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闽台深化经济合作问题探究

2015-07-17 06:04黄燕萍朱兴婷
关键词:闽台文创福建

黄燕萍,朱兴婷

闽台两地语言相通,文化相近,历史相承,地缘相近,具备交流合作的天然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闽台逐步建立起广泛而深厚的经济合作关系,福建已成为中国大陆对台经济合作的最重要平台。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闽台经济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近两年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正悄然发生变化,两岸关系在台湾“九合一”选举后也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探讨闽台经济合作这一问题应该有新的思路。但目前已有相关文献大多研究两岸经济合作问题①张冠华:《两岸产业合作的回顾与前瞻》,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 期;单玉丽:《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路径》,载《福建金融》2013年第6 期;黄燕萍、郭国兴、邓利娟:《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研究:2008—2013年》,载《亚太经济》2014年第6 期。,少数探讨闽台经济合作的文献其研究时间基本停留在ECFA签署前后甚至更早之前②张向前、黄种杰:《闽台经济合作研究》,载《经济地理》2008年第6 期;黄茂兴:《闽台经济综合竞争力协同提升战略研究》,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 期。。基于此,本文将在梳理2008年以来闽台经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总结这一阶段闽台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并简析其原因,继而深入分析闽台深化经济合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并探究新形势下闽台深化经济合作的路径。

一、闽台经济合作成果丰硕

2008年以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闽台经济合作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在多个领域和多个层面取得了突破。

(一)人员、货物大往来有较大进展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正式签署,两岸正式进入了全面三通时代。据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统计,自两岸全面三通实现到2013年12月15日这五年间,闽台海空直航航线累计运送旅客达1 042 万人次,其中海上运送旅客745 万人次,占两岸海上客运总量的98%以上;福建完成对台直航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34 万箱,占两岸集装箱吞吐量的三分之一;闽台函件量达628 万件,特快专递22 万件,包裹2.6 万件。2014年1—11月福建省港口对台货物吞吐量完成2 187.47 万吨,同比增长4.1%;对台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5.58 万TEU,同比增长6.9%。2014年闽台海上客运直航共运送旅客约171 万人次,同比增长达12%,创历史新高。

(二)贸易、投资稳步增长

闽台贸易规模持续增加。据福州海关统计,2008年闽台贸易额为72.6 亿美元,2013年已增加至128.5 亿美元,5年内增长了近一倍。除2009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闽台贸易出现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呈递增态势。

(三)产业合作多样化

闽台旅游金融合作先行发展。据福建省旅游局统计,福建省接待台湾游客的入境人数由2008年的98.48 万人上升到2013年的213.63 万人,台湾游客占福建入境游客总数的比重由2008年的33.59%上升至2013年的41.71%。自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游客赴台后,福建赴台游客的数量从2009年的10.8 万人增加到2013年30.4 万人。除了旅游之外,得益于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福建率先开展对台金融业务:台湾富邦银行参股厦门银行,在全国率先开展两岸人民币跨境业务合作;台湾统一综合证券、富邦证券、元富证券相继在厦门设立代表处;厦门建发与台湾人寿合资设立君龙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海峡两岸金融中心和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相继成立,等等。

闽台文创产业合作快速发展。设立文创产业交易平台和文创人员交流平台,比如,2008年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创办,2009年“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联盟”成立等;成立文创企业合作载体即文创园区,如2011年台湾远东动画科技、台湾中华动漫公司联合三明华宇集团投资建设三明市文化创意(动漫)产业园,引进台湾十多家动漫企业入驻;文创产业交流形式多样化,如歌仔戏、南音、木偶戏、莆仙戏、高甲戏等戏曲剧团跨海互演,台胞回福建祖庙祭拜、两地宫庙相互来往等民间信仰交流。

从以上的梳理不难看出:全面三通的实现大大缩短了闽台的时空距离,为闽台人员往来、贸易投资、产业合作创造了更便利的条件,闽台经济紧密合作的格局已经形成。

二、闽台经济合作表现出鲜明的不平等性

闽台经济合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两地虽已初步形成双向合作的局面,但合作的不对等性仍非常明显。

首先,闽台贸易不对等。观察图1 可以直观地看到,福建自台进口量大大超过对台出口量,并且贸易逆差呈扩大趋势。目前台湾已成为福建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另外,福建对台贸易结构单一,对台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含量较低。由表3 可以看出,福建自台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对台出口主要以机电产品、农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减少趋势。这与台湾当局的限制政策有关,比如在货品市场开放上,台湾限制大陆1 377 项工业产品和830 项农产品的进口。

图1 2008—2013年闽台贸易情况

其次,闽台投资不对等。为吸引台商投资,福建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融资、土地以及各种投资奖励和保障措施。台湾虽以正面列表方式开放了408 项允许陆资赴台投资的产业,但台湾当局为维护台湾本土产业的竞争优势,对于陆资入台仍有诸多限制,加之台湾对陆资赴台政策的潜在不稳定性,陆资入台的积极性不高。从表2 可以看出,闽资入台的项目个数和金额都远远低于台资入闽。

最后,闽台产业发展不对等。在旅游方面,台湾游客入闽人数及所占比重都逐年增加,福建游客赴台旅游的人数绝对量逐年增加,但占大陆赴台游客的比重从2008年的17. 82%下降为2013年的13.43%。如图2 所示,台湾赴闽旅游人数与福建赴台旅游人数都呈增长趋势,但前者远远多于后者。在金融和文创方面,与台湾金融机构、文创企业在福建的快速发展极不对称的是,赴台发展的福建金融机构、文创企业屈指可数。

表1 闽台进出口商品结构 单位:亿美元

表2 闽台相互投资情况

图2 2009—2013年闽台游客往来情况

闽台经济合作不对等,最主要的原因是两岸政策开放程度不同。台湾内部复杂交错的政治生态、对大陆高速增长的恐惧心理、在全球区域经济整合进程中被日益“边缘化”的现实以及长期以来两岸严重缺乏政治互信等因素,都促使台湾审慎对待与大陆的经济合作,放慢了两岸以及闽台经济合作的步伐。

在每一株野草的片叶上,在每一条小虫的蠕动中,都有着一种真正超乎所有贪欲的、鄙下的人类感情的东西,都包含着生命或存在的最深神秘。每一个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现象都在向人们揭示一个存在的真理:真不在将来某个时刻和你之外,而是你本来具足,当下现成。因之,‘意义’或‘生存’的意义存在于自然和人的本质中,而不是由谁赋予和投入自然的……即便是每一个最小的单位也都是意义的载体。每一个体的存在,不管是人、动物、植物还是物,都在其本性上显示了自身,它们在个体性上完全自决,不受制于任何别的东西。[11]202-203

三、闽台深化经济合作面临新形势

首先,大陆方面。从宏观层面看,当前中国大陆正在推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相应地,优化经济结构已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福建经济增长从原先的高速转为中高速,目前福建的经济体量落后于台湾,这将使闽台区域对接和产业承接在较长时间内受到限制。从区域层面看,福建对台经济合作的优势地位正面临大陆其他省份的严峻挑战。广东、上海、江苏等沿海地区良好的经济基础、规范的市场环境、雄厚的人力资本、巨大的市场容量、完善的配套服务以及成都、武汉等内陆地区丰富的资源禀赋、充裕的劳动人口,都促使台商在大陆的空间布局更加分散。由表3 可见,2008—2013年福建引入台资的规模明显低于江苏、上海、广东三地,基本在第四名和第五名之间徘徊。2011年四川省吸引台资的规模更是超过了福建。这意味着,在吸引台资上福建受到沿海发达省份和内陆发达城市的激烈竞争。

表3 中国大陆主要省份引入台资情况

其次,台湾方面。2000年以来,台湾经济增长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实际薪资水平不断降低,在福建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下降。由表4 可知,福建对台出口和自台进口都保持逐年增加,但福建自台进口占福建全部进口的比重却在下降。观察图3 也可以看到,福建利用台资占福建利用外资的比重也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该比重只有16.1%。台湾当局于2012年出台“推动鼓励台商返台投资方案”,加快了台商返台投资的步伐,对福建吸引和利用台资是严峻的考验。除了经济因素,台湾政治因素对闽台经济合作的影响也不可忽视。2014年11月底台湾地区结束了“九合一”选举,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落败,反映出台湾的政治生态环境已发生变化,新生代开始对政治产生重大且深刻的影响。这不仅给两岸关系和闽台合作前景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且要求闽台在经济合作中转变思路,不能像过去那样只关注局部人群、局部区域的利益,应提高对“三中一青”问题的重视程度。

最后,两岸关系。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从原先的紧张对峙走到了现在的和平发展,两岸经济关系从原先的不完全开放、单方面开放走到了现在的多领域多层次开放、互相开放,两岸经济合作从原先的功能性、事务性转向了制度性、机制性,这些丰硕的成果都是在“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合作原则下取得的,这一原则意味着两岸关系前行只会越来越艰难。当前两岸经济关系已从“浅水区”进入了“深水区”,突出表现为:两岸两会领导人例行会议由一年两次减少为一年一次,每次签署的协议也从最多的3 项减少到1 项,每项协议协商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些合作领域如两岸合作开发海洋资源也无法推进①单玉丽:《试析两岸政经良性互动的动能、瓶颈与策略》,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 期。等等。迈入“深水区”后,两岸经济合作将涉及更多更复杂的利益分配与各自制度的调整与变革,各项协议的后续推进将越来越困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陆经济增长减速和区域内的激烈竞争、台湾经济增长低迷和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两岸关系前景不明朗等都是闽台深化经济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表4 2008—2013年闽台贸易情况

图3 1987—2013年福建省利用台资占福建利用外资比重的变化趋势

四、新形势下闽台深化经济合作的路径

闽台深化经济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既可能是挑战,也可能是机遇。单玉丽(2013)指出,在两岸经济合作步入“深水区”后,福建自然成为两岸经济深化合作试验区的首选。②单玉丽:《试析两岸政经良性互动的动能、瓶颈与策略》,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 期。那么在新形势下,闽台如何深化经济合作?本文建议,以福建自由贸易园区与台湾经济示范区为载体,将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厦门经济特区打造为闽台经济合作的重点对接区域,为推动闽台经济合作开创新局面。

(一)完善基础设施,扩大经济腹地,深化闽台港口物流合作

闽台各自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优越的港口条件。福建有厦门港、泉州港、福州港、沙埕港、三都澳、湄洲湾、东山湾等深水良港,台湾有高雄港、基隆港、花莲港、台中港四个国际商港,还有苏澳国际商港辅助港,福建依托港口初步形成物流服务体系,台湾物流基础设施良好,可见闽台港口物流业合作具备良好的基础。然而,福建省经济规模偏小、腹地拓展有限、人口和产业集聚水平较低,全面三通后闽台运输量增长放慢,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等传统优势港口正面临来自深圳港、上海洋山港、江苏太仓港、浙江宁波港等港口的激烈竞争。台湾港口曾在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岛内经济增长停滞和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港口业务量日渐萎缩。因此,完善基础设施、拓宽经济腹地、加大人口与货物流动,是闽台深化港口物流合作的前提。

整合闽台港口资源,建成以高雄港、厦门港为一级核心港,以基隆港、福州港、台中港、泉州港为二级港,以湄州湾、苏澳港等为辅助港的多层级闽台港口体系,构建闽台港口群,促进各港口之间相互支撑、分工合作,提高闽台港口群的运营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加快铁路、公路以及空港一体化建设,尤其是加快福建与内陆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联结,以海运、空运、陆运多位一体的运输体系为基础和支撑,构建以福州、厦门、高雄、基隆等综合物流枢纽中心为核心,以泉州、莆田、漳州、宁德、台中等区域物流枢纽中心为辅助的多功能、多层次、强辐射的闽台港口物流体系。

(二)打造“人才特区”,加强研发投入,深化闽台高新科技合作

2014年,厦门市启动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高新科技产业成为闽台深化经济合作新的着力点。但福建科研机构数量偏少、规模偏小,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极大地限制了福建与台湾高新科技产业的对接合作。因此,集聚人才力量,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是闽台深化高新科技合作的基础。

首先要盘活人才存量。加快闽台人才市场和人才机构的衔接,建立闽台科技人才信息共享系统,完善闽台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探索两岸学历、资格证书互认办法,打破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约束。先行先试便利闽台人员往来的管理办法,对福建省内的台湾人才适当延长台胞证的签发期限或给予长期居住证的签发,简化福建省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赴台交流审批手续,降低闽台人员往来的通勤成本。

其次要扩大人才增量。在人才培养方面,支持和鼓励闽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培养发展高科技产业所需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储备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制定闽台人才合作开发和交流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相互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在留住人才方面,福建还需拓宽在大陆高校毕业的台籍学生在闽就业渠道,努力解决其编制、正式聘任以及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

最后要增加研发投入。设立闽台科技合作“创新基金”,支撑闽台科技项目和人员交流,增强闽台区域创新能力;重视人才激励制度,完善引进台湾高科技人才项目奖励制度,增强人才支撑效应。

(三)加强文化联结,增进情感交流,深化闽台文创产业合作

随着闽台两地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双方的利益冲突将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明显。以文化为联结,以情感为纽带,推动闽台文创产业合作不仅可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可以为实现两岸最终和平统一构筑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经济合作中加快情感交流,是闽台深化文创产业合作的手段。

首先,合理开发闽台传统文化资源。福建省的妈祖文化、侨乡文化、船政文化等独具特色,雕刻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民间剪纸、编织工艺、木版年画、渔船绘饰等民间工艺蔚为壮观,这些文化资源和民间工艺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素材。但目前福建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和深入挖掘,民间工艺产业链尚不完整,最为突出的的问题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与之相比,台湾文创产业发达、设计水平高、具有丰富的创意人才培养经验,且闽台地域文化和民间工艺一脉相承,因此,将台湾的创意设计理念注入福建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将为闽台深化经济合作提供新的成长点。

其次,加强闽台同胞间的情感交流。闽台文化同根同源,具有相似的民俗节庆、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这是闽台文创产业合作的另一大重要资源。以不具政治敏感性的宗教文化、祖籍文化为主题,弘扬妈祖、关帝等闽台共同的民间信仰,对闽台族谱资料联合加工整理,共同举办各种族谱文化展览,发挥祖地文化连接闽台同胞感情的特殊纽带作用,拉近闽台同胞的心理距离,增进彼此感情,从而,把闽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创产业优势,提高闽台文创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最后,发挥文创产业平台的作用,开展文创产业交流。以文博会、图交会、茶博会、艺博会、旅博会、印博会、版博会、书展等专业性展会和文创园区为载体,推动闽台文创企业和产业的有效对接。以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联盟等为平台,增进闽台文创人才的交流合作。

(四)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深化闽台贸易投资合作

在《2014年中国大陆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中,排在“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前十位的分别是:苏州昆山、苏州工业园区、厦门岛外、苏州高新区、南京江宁区、苏州市区、成都、杭州萧山区、无锡江阴、青岛,由此显示出长三角尤其是江苏地区仍是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最优选择。吴棉国(2010)就曾指出,福建的软环境不尽如人意,服务意识不够浓厚,重招商、轻安商,重引进、轻服务。①吴棉国:《闽台经济合作的技术选择研究》,载《中国发展》2010年第17 期。因此,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投资环境,是闽台深化贸易投资合作的必由之路。

建立常态性的专门机构,对产业合作进行协调管理。健全共同协商机制,针对闽台产业合作中的问题展开商谈;建立社会化的企业服务系统,如市场调查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鼓励台资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改善投资的软环境,多一些服务意识、少一些管理意识,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强化项目管理和服务;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建立维护台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执法监督机制,保障台商合法利益,增强台商入闽投资的信心。

(五)用好政策优势,注重政策成效,深化闽台经济平台建设

王建民(2013)认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新格局下,闽台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福建省原有对台经济工作政策优势相对弱化。②王建民:《两岸经济合作新局之下闽台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问题探讨》,载《发展研究》2013年第4 期。但是,本文并不这么认为。作为对台合作最重要的前沿阵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势下,中央尤其重视福建在对台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许多重要的对台工作政策,赋予福建省对台工作重任,使得福建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前沿平台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

在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国务院又相继批复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014年8月,国家财政部、商务部批复《厦门市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方案》,同意在厦门市启动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2014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对福建发展寄予厚望,福建自由贸易园区正在积极推进中。福建自由贸易园区和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提出、推动为下一阶段闽台经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会。

由此可见,目前福建并不缺少对台合作的先行政策优势,而是缺乏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将政策设想与规划转变为现实的能力。因此,充分发挥中央给予的政策优势,注重政策执行成效,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做好顶层设计和平台建设是闽台深化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

五、结 语

闽台经济合作具有深厚的优良传统,在两岸经济关系步入艰难前行的新阶段,在具备天然区位优势的福建试点并拓宽与台湾的交流合作,推进闽台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将对两岸政经关系的改善与深化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两岸各自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与调整,面对来自大陆不同区域、台湾本岛以及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的激烈竞争,闽台深化经济合作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建设、增进文化融合、增强服务意识、落实优惠政策,但归根结底,闽台深化经济合作最关键的还是要不断推动本地经济产业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

猜你喜欢
闽台文创福建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陶溪川文创街区
那个梦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