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特点与学科建构*

2015-07-19 01:30徐珺肖海燕
江淮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论文

徐珺 肖海燕,2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北京 100029;2.北京服装学院外语系,北京 100029)

一、引 言

2012年商务英语专业经教育部批准,进入本科常规专业招生名册,获得了正式身份。如今,我国已经有215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与此同时,商务英语学科也在中国蓬勃发展,形成了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学科基础、注重吸收其他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专家学者与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下,商务英语学科体系建构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外语》2011年第3期刊登了“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1],该刊 2012 年第 3 期刊发了“论商务外语学科及学术研究的再定位”[2],《外语界》2013年第4期刊发了“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 (2002—2011)”[3],《江淮论坛》2013 年第 5 期刊登了“商务社会语言学建构”[4],等等。 此外,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发挥语言在开放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学术研讨会也日益受到广大教师与研究者的欢迎。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2014年5月于北京召开了旨在探讨商务语言在国际商务中的使用特点和规律,构建商务英语学科理论体系的“首届商务英语语言学研讨会”。 商务语用学即是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商务语用学研究商务活动中的语言使用,利用商务语境来推断意义,是对商务语言的动态描写,“旨在研究如何在商务语境中通过适当的方式和得体的语言使用实现交际目标,以商务语用能力和商务语境为核心概念,重点研究语用意义的表达与识别、商务语境的制约性、交际者的认知过程。 ”[5]49香港浸会大学的 Kenneth C.C.Kong博士指出:语用学是商务话语研究非常有用的工具,因为在商务交际场合,语言表达对协调人际关系,促成交际成果发挥着微妙的作用。[6]正因为语用学研究具体语境中的语言使用,关注语言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商务英语研究的青睐,产生了“商务语用学 (Business Pragmatics)”[7]。本文拟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考察2003—2012年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商务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与路径,梳理商务语用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研究特点,指出商务语用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探讨该学科建构的方向。

二、研究问题与方法

根据CNKI期刊网的检索结果,近10年(2003—2012)我国商务语用研究学术论文发表数量激增,CNKI期刊网共检索到531篇,其中核心期刊(1)93篇。针对国内商务语用学论文大幅增长的态势,本文拟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从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研究趋势等多个角度对以上93篇论文进行梳理与分析。主要调查以下六个问题:(1)商务语用学研究的学科领域分布特点如何?(2)商务语用学研究关注的热点话题是什么?(3)商务语用学研究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4)商务语用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5)国内10年来商务语用学研究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特点是什么?(6)国内商务语用学建构存在哪些不足?有何对策?

本文通过商务语用学研究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的分布情况分析商务语用学研究的学科领域分布特点;通过高频热点词分析确定商务语用学研究的热点话题;通过文献细读分析总结商务语用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共引文献分析对商务语用学研究影响最大的学术成果,确定当前商务语用学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每年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分析商务语用学研究在近10年的发展趋势。以此探讨商务语用学科建构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从中发现商务语用学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为商务语用学的学科建构提供方向和思路。

三、国内近十年商务语用学研究特点分析

(一)学科领域分布特点

近10年国内发表商务语用学研究论文的核心期刊统计数据显示,经贸类核心期刊所占比重最大(如图1所示)。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5的期刊中,经贸类期刊占4个,共计54篇,占论文总数的58%。其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是《中国商贸》,达28篇。该期刊为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中国商贸界专业类期刊。其次是《商场现代化》,达20篇。该期刊主要探讨国内外现代商业管理经验和介绍现代科技在商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并刊发现代商业流通领域理论研究成果与现代贸易经济理论论文。位居第三的才是语言类学术期刊《中国科技翻译》,仅5篇。从以上论文期刊分布的不平衡性,可见经贸类期刊对商务语用学研究更为青睐。

商务语用学研究论文的核心期刊分为5类,即经贸、外语/语言、学报、教育、其他。上述93篇论文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经贸类期刊58篇,占论文总数的62.4%;外语、语言类期刊13篇,占14%;学报类期刊8篇,占8.6%;教育类期刊7篇,占 7.5%;其他 7 篇,占 7.5%。

可见,经贸类期刊比语言类期刊更关注商务语用学研究,突显了商务语用学研究的跨学科特色,说明商务语用学研究不能脱离商务交际的具体语境,要与商务活动紧密结合,真正实现跨学科的研究范式。另一方面,商务语用学研究论文在经贸类核心期刊上的刊发,也体现了语言研究对经贸研究的影响,为经贸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无独有偶,国际商贸期刊也刊发商务语用学研究论文,如:Negotiation Journal在2005年第1期刊发了Laughing matters:A case study of humor in multi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在2012年第3期上刊发了 Sensegiving in entrepreneurial contexts:The use of metaphors in speech and gesture to gain and sustain support for novel business ventures,等等。

(二)研究热点

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93篇商务语用学论文进行系统分析,对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的前沿热点话题进行聚类,绘制图谱如下:

由图3可以看出,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热点表现为:商务英语、礼貌、语用、翻译、商务谈判、跨文化、模糊语、商务信函、商务沟通等。其中“商务英语”最为突显,表明商务语用学研究与商务英语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语用学与商务英语研究的结合。对聚类图3的热点词中与商务语用学相关的热点词及其频次列表如下:

如表1所示,商务语用学研究的热点词中“礼貌”频次最高,达20次,这是因为商务活动的本质是交际,是人们如何通过交谈和写作展开交流,完成工作。“商务语用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出与成功的商务交际相关的策略和行为”[8],而礼貌是保证商务交际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商务语用学研究角度多样,既有对语用原则、语用策略、语用能力的探讨,也有对语用功能的论述,还有对语用失误的分析。再次,以上研究热点反映了商务语用学研究对微观语用理论如模糊语、合作原则、指称、面子、体态语、委婉语等的关注,重视对商务交际细节的考察。但微观语用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言语行为”只出现2次,“语用预设”、“会话分析”、“会话含义”等关键的微观语用概念的出现频率也在2次以下,可见微观语用视角也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数据显示国内商务语用学对宏观语用学研究的关注度较缺乏,热点词“语境”只出现3次,“关联理论”只出现2次,“顺应论”、“模因论”则低于2次。93篇核心期刊论文中没有商务语用学研究的综论性文章。宏观语用层面是商务语用学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发的领地。

表1 语用学热点词及其频次

聚类图谱3还反映了商务语用学研究所关注的商务活动范围,包括翻译/口译、商务谈判、商务沟通、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广告、教学,等等,详见图4。

如上图所示,商务语用学研究最为关注的商务活动是商务翻译/口译。商务翻译/口译是商务语言的转换和商务信息的传达, “商务翻译研究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9]其次是商务谈判。商务谈判是运用商务语言直接促成交际结果,语言的使用直接决定谈判的成败。再次是商务信函和商务沟通。以商务语言为媒介的交流和互动是商务沟通的重要特征,反映商务语境中如何使用语言实现相互理解,达成交易成果。此外,商务合同、广告和教学都有所涉及,其他商务活动则较少关注。另外,同期国外商务语用学研究文献中的“meeting(会议)”和“public management(公共管理)”等热点词没有出现,表明国内商务语用学所研究的商务活动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展。

(三)研究方法

综观国内近十年的商务语用学研究,规约性研究多,而描述性实证研究少。对93篇论文的研究方法统计如下:

表2 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方法分类

如表2所示,近十年国内商务语用学论文大多以规约性研究为主,占总论文数的97%,主要探讨语用学理论如何用于指导商务实践,如商务谈判中的否定策略、商务函电中的合作原则、商务广告中的顺应性,等等。论文的基本结构为先介绍某种适合商务交际的语用学理论,然后分析该语用学理论在商务交际中的具体运用,最后提出成功商务交际的语用策略。该论证模式体现了商务语用学研究与商务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但论证模式较单一。93篇核心期刊论文中,79篇论文结合语言使用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论证,但仅有10篇标明了出处,其余69篇均为经验性例证。另外11篇理论论述文章探讨了语用理论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包括推理性应用分析和经验性总结,但没有就商务语用学本身进行理论思辨,偏重对语用学理论的运用,而忽视了对商贸理论的借鉴,仅有一篇文章尝试运用商务谈判理论探讨谈判中的语用技巧。[10]

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的不足还体现在描述性实证研究的匮乏。93篇核心期刊论文中,仅有3篇运用此方法。其中赵万哲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研究了英语专业教师教学理念与学生语用能力的相关性[11],尚智慧用自建小型语料库研究了商务邮件中的请求策略和促销信函的交际目的[12],校玉萍运用量化分析方法讨论商务信函的图式结构和语言特征。[13]虽然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体现出与商务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但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不足仍是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所面临的两大问题。

(四)理论基础

文章的被引频次体现其在本领域研究中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在93篇核心期刊中,被引用率排名前十的文章如下(见表3):

表3 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前十名被引文献

如表3所示,被引频率最高的是《英文商务合同长句的语用分析及其翻译》,达42次。该文章以语用分析为依据,从英汉语言差异的比较出发,介绍英文商务合同中复杂长句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前10篇文章中有7篇探讨语用学理论或语用策略在商务广告、商务谈判、商务翻译/口译、商务信函中的应用;2篇论及语用能力和语用意识的培养;1篇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探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信息传递。总体说明国内商务语用研究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关注具体语境中的语言使用问题。

为进一步考察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的理论来源,对93篇论文用CNKI文献共引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共引频次排名前10的文献列表如下(见表4):

表4 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前十名共引文献(4)

表4显示,近十年我国商务语用学研究共引频率最高的是《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以及《(新编)语用学概要》,均在10次以上,是对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影响最大的文献。何自然认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动态描写,可以概括为利用语境来推断意义的学问。[14]胡壮麟将语用学定义为一门科学地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15]十种文献中有4部纯语用学专著,3篇将语用学理论应用于商务实践的文章,可见商务语用学研究主要从语用学理论汲取养分。引用频率最高的3篇期刊论文中,有2篇论述商务谈判的语用策略,说明从语用学视角研究商务谈判具有可行性,也证明商务谈判为语用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其他3个高频次引用文献都与文化相关,体现出商务语用学关注国际商务活动的跨文化特质,重视文化差异对商务交际的影响。但在高频共引文献中没有外文文献,可见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较少直接借鉴国外相关理论,而是通过国内专著的介绍进行间接引用,即二手引用。这种引用的信度与效度值得商榷,而且没有与国外商务语用学前沿理论直接接轨。

(五)总体趋势

93篇商务语用学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的年代分布图如下:

图5统计显示,2003—2012年国内商务语用学论文的发表数量呈现增长、回落交替出现的特点。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与国内商务英语快速发展,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相一致。其中2006年到2007年出现了论文数量的增长高峰,与此期间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论证与批准办学的大背景相符。2008年起,商务语用学研究论文数量有所回落,2011年又达到这十年的第二个高峰,接近2007年的最高点。第二个论文发表高峰与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正式批准成立的背景相契合,高校开始正式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并招收商务英语方向的研究生。商务英语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商务语用学研究。近10年国内商务语用研究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发表趋势图与国内商务英语近10年研究趋势大体吻合[3],但是,对CSSCI期刊上的商务语用学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只得到11篇,约占核心期刊论文总数的十分之一,说明高质量的商务语用学研究论文仍然偏少。商务语用学研究在理论性、学术性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四、商务语用学学科建构

商务语用学既可以指导商务话语实践活动,又可以指导商务英语的二语习得。建构商务语用学科有助于促进建立和完善商务话语研究的学科体系,有助于进一步使语用学向纵深方向发展,丰富语用学研究的视野。[5]50任何一门学科的建构都必须具有自身的理论基础,独特的研究领域和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对商务语用学研究特点的统计调查研究为国内商务语用学学科建构提供了支撑。

首先,从理论基础来看,国内商务语用学以语用学为核心理论,主要关注微观语用理论在商务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体现出语用研究与商务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但还应将“言语行为”、“语用预设”、“会话分析”等更多的微观语用理论纳入研究视野。另外,国内商务语用学中宏观语用理论研究相对不足,缺乏对商务语用学本身的理论思辨,其学术性和理论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商务语用学是语言研究与商务实践的结合,也是语用学与商务话语研究的结合,目前国内商务语用学偏重对语用学理论的关注,而对相关商务理论的探讨和运用较少。要建构商务语用学科,还需进一步探讨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语用学研究的融合,真正实现商务语用学研究的跨学科性。

其次,就研究领域而言,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涉及广泛的商务活动,包括商务翻译、商务沟通、商务英语教学,等等。但与国外商务语用学研究相比,研究领域和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凡涉及商务语境中语言使用的活动 (如商务会议、商务管理等)都可以纳入商务语用学研究的范畴。基于国内经贸类期刊对商务语用学研究的关注,借助国内经贸研究与实践日益强劲的发展动力,将商务语用学与经贸商务活动的各环节结合起来,拓展研究对象的范围,有助于进一步体现语言研究与商务研究的结合,凸显商务语用学的跨学科特色,建构更完整的商务语用学研究体系。

再次,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商务语用学偏重语用学理论在商务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但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缺乏。依据商务语用学的对象及理论体系,商务语用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商务活动中的真实话语,或者用引发会话或角色扮演等方法获得的模拟数据。[5]59因此,实证研究是商务语用学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事实上,商务语用学属于社会科学的大范畴,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多样化研究方法,如:调查问卷法、实验法、语料库方法、民族志方法、案例分析法、多模态研究方法,等等。突破目前国内商务语用学方法单一的局面,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是促进国内商务语用研究、建构商务语用学科的内在动力。

数据表明,我国商务语用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其研究体现出与商务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商务语用理论的扩展与深化、研究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突破将有助于商务语用学科的建构,推动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五、结 语

本文统计分析了2003—2012年我国商务语用学研究的特点,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经贸类期刊比语言类期刊更关注商务语用研究;(2)研究热点为礼貌、模糊语、语用失误、语用原则、语用策略、语用功能、合作原则、语用能力、语境等,更关注商务活动中的微观语用层面,研究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3)商务语用学研究方法较单一,非实证研究方法占主流,量化实证研究方法少;(4)商务语用学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缺乏对商务理论的借鉴和对国外文献的直接引用;(5)国内商务语用学研究论文发表整体上呈不规则递增态势,但CSSCI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所占比重较少。

商务语用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近年来在国内蓬勃发展,但在理论性、学术性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上研究也反映出商务语用学研究者理论视角单一,还没有真正从跨学科的视角实现语用与商务的结合。既然商务语用学研究理论可以应用于商务活动研究,指导商务实践,那么,商务语用学研究亦可以借鉴跨文化商务谈判、跨文化商务交际学、语言经济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加以有机的整合,以拓展研究视野,完善自身的理论框架体系。例如,语言经济学中有学者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语言的演变、发展就是很好的启示。简言之,商务语用学研究是语用学与商务交叉产生的研究模式,今后应扩大现有的研究范围,有效地汲取相关学科的理论养分,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真正实现语用与商务的跨学科性,推动商务语用学研究更深入地发展。

注释:

(1)本文所调查的“核心期刊”是CNKI期刊网上检索的北京大学版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下文出现的“核心期刊”同此义。

(2)本图是运用陈超美博士研发的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所绘制的国内近10年商务语用学研究热点词聚类图谱。

(3)规约性研究(prescriptive studies)此处指从语用理论出发研究商务活动中应该如何使用语言,包括理论论述和举例论证两种。

(4)何兆熊的《新编语用学概要》是其1989年《语用学概要》的修订版,在统计共引频次时将两者进行了合并。

[1]叶兴国,等.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外语,2011,(3):57-62.

[2]王立非.论商务外语学科及学术研究的再定位[J].中国外语,2012,(3): 4-9.

[3]王立非,李琳.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J].外语界,2013,(4): 2-10.

[4]谷小娟.商务社会语言学建构[J].江淮论坛,2013,(5): 187-192.

[5]孙亚.论商务语用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研究方向[C]//王立非,徐珺.商务英语跨学科研究新进展.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6]Kenneth C.C.Kong.Pragmatics [C]//The Handbook ofBusinessDiscourse.ed.by Fancesca Bargiela Chiappini.Edinburg: Edinburg University Press Ltd.2009:239.

[7]Chen,H.J.,P.K.Cramer,& T.Kojima.Japanese and American Cross-cultural Business Pragmatics:A Study [C]//The Annu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s and Communication for World Business and the Professions,1996.

[8]Trosborg,A.&P.Shaw.Acquiring prescriptive business pragmatics [C]//A.Trosborg & P.E.F.J?rgensen.Business Discourse: Texts and Context.Bern: Peter Lang,2005:185.

[9]徐珺.评价理论视域中的商务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 88-91.

[10]王惠.商务英语在商业谈判中的应用[J].国际商贸探索,2009,(1): 122-123.

[11]赵万哲.外语教师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 83-85.

[12]尚智慧.中英促销信函体裁对比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2): 90-96.

[13]校玉萍.国际商务电子邮件中请求策略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2011,(6): 33-37.

[14]何自然.近年来国内语用学概述[J].外国语.1995(3): 60-62.

[1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1.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论文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