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探讨

2015-07-22 00:28李春洁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4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

李春洁

摘 要:在企业中,统计工作处于很重要的位置,统计工作使企业的管理以及决策更加科学,并且对企业经营状况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同时企业进行计划以及对于政策的制定也离不开统计工作。本文对统计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中分析了其存在的意义以及在企业中统计工作目前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改善。

关键词:企业统计;问题;措施

在当代社会,企业是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和一个市场竞争主体而存在的,它负担着自身的经营状况以及盈利和亏损,不断约束自己和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得以生存。企业的经济行为有着自己的自主权,不受政府管制。企业竞争间适者生存给予了企业很大的发展压力,而统计工作的位置逐步显得十分重要。

一、目前的企业统计工作

企业在对计划以及政策进行制定的时候离不开统计工作,因为统计工作时刻记录着企业各个时段的状况,它不仅对企业的结构以及规模的大小进行了统计,并且还统计了企业的很多特性,例如数量和质量。不过不是所有企业都对统计工作进行了合理利用,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没有充分运用统计工作,给统计工作造成了很多问题,例如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合格,企业的管理服务不到位,企业没有良好的统计技术,企业的统计工作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统计工作没有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只是利用手工统计,这种方法使得统计工作不能高效完成以及使统计数据质量达不到要求。

二、对企业统计存在问题的分析

1.目前企业统计不能很好在企业管理中体现。企业的统计工作一开始是基于苏联的统计理论在我国形成的。之前在计划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统计工作在计划经济中的作用不大,当时是以政府为主要对象,以官方统计报表为主。不过在当时官方的统计工作相比较于企业的统计工作,它们针对的主体都一样,都是政府。直到今天,企业统计针对的对象还是政府,这个是不变的,不过企业统计是由上级部分操控安排,统计的数据不能有效的把企业所需体现出来,这样使企业的统计工作变成单纯为上级部分以及政府汇报工作的一个体系,这样在企业管理中,统计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2.有关企业的统计工作被忽视了。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市场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主要是以更高的利润为主,偏向于财务方面,而忽视了统计工作,对统计工作不够了解。很多企业的领导部门人员把统计工作当成一种只是把实际经营中发生的数据抄写然后进行算数填表的形式工作,这样偏离了统计的只能以及意义。在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中大部分都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够,甚至有的企业直接不设置统计部门与岗位,甚至没有专门负责统计的人员,造成杂乱查的统计数据,使得统计工作一塌糊涂。

3.没有规范的统计指标体系,造成难以有效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目前 企业存在的相关统计指标体系大都归纳于生产型管理,其主要是为了使上级部门给予的报表进行统计最终使上级部门达到满意,其一般是对产品经济的实物进行归纳,从而忽视了很多方面的统计指标,比如企业资产增值和价格变动以及市场动态等方面。所以我们应该把企业目前的有关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创新改革作为核心工作来做。

4.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有良好效率的统计方法很稀缺。企业现如今的统计工作一般是对发生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主要以事后统计为主,其运作主要是通过报表来反映,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比较简单,不能够准确统计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市场竞争形势以及竞争对手目前经营状况,从而使企业不能够与对手之间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改进措施,造成企业难以了解市场真实情况,企业发展缓慢,不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帮助。

三、企业统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1.在企业中,统计工作应放在核心地位。

作为一名企业的领导就应该担负起相对应的责任,应该对企业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时刻关注企业的各种变化,作为企业的领导要想清楚的知道一些信息,那么就必须从统计部门及与统计相关的部门那里才能获得。从这一点就可以得出统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及地位,因此,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统计,不能轻视和小看统计部门,要加强统计部门的管理,在工作上要严格要求统计部门的工作者,并提出有关建议,使他们能够积极、及时地把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信息反映给企业领导,使企业领导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地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提出改善措施。

2.企业统计对服务对象要进行变更

现在企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立性和主体利益追逐性的经济实体,随着企业本身的改变企业统计的目标也会随着改变,逐步形成全方位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内外部信息的独立的统计目标,其目标服务的对象发生改变,以后服务的对象将是企业本身。随着企业统计的实质性的变化,它不应该再隶属于政府,否则其会表现为统计主体行为方式的不确定性,最终会使企业统计信息不真实和不准确,以至于使统计工作的质量下降。企业是要直接面向市场,以便按照市场取向对生产、经营的具体要素及时进行调整,企业统计要以企业的利益为重,企业统计的各项活动和预测,都要围绕企业的大政方针进行,有效的发挥统计作用和重要性,能够及时的把有效信息提供给企业领导。

3.对企业统计方法以及手段进行完善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应该加强和完善企业统计的方法和手段,因为现在的市场更注重资料的时效性。统计的过程包含着三大环节:统计分析、统计整理和统计统计调查,这三大环节都是与广泛的经济信息打交道必然的程序,因此,我们更要对企业统计信息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加强完善。对于统计资料的收集,企业不仅仅要采用全面调查,还要采用非全面调查。

4.建立一个统计指标体系来满足企业需要

要建立适合企业信息需求的统计指标体系,需要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它的信息需求结构进行改善,实现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个性化和时代特征。对现行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加以补充,增设反映产品需求构成、地方购买力情况、用户变动情况、市场占有情况、市场价格变动、企业信用程度、竞争对手以及资源供应情况等方面的指标;增设反映人力资源统计情况的指标;增设投资统计指标及环保指标等。

参考文献:

[1]贾俊平.统计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8-42.

[2]董逢谷.企業统计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99-103.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