子,在社会的打磨下注定生根发芽。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三年的教育,而是使其受益一生的教育。

三、教师的信仰还体现在要有良好的社会心态

面对贫富差距发展明显的态势,作为教师要守住一颗平常心。教师这个职业本来就是与富贵无关的职业。因为它是精神文化传播的使者,这些崇高的名词本就远远胜于物质所体现的价值。古人云:“纵有千亩良田,也不过一日三餐;纵有万座广厦,也不过半张床铺。”教师的快乐就在于就精神的追求和追求后的富足。教师只有坚守宁静淡泊的心态,才不会在物欲横流,浮躁奢华的社会产生失落感,才能充实而快乐的生活。

坚守信仰是修身的过程,有时候坚守信仰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那就需要我们适时的学会“随波逐流”。随波逐流不是人云亦云不是背离为师的原则,而是形式上的适应妥协而本质上的坚守。比如:

面对可有可无的“研讨”我们可以随波逐流,但是要做到“身在名利中行走,心在荒村听雨”的境界。

面对有形无实的“先进”我们可以随波逐流,但是要领悟“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真谛。

面对追逐时尚的浮夸我们可以随波逐流,但是要明白“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面对蜗角虚名的奔劳我们可以随波逐流,但是要坚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信念。

坚守信仰的教师会变得宽容,因为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就可以包容学生的幼稚甚至放肆。随波逐流的教师会变得圆融,他们明了人生的痛苦在于舍不得、看不开、放不下。适时的“随波逐流”使得他们不怨天、不怨人、不恨世、不消沉、不懈怠。他们在是非曲直中寻求一片自由的天空书写自己的人生画卷。

韬光养晦然后有所作为岂非也是一种智慧?所以,我说的也许并不是坚守和“随波逐流”,而是智慧。希望所有走上教育这条战线的所有教师都能摸爬滚打积累智慧,然后让智慧放射出的万丈光芒,使开头的种种困惑一扫而光。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