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U单采血小板的采集在淮安市中心血站的实施

2015-07-27 06:41滕平谢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6期
关键词:血站献血者全血

滕平,谢峰

江苏淮安市中心血站,江苏淮安 223200

由于单采血小板临床应用具有诸多优点,比如:容易达到规定的剂量,改善治疗效果;可以延长血小板输注的间隔时间;所需献血者数少,减少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血小板可保存5 d,便于急症时应用;白细胞混入少,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红细胞混入少,只需ABO同型输注,不必作交叉配血试验;减少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率;无效输注(难治状态)发生率低。由于如上诸多的优越性,使得各医疗机构对血小板的需求骤增。

为了保护献血者的健康,为了满足临床日益增长的单采血小板的需求,为了保证单人双份血小板的质量符合国标要求,该院于2014年6月—2015年1月期间对100例献血者采集双份血小板的可行性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表2 100名献血者单采后血循环中血小板及终产品检测结果(s)

表2 100名献血者单采后血循环中血小板及终产品检测结果(s)

200~230 240~280 290~310 320~350 360~410献血者人次20 40 20 15 5献血者体重kg 采后剩余血小板109/L 血小板数109/L 70±2 68±2 68±2 62±2 60±5 115±10 120±13 175±16 145±18 220±20 5.35±0.29 5.42±0.24 5.63±0.41 5.76±0.35 5.89±0.22终产品白细胞109/L 红细胞×109/L 0.19±0.13 0.26±0.18 0.36±0.29 0.29±0.14 0.27±0.16 4.89±2.23 5.43±2.16 5.22±1.97 4.92±2.24 5.13±1.2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献血者筛选:筛选100名献血者,体检和血液检查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按单采前血小板分别为(200~230)×109/L;(240~ 280)×109/L;(290~310)×109/L;(320~350)×109/L;(360~ 410)×109/L,分为 5组。

献血者单采前Plt最低为200×109/L,最高为410×109/L;Hct:≥0.36;WBC:(4~10)×109/L;RBC:(3.8~5.5)×1012/L;体重:女≥55 kg,男≥60 kg。两次采集间隔时间≥20 d。

1.2 设备与耗材

采用美国设备TRIMA血细胞分离机及配套耗材;日本西森美康公司KX-21血细胞计数仪及配套试剂。

1.3 采集标准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规定,单采后献血者体内剩余血小板数量的控制下限为100×109/L。假设献血者单采前血小板为最低的 200×109/L,每次单采2 U血小板,其终产品血小板含量需达到≥5.0×1011/2 U质量标准,则依据公式:体重﹙kg﹚×0.075×采前血小板计数﹙×109/L﹚-5.0×1011/体重﹙kg﹚×0.075≥1.0×1011/L。则献血者的最低体重应该为72 kg;或者体重为55 kg时,采前血小板最低计数为230×109/L。例如,将1名体重72 kg的男性献血者代入上述公式,即可计算出其单采前血小板≥200×109/L方可采集2 U血小板。

1.4 方法

主要依据献血者体重和采前血小板计数,确定采集双份血小板的标准,为了减少低体重血小板捐献者的献血反应发生,对双份献血者体重的最低要求是:男≥60 kg,女≥55 kg;采前计数血小板的最低值为≥200×109/L。公式为:体重﹙kg﹚×0.075×采前血小板计数﹙×109/L﹚-5.0×1011/体重﹙kg﹚×0.075≥1.0×1011/L。 0.075 为每公斤体重所含血容量。即体重≥55 kg,则血小板采前计数需≥230×109/L。如体重≥60 kg,则血小板采前计数需≥220×109/L。见表1。

将能够采集双份血小板的最低体重和最低采前血小板计数值对应表置于最终审核者桌面,经献血者同意选择采集双份。采用TRIMA血细胞分离机,输入献血者性别、身高、体重、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采前数量,机器自动计算,准确推断该献血者是否适合单采2 U血小板。血小板采集总量设置为5.0×1011,产品容量为500 mL,血液流速(60~80)mL/min,抗凝剂(ACD-A)与全血之比为1:(11~12)。单采前献血者常规口服10%葡萄糖酸钙10 mL,进入采集程序。单采结束后立即采集献血者抗凝全血2 mL进行检测;终产品摇匀后留样1 mL同时测定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

2 结果

依据公式:体重﹙kg﹚×0.075×采前血小板计数﹙×109/L﹚-5.0×1011/体重﹙kg﹚×0.075≥1.0×1011/L,我们从理论上推导出单采2 U血小板时,最低采前血小板计数和最低体重采集标准对应关系,并经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后,对献血者重新抽样检查和对终产品进行验证,采集双份血小板后,献血者体内剩余血小板≥1.0×1011/L的正常人水平;采集后的终产品血小板计数≥5.0×1011/袋,白细胞≤5×108/袋,红细胞≤8×109/袋,都能达到国标要求。见表2。

3 讨论

血小板主要用于救治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一般常见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进行骨髓移植的血液病患者及因放化疗而引起骨髓抑制的癌症患者,其中有很多患者需要依靠不间断地输注血小板来维持生命。

根据国标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1]中规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在符合献全血条件的同时,单采前血小板应≥150×109/L且<450×109/L,可以进行血小板的采集,通常采集1U的单采血小板(血小板数量为2.5×1011/袋),但尚未明确规定献血者1次单采2 U(双份)血小板(血小板数量为2.5×1011/袋,采集 2袋),对采集前血小板计数的要求。但是目前国内各家血站基本都开展了单、双份(袋)两种规格的单采血小板采集[2]。

通过查阅资料[3-4],发现各家血站都有自己的标准:有的单采前血小板≥250×109/L,献血者可以单采2 U血小板;有的献血者单采前个体化采集标准公式为5.0×1011/TBV+100×109/L。

因为没有统一的单人采集双份血小板规范要求,我们依据公式:体重﹙kg﹚×0.075×采前血小板计数﹙×109/L﹚-5.0×1011/体重﹙kg﹚×0.075≥1.0×1011/L,确定采集双份血小板的标准。经献血者同意[5,8],对符合条件的献血者1次采集双份血小板,不仅保证了献血者采集后体内剩余血小板仍能达到正常人水平;采集后的终产品符合国标 18469-2012“全血和成分血质量要求”的要求[9,12],而且同时解决单采血小板供者的不足,减少患者输注血小板后抗体产生的机会,也大大节约单采血小板成本。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献血者1次采集双份血小板安全可行,具有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1]刘芳,吴志民,王峰,等.献血员血小板计数及其相关系数对单采血小板采集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9(17):68-69.

[2]沈莉,李建民,侯亚萍,等.血小板校准系数的调整对单采血小板制品质量影响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53-54.

[4]叶初燕,祝瑞泉,来力.机采血小板2 U的质量和供者安全性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1):33.

[5]范莉华,王凌峰,吕灵杰,等.设定2 U单采血小板个体化采集标准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3,2(26):141-142.

[6]何其通,郭如华,余晋林.定期双份血小板捐献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11(33):2771-2772.

[7]程亚媛,黄彦.单采2袋血小板献血者的安全性探讨及护理要点[J].求医问药,2011(9):126-12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J].献血者健康检查求.GB18467-2011.

[9]梁晓华,安万新,孟庆丽,等.全国临床供血工作现状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3):182-18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J].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

[11]李娟,薛双林.献血屋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初筛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1,3(1):240-241.

[12]石海燕,宋寒凌,李淑云,等,哈尔滨市2556名无偿机采献血者流失情况调查[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132-134.

猜你喜欢
血站献血者全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