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经济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2015-07-22 09:56温明月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4期
关键词:统一性企业社会责任经济法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的基础上,我国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发展,然而,在我国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应该看到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经济法作为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法律规范,在经济法视角下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帮助企业认清自身社会责任,以及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分析了经济法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统一性,并提出在经济法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途径。

关键词:经济法;企业社会责任;统一性;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然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粗犷式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产生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看到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看到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的责任,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一些企业虽然在为维护职工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换环境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仍然还有很多的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企业员工和消费者权益,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带来了众多的负面社会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成为一系列社会问题频出的罪魁祸首,因此,本文分析了经济法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统一性,并提出在经济法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途径。

一、经济法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统一性分析

1.两者之间实质性和价值性一致

“正义”一词是法律价值的抽象表达,是指法律所保障的或者值得保障的价值,这是外国学者对法律价值的定义,我国学者对法律的价值研究也比较广泛,在中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概念就是:法律的价值是用来明确表达法律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范畴概念,是法律在客观的属性上对于人的需求满足,也是人对于法律的要求。法律的价值实际上是法的内在属性的反映,而人的需求是法律价值形成的主要条件,如果没有人的需求,就不会有法律的存在。因此,法律的價值并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人为的,这就决定了法律的价值不可避免的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就造成每个人对法的价值认识并不相同,这取决于每个个人的物质条件,因此,正义就成为解决个体的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最好出发点,是用来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法是实质上的正义价值是一致的。

2.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一致

经济法的制定是站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公共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调整和管理的法律规范总称,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思想就是坚持一切从公众利益出大,追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社会本位出发的,虽然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发展问题,但是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企业就必须站在社会本位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是一致的。

二、经济法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途径

1.积极转变企业的治理模式

为了实现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积极的转变企业的治理模式,逐渐的加强企业职工在企业决策中的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员工的意志在企业决策中真正的体现出来。不管是那种性质的企业,都应该将本企业的职工在董事会和监事会所占有的席位提升到一定的比例上,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企业才能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保证企业职工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将职工引入到企业管理工作中,保证企业职工权益在企业决策中体现出现。

2.加强制度建设,鼓励企业承担道德责任

在经济法的视角下,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不仅需要考虑到企业的法律责任,还应该考虑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道德责任承担,通过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道德责任。为了激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道德责任,应该从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两个方面进行,笔者认为,过度刚性的制度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将会影响法律制度的实现效率,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社会责任的制度建设:首先,应该坚持适当的原则进行灵活的社会责任制度建设,既要保证企业的社会行为必须促进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同时还要要求企业的社会行为应该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其次,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方式上也应该采取自由灵活的方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方向,采取灵活的方式履行社会责任。

3.加强民间力量的监督作用

想要切实解决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问题,仅仅是靠政府立法的强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民间组织力量的监督和鼓励作用,切实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例如,在美国的企业基本上都会设有工会组织,工会代表着职工的权益,负责职工权益保障的相关问题,如果一旦企业与员工之间没有达成公式,职工就可以通过工会组织对企业进行施压,这样就可以克服职工单打独斗力量单薄的问题,提高了职工维权成功的可能性,进而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应该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企业经营的对象是消费者,因此,要充分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切实督促企业履行相关社会责任。

三、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信和.经济法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甘肃社会科学,2011(2).

[2]时燕君.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经济法制度支撑[J].当代经济,2009(16).

作者简介:温明月(1970- ),女,汉族,辽宁大连人,法学硕士,沈阳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法学专业讲师,从事法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统一性企业社会责任经济法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统一性分析
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质量标准驱动”的高等教育改革:演变、特征及启示
通过“同案不同判”浅议司法统一性问题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试论中国梦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统一性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