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发展区域性银行问题探讨

2015-07-17 06:04邓利娟李丽明
关键词:金管会银行业银行

邓利娟,李丽明

台湾银行业长期存在家数太多、规模较小、经营绩效偏低等问题,同时,台湾金融自由化进程较慢,国际竞争力远落后于香港及新加坡等地。近年来,随着亚洲区域经济整合潮流加快发展,特别是2013年6月两岸正式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为台湾金融业摆脱困境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在此背景下,2013年7月新任台湾“金管会”主委的曾铭宗提出,台湾的金融业要走出台湾、布局亚太。一年多来,推动金融机构整并,形成有规模的区域性银行,进军亚洲市场(或称金融业打“亚洲杯”)成为台湾金融发展的重要政策。本文拟就台湾发展区域性银行的背景、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推进路径等相关问题作初步分析。

一、台湾发展区域性银行的背景与规划

台湾自1991年开放新银行设立后,整体金融环境发生很大改变,在银行家数大增的同时,岛内产业投资需求却逐渐萎缩,金融业因而陷入所谓过度竞争(overbanking)的局面,严重影响金融业的获利能力与国际竞争力。进入21世纪后虽然台湾经过两次金融改革,期望通过整并减少金融机构家数及扩大金融机构规模,但成效十分有限。如何扩大银行业的规模及强化其海外布局,一直是台湾银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一)银行业的困境

1.银行竞争激烈,获利能力低

根据台湾“中央银行”的统计,截至2014年3月,岛内本地银行总行家数达39 家(不包括外资银行、陆资银行、信用合作社、农渔会信用部),分支机构多达3 442 家。在狭小的市场上,家数众多的同业恶性竞争的结果是,银行利差很小。由表1 可见,近几年台湾银行业的利差均未超过1.5%,与亚洲其他经济体银行相比,中国大陆利差历年来皆为3%的水平,邻近的新加坡也达3%以上,近年更上升到5%,台湾几乎是亚洲经济体中利差水平最低的(日本除外﹚,台湾银行业的经营环境的困难程度由此可见。

表1 近年台湾银行业利差情况(%)

台湾银行业获利能力低还表现在另外两个衡量获利指标方面。(1)资产报酬率(ROA,Return of Assets),代表每单位资产可创造的利润。由表2 可看出,台湾银行业的平均ROA 均远低于1%的国际大型银行标准。(2)净值报酬率(ROE,Return of Equity),代表每单位净值可创造的利润。国际大型银行标准为15%,而台湾银行业平均ROE 亦远未达到此门坎。

表2 台湾银行业平均ROA 与ROE(%)

2.银行机构规模小,缺乏指针性龙头业者

表3 为英国《银行家》杂志(The Banker)所统计的2013年底排名在世界300 大银行内的台湾银行业的规模及排名情况,从中可见,即使在台湾依资产排名第一的台湾银行,在全世界的排名仅列127 名,未进入百强,更遑论其他规模更小的银行业者。

表3 2013年台湾银行业规模及排名情况

若进一步以产业集中率(CR5,五家最大的企业占有该相关市场的份额)来衡量台湾银行业,可更清楚看出台湾银行业规模过小的程度。根据Bank-Scope 与Bloomberg 的资料,新加坡的CR5 为97.5%、韩国72.39%、马来西亚64.44%,而台湾仅为39.08%,①作者整理自台湾“金管会”网站的数据,www. fsc. gov. tw,2013年。这意味着台湾金融业市场上明显缺乏具指针性的龙头业者,台湾金融业竞争力落后于新加坡等经济体的重要原因也在于此。

由于台湾银行规模较小、获利能力低及国际竞争力弱等因素,使得台湾整体金融业发展较缓慢。2009—2013年,台湾的金融业产值在GDP 占比都在7%以下,而邻近的新加坡,其金融产值占比历年来都维持8%以上的水平,近年更提高到12%,台湾金融发展困境可见一斑。

(二)发展区域性银行的规划

以上分析说明,台湾的银行业困境的核心在于规模小,竞争力弱。而要扩张银行的规模,从理论而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内生性扩张,靠银行本身创造、开发新产品来增加市场占有率;二是外生性扩张,通过并购等方式,提高资产规模。从台湾实际情况来看,内生性扩张需要较长时间,缓不济急,而通过并购进行海外扩张则可能是一种较为快捷的途径。

2013年7月,曾铭宗出任台湾“金管会”主委,明确提出台湾的金融业要“走出台湾、布局亚太”。同年11月台湾与新加坡签署《台星经济伙伴协议》(ASTEP),由于新加坡金融服务业开放幅度远大于台湾,曾铭宗更鼓励台湾银行业“走出台湾、借道新加坡、布局亚洲”,希望3 到5年内,台湾会出现“1到2 家台湾的星展银行”。

至于要如何催生“台版星展银行”,台湾“金管会”认为最快途径就是并购。②台湾一些学者也认为这样,如叶华银:《台湾银行业亚洲崭露头角》,载《台湾银行家》2014年3月号。由于前一轮台湾的“二次金改”中,不论是“民并公”,或是“公并民”,都衍生出不少弊端,给社会造成深刻的负面影响,因此,“金管会”认为这一轮的改革最好的选项应是“民民并”与“公公并”。“民民并”由市场机制决定,而台湾银行业中,泛公股银行的资产、放款金额合计约占银行业整体的一半,因此要改善银行业的竞争力,泛公股银行必须带头,掀起银行整并风潮。曾主委于2014年2月出席一次财经立法论坛时进一步主张,公股银行之间的并购,要有配套措施,并可仿效新加坡星展银行做法,让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并重视提升公股银行效益等。“金管会”希望台湾银行业能把握亚洲经济快速增长的契机,尽速走出去,形成规模较大的区域性银行,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岛内银行过多、彼此杀价的困扰,由至少2 家市场占有率高的银行来引导市场价格,形成理性的定价机制,结束多年来台湾银行业恶性的价格竞争。

为协助台湾金融业上场打“亚洲杯”,“金管会”出台了以下推动措施。

其一,培训国际人才。“金管会”要求银行公会妥善运用“金融研究训练发展基金”,加强培育国际金融人才,并由台湾金融研训院规划“银行业金融商品研发人才培育计划”,鼓励银行培育本土人才及加强商品研发投资。同时,“金管会”也请证券暨期货市场发展基金会、保险事业发展中心,以有系统、分层级与国际接轨方式,规划各类别专业课程,建构完整培训体系,以提升台湾金融人才的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

其二,法规松绑。修正“台湾银行设立国外分支机构应注意事项”,将设立国外分支机构改为自动核准制,“金管会”还会同“中央银行”发布“国际金融业务条例施行细则”修正条文,以及“国际证券业务分公司管理办法”。2014年2月,“行政院”通过保险法修正草案,希望放宽寿险业在国外投资额度的规定。10月底,“金管会”将银行法修正案提交“立法院”,大幅放宽银行转投资上限计算方式,从实收资本额的40%改为净值的40%,14 家银行并购资金能量将因此增加新台币百亿元以上,有利于银行打好“亚洲杯”。

其三,加强国际监管合作。“金管会”表示,要积极协助业者与投资当地监客机关沟通,了解其金融市场的开放进度,同时积极推动亚洲相关金融协议达成。2014年11月5日与马来西亚纳闽岛(Labuan,马来西亚的属地)签订《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MOU),即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与期货监管信息分享与保密、实地检查及员工训练等,将加强双边金融监理合作。

为加快金融业布局亚洲的速度,2014年10月“金管会”还特别发函16 家金控公司,要求其制定布局亚洲的规划,同时列明需要官方协助的内容,由此可见台湾金融主管当局推动金融机构亚洲布局的急迫心情。

二、台湾发展区域性银行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

台湾金融主管当局积极推动台湾金融业打“亚洲杯”,银行业无疑是其中的主角。而银行业布局亚洲的现况及面临的可能商机是人们首先关注的问题。

(一)现有发展基础

尽管金融业在多数国家及地区都是管制、特许的行业,能够经营的金融业务也因地而异,但基于台湾金融机构资金与人才的实力、效率与服务的水平,事实上随着台商海外生产的布局,台湾银行早就进入亚洲市场开疆辟土了。据台湾“金管会”统计,截至2014年6月,台湾银行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计有350 家,其中263 家设立在亚太地区(见表4)。尤其近3年来,金融界在亚洲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家数占比高达95%,可见银行业者早已看到到亚洲市场的商机并积极布局。

表4 台资银行在亚太设立分支机构情况

由表4 可见,台资银行在亚太地区的布局以东南亚如越南、菲律宾、香港为主要地区,而中国大陆虽是台湾经贸往来最密切的地区,但因为两岸特殊的政治因素,迟至2010年双方签订ECFA 后台资银行布局大陆才开始有实质性进展。台资银行比较集中于东南亚及大陆,主要原因在于近年这两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台湾厂商海外生产据点较集中于此。

(二)台湾发展区域性银行的有利条件

1.亚洲经济快速增长趋势蕴含银行业诱人商机

一方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地区消费需求与贸易往来增长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成长最快速的区域。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未来5年(2014—2019),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97%,主要先进国家为2.37%,东盟五国(ASEAN-5)为5.47%,中国大陆为7.05%,其他新兴国家如缅甸为7.0%,老挝为7.69%,这表明未来几年,亚太地区仍将引领全球经济增长。这为银行业在亚太地区布局提供了良好时机。另一方面,在全球金融危机及随后的欧债危机发生后,欧美银行业的海外扩张受到一定限制,对于亚洲银行业而言,相对也增加了其海外扩张发展的机会。

2.亚太经济区域整合潮流将带来强大金融服务需求

近年来,在WTO 全球化谈判受阻背景下,区域化潮流加速发展,亚太地区已进入全面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时期。目前正在谈判协商的有,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由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ECP)。2004年11月,APEC 北京会议决定启动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路线图已获得批准。此外,亚洲地区内各类双边和多边协定也在快速推进,如,“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于2010年1月全面建成,其中产品贸易关税将于2015年全面取消,中韩自贸区已结束实质性谈判,预定2015年正式签署生效实施,等等。随着这些协议的签署实施,必将对区域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流向等产生重大影响,产生强大的金融服务需求,此刻应是台资银行提前布局、扩大版图的有利时机。

3.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带来现实与潜在的机遇

虽然中国大陆长期以来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投资地区,但是受限于种种因素,台资银行始终无法顺利进军大陆市场。2010年6月,两岸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在ECFA“早期收获”中大陆方面金融服务部门的开放承诺包括银行、保险与证券期货业三项金融业的10项开放措施,其中部分已是“超WTO 待遇”,使台湾业者可享受比WTO 成员更优惠的待遇,有利于减小台资银行较外资银行晚进入大陆市场的劣势。2013年6月,两岸进一步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其中有关两岸金融服务市场部分,开放幅度远大于“早期收获”,尤其大陆金融市场对台开放的力度更为突出,如在两岸银行开展股权投资合作、台资金融机构投资大陆资本市场、在大陆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以及符合条件的台湾银行可申请在大陆设立村镇银行,等等,为台资银行布局大陆、扩大规模、拓展业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遗憾的是,由于台湾内部复杂的原因,服贸协议被拖延了一年半仍未在台湾通过生效。

总体上,台湾金融产业目前并无布局欧美等先进国家市场的实力,而适逢亚洲经济蓬勃发展及区域整合潮流加速,中国大陆正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并加速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东南亚国家也积极对外开放,此刻应是台湾银行业加快布局亚洲市场的最佳时机。

三、台湾发展区域性银行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尽管台湾发展区域性银行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并有较好的基础,但因台湾经济金融结构性的问题,台湾发展区域性银行的困难却是更为突出。

(一)“公公并”存在争议与难度

如前所述,台湾金融主管部门基于“二次金改”的教训,决定推动公股银行之间整并,即所谓“公公并”,拟在3 到5年内打造出一两家规模较大的区域银行,布局亚洲。从学理上说,通过金融机构整合扩大金融机构规模可以提升竞争力,因为大型银行在动员储蓄、导入投资、搜集信息、监控风险、分配资源等方面,会比小规模银行更具有优势。而从周边国家及地区实践经验来看,新加坡的星展银行整并过5 次、韩国的韩亚银行整并过7 次、马来西亚的马来亚银行整并过10 次,这些整并也都是由当局主导推动的。但台湾金融主管部门主张“公公并”却引发岛内不少的争议与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公公并”无法改变公营机构效率低下的痼疾。对于金融主管部门迫不得已的“公公并”选择,岛内许多学者与业者并不认同。富邦产险董事长龚天行曾表示,“公公并”不是打“亚洲杯”的好策略,它除了使资本规模变大外,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很可能是失败的策略。①龚天行在富邦金2014年4月24日举办的“台湾如何打造区域型金融机构”论坛上的发言。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公公并”无法改变公营机构效率低下的结构性问题,一方面,“公公并”没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公公并”的结果仍是公股行库。而在没有改变现有监管条件及运作模式的情况下,只要是公股行库,就仍将受制于“行政”与“立法”部门的种种束缚,同时还要背负配合当局政策任务需要的责任,结果必然是效率不彰。

2. 同质性高的公股银行整并难以发挥综合效益。业务互补性是银行合并后能够产生综合效益的关键,而与民营金融机构相比,台湾公股银行恰恰存在互补性弱、同质性高的缺陷。公股银行包括兆丰金、第一金、华南金控、合库金控、彰化银行及台湾企银等,在业务重点上多是企业金融重于消费金融,而且,由于金融业务单一,缺乏金融创新,公股银行主要依赖传统的利息收入为其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非利息收入比重则十分低。事实上,早在五六年前金融主管机关就推动过台湾银行与土地银行的合并案,但却被社会有些舆论批评为“同构型高、无互补性,整并是怪兽”,随后放弃执行。现阶段,台湾金融主管机关重提公股银行整并之事,台湾“中研院”院士胡胜正虽然提出兆丰金、第一金、合库金控及台湾企银所谓“四合一”组合可作为“公公并”的优先考虑对象,但也指出这四家公股行库在岛内有“相当重叠性”,会影响整并综效的发挥。②胡胜正:《区域型银行的机会与挑战》,载《台湾银行家》2014年4月号。

3.公股银行员工反弹强烈。当今台湾社会是个民意高涨与民意多元的社会,特别是经历过“二次金改”不成功的整并实践,这次公股行库的整并能否顺利推动与落实,相当程度上还要取决于公股行库员工支持与否。总体上,行库员工面对整并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员工权益保障问题,通常在整并后为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以提高竞争力,难免要在人力分配上进行调整,甚至可能出现大规模裁员的局面。为保住公股金融机构这个“铁饭碗”,员工心态上大都是反对合并的。其次,行库合并后员工还要面对企业文化的磨合问题,如,对新调整的工作难适应、员工升迁与考核标准不一造成的待遇差异、消失行库员工与存续行库员工间的相互排斥心理,等等。因此,公股银行员工通常对合并的意愿普遍低落,甚至强烈反对。事实上,2014年2月,当市场上传出兆丰金将合并第一金的消息后,公股银行工会即联合发出声明稿表明反对的态度。2014年7月24日,第一银行等八大公股银行工会又召开记者会,指责台湾当局强势推动“没有绩效”的公股金融整并是鼓励“恶意购并”,强烈反对“公公并”策略的推行。

(二)台湾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较低

长期以来,就台湾银行业的发展而言,除了规模偏小影响其发展区域性银行外,银行特别是公股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也是严峻挑战。虽然如前所述,目前台湾银行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计有350家,其中亚太地区有263 家,但总体上银行的海外获利比重却较低。2013年,台湾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税前盈余占全行盈余仅9.5%(不含国际金融业务分行(OBU)的获利),其中超过20 亿元的只有兆丰银行(43. 6 亿)、第一银行(26. 7 亿)、台湾银行(26.1 亿)、中国信托(20.3 亿);而海外税前盈余占全行盈余达20%者,则只有兆丰、第一与台银等三家。③社论:《打通公股银行整并的任督二脉》,载台湾《经济日报》,2014-03-06。而新加坡的星展、大华、华侨银行,马来西亚的马来亚银行等亚洲区域性银行,其海外分支机构获利,均大于集团获利的30%以上。此外,以海外分支机构数(含分行及子行)占银行总分支机构数的份额来看,在台湾占比最高的前三大银行分别为中国信托、国泰世华、兆丰银行,其中只有兆丰银行属于泛公股行库。台湾“金管会”主委曾铭宗曾提出要成为金融业“亚洲杯”成员的先决条件:一是亚洲区的分支机构布点完整,在各主要城市都有据点;二是有金融产品创新能力,除了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外,本身也要具备研发能力;三是扣除OBU 获利后,海外分行获利占银行获利的30%以上。④陈志曲:《金管会推打金融亚洲杯》,载台湾《自由时报》,2014-07-28。若以这三项指标来衡量,目前台湾公股银行全数未达标准。

(三)台湾金融管理体制僵化

台湾“金管会”期望通过“公公并”途径尽快打造“台版星展银行”,主要是基于新加坡星展银行的最大股东是官方的淡马锡控股公司,星展集团发展区域市场的扩张方式大多采用并购。而实际上,星展银行的成功,除了由当局主导规模不断扩大这个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星展银行虽是官股占大股,但其经营管理方式却与一般民营银行一样自主灵活,拥有较独立的经营自主权。淡马锡集团仅通过董事会对星展进行监督,董事会不会随意干预银行的商业运作,也不介入银行的日常运作,只要求管理层具备良好的品行、遵循法规和详细监控风险管理的系统与程序。而台湾金融管理体制却恰恰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其一,公股银行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为一体。虽然“金管会”已宣示要进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改革,但实际执行难度大。在当前台湾政治生态环境下,公股银行不仅要肩负政策任务,还要受制于“行政”与“立法”部门的种种束缚,难以提高经营效率与竞争力。其二,公股银行董事长的派任往往成为一种酬庸。在台湾的金融环境下,长期以来对于公股银行的董事长派任,通常不是以专业背景为优先考虑,往往是由年龄较大、经历较完整的“财政部”或“金管会”的官员来担任。这种背景的董事长,对于政策任务配合度高,营运以防弊优先,却缺少开拓业务、创新金融的精神与能力。其三,人才薪资制度缺乏弹性。按现行规定,台湾公股金融机构的高阶经理人薪资,不得超过行政机关的部长级薪资水平,这种缺乏弹性的薪资制度,使公股银行难以吸引民间与国际级的金融人才。凡此种种,均大大阻滞了台湾顺利推动区域性银行的进程。

(四)区域经济整合中边缘化危机

台湾要发展区域性银行,不仅受到其内部诸多结构性问题的制约,外部环境的挑战也十分严峻。一方面,随着亚洲区域经济整合加快与亚洲经济增长趋势稳定,部分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撤退出亚洲市场的欧美银行已开始重返,同时,大陆金融业经过20 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并在亚洲各国及地区广泛布局发展,换言之,台湾金融业准备上场打“亚洲杯”将面临更多的竞争者。

另一方面,面对严峻的外部竞争环境,台湾却因无法融入区域经济整合潮流,而大大消弱了金融业进军亚洲市场的竞争力,具体表现为:一是两岸合作优势受制于政治因素而无法发挥。如前所述,对台湾金融布局大陆市场影响举足轻重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迟迟无法在台湾“立法院”通过生效,两岸金融政策开放所蕴含的潜在机遇无法转为现实机遇。不仅如此,在2014年岛内“太阳花”学运及“九合一”选举后,有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法案与相关协议,都变得更加举步维艰,这无疑将严重制约台湾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二是韩国作为台湾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后来居上。就在台湾与大陆经济整合停滞不前之时,韩国与大陆的FTA 在2014年11月宣布完成实质性协商,预计2015年将正式签署协议。在此背景之下,台湾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不论是在货物贸易领域,还是在服务贸易领域及投资领域,与韩国的差距势将不断扩大与固化。三是难以有效分享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红利”。如前所述,亚太经济区域整合加速发展,正在谈判协商中的TPP、RECP 与刚启动的FTAAP,都蕴含着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倘若台湾受制于政治因素而迟迟无法突破两岸关系僵局,也就意味着台湾将无法参与比轮亚太区域经济整合,从而也难以分享其所带来的实质利益。

四、发展区域性银行需选择适合的推进路径

综上所述,基于台湾金融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台湾发展区域性银行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而且亚洲经济快速增长趋势与区域经济整合的潮流也蕴含着难得的商机与机遇,但总体而言台湾所面临的内外挑战十分严峻,成功发展区域性银行的前景并不十分乐观。尽管如此,若能坚持这一政策方向,并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尚有可能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一)推进配套改革,确保“公公并”取得成效

台湾金融主管部门基于“二次金改”的教训及当前台湾社会的氛围,迫不得已选择“公公并”方式来推动银行机构规模的扩大,进而发展区域性银行,但是所面对的争议与阻力却非常大。要如何落实这一政策目标?“金管会”虽然相应提出了“监理合作”、“法规松绑”、“充实资本与人才”、“信息搜集”等四项推动措施,鼓励银行布局亚洲市场,扩大国际竞争力,但是却未涉及确保“公公并”取得成效的配套改革,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通过修改相关法规,改善金融管理体制,以提升整并后的公股银行的竞争力。倘若前文所提及的公股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董事长派任的酬庸化以及人才薪资制度僵化等问题无法通过改革有效改善的话,“公公并”的结果就会如龚天行所说的,除了使资本规模变大外,没有任何帮助。此外,金融主管部门还需真诚地面对社会大众对“公公并”的疑虑,认真提出缜密的规划与周全的安排,争取社会大众、公股银行员工及工会的支持。

(二)循序多元推进银行规模的扩大

基于台湾金融内外环境,发展区域银行显然将是个复杂而又耗时的长期工程,持续采取并购方式,循序多元地推进银行规模的扩大将会是台湾银行业打“亚洲杯”的可行路径。

其一,在现实环境下,作为发展区域性银行政策的起点,推进“公公并”有助岛内银行创造一个有利区域布局的适当规模,并发挥带动银行业整并的作用。

其二,在相关金融法规逐渐完善的情况下,除公股银行外,民营银行也应积极成为上场打“亚洲杯”的成员。这样,除了“民并民”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外,“公并民”“民并公”等也可作为推进区域性银行政策的选择。

其三,对于有一定实力的金融业者而言,积极寻求海外跨境并购,不仅是金融整并策略的重要措施,也直接有利于其布局亚洲市场。事实上,近期台湾民营银行已加快到东南亚市场布局或并购。

上述多元的并购方式,除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外,对于业者而言,至关重要的就是组成专业而有经验的并购团队,从财务、经营、法律、税务及相关风险等层面,妥善地评估并执行并购。

(三)努力排除障碍,让两岸合作的优势变为现实

尽管当前两岸经济合作的优势受到岛内政治因素的严重制约,特别是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卡在台湾“立法院”让金融业者焦虑万分,但从较长远来看,两岸经济的更加开放与更加密切合作符合两岸民众的利益,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也不是少数政治人物及团体所能阻挡的。因此,台湾不论哪一个政党执政,终究绕不开两岸经济开放与合作问题。

在两岸经济整体上制度化合作暂时受阻的情况下,台湾金融业者仍可以创新发展模式以发挥两岸合作的优势。如永丰银行董事长邱正雄指出,台湾银行进军东南亚市场不一定要“单打”,可与陆资银行合作“双打”,以联行模式提供企业服务。这不仅可提高金融生产力,也可增加年轻人就业机会。这是因为,一方面,大陆银行较早开始海外布局,若台湾金融机构与其合作,扩展业务将会较快;另一方面,两岸金融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理财商品,大陆银行大都自行设计商品,而台湾银行则多是销售国外商品,双方有学习合作的空间。①邱正雄:《与陆银双打拚亚洲杯》,载台湾《经济日报》2014-10-18。

[1]白新恩. 金融业上场打亚洲杯. 台湾银行家,2014(6).

[2]台湾金融研训院.台湾发展亚太区域银行及国际金融业务之策略.台湾金融论坛系列研讨会,2014-05-14.

[3]沈中华,王俪容.台湾银行业走向全球关键——与星澳之比较分析.台湾金融研训院,2014(2).

[4]许振明.金控公司整并及金融财团的隐忧.(台湾)国政研究报告,2007.

[5]谢金河.台湾的银行没有能力打亚洲杯.今周刊,2014-03-20.

猜你喜欢
金管会银行业银行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