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脊柱骨折采用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解析

2015-07-31 23:36钟红发曾丽梅钟鸣亮刘宁卢志军徐灿华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压缩率后缘成形术

钟红发 曾丽梅 钟鸣亮 刘宁 卢志军 徐灿华

老年性脊柱骨折采用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解析

钟红发 曾丽梅 钟鸣亮 刘宁 卢志军 徐灿华

目的 分析老年性脊柱骨折采用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77例老年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7),观察组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脊柱功能恢复优良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5%(P<0.05),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折具有显著效果,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单纯内固定;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

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脊柱骨折的常用方法,但依然存在手术失败、椎体高度恢复不到位等并发症[1],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脊柱骨折后,术后断钉、内固定松动等发生率明显提高。为了提高脊柱骨折治疗和固定有效性,临床治疗时采用经椎弓根松质骨成形术、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等方法[2]。本研究以77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7例脊柱骨折患者均为2012年5月~2014年2月到江西南昌大学医学院附属赣州医院就诊的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7),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2岁,平均(68.2±3.4)岁;Frankel分级:A级14例,B级19例,C级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年龄60~75岁,平均(69.0±4.1)岁;Frankel分级:A级11例,B级20例,C级6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37例患者接受单纯内固定术。行全麻,C型臂X光线下明确骨折处,利用手术床行体位复位,以此恢复伤椎,取俯卧位,伤椎处为中心做后正中切口,完全暴露伤椎处及相邻椎板、棘突和关节突,明确椎弓根钉进针点,在C型臂X光线透视下置入椎弓根螺钉,撑开棒撑开椎体恢复高度,根据患者神经功能、术中复位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椎板切除减压,通过体位结合内固定物和横向提拉力恢复椎体高度。

观察组患者行内固定术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观察组患者待椎体通过体位结合内固定物和横向提拉力恢复椎体高度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椎板减压,对砸陷椎管内骨块进行复位,透视下通过椎弓根处于压缩严重的患椎侧钻孔,取专用椎弓根穿刺套管针置入,于穿刺针内腔放置导引针,引导下置入工作套管,取球囊于椎体前1/3~2/3范围内放置,加压扩张(150~250 Psi),使骨折复位,恢复椎体残余后凸畸形。取出球囊,调制骨水泥,分次低压注射。缝合切口置入引流管,根据恢复情况术后3 d拔出引流管。

术后绝对卧床21 d,期间根据情况作被动、主动运动锻炼,实施腰背肌功能锻炼,做下肢功能锻炼,以免深静脉血栓形成。病情允许可适当佩戴支具下床活动。术后复查定期拍摄X线、CT检查患椎恢复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脊柱恢复情况,根据Frankel分级判定患者脊髓恢复情况,优:Frankel分级降低2级以上;良:Frankel分级降低1级,恢复至C级或D级;差:Frankel分级降低不明显或加重[3]。

定期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后突Cobb角,即伤椎上下正常椎体的上下终板夹角;椎体前后缘压缩率=(正常椎体高度-伤椎椎体高度)/正常椎体值×100%[4]。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脊柱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脊柱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脊柱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脊柱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Cobb角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椎体前后缘压缩率、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多由外力作用导致,尤其是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降低,骨质疏松等,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使胸腰段骨折,而老年患者骨痂形成需要很长时间[5],通过保守治疗则有很长卧床时间,但并发症多,危及患者预后。单纯内固定治疗无法重建损伤椎体,脊柱大部分应力多集在后柱,虽然直视下明确进针位置,但在复位过程中因椎体高度增加,在椎体复位中则会发生空腔[6],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脊柱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角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恢复患者脊柱功能,减少Cobb角和椎体前后缘高度,促进患者脊柱骨折功能的恢复。

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时间短,通过利用球囊扩张椎体,在椎体内形成相对封闭的骨性空间,在低压情况下注入较高黏度的骨水泥,有利于促进伤椎高度恢复,减少骨水泥渗漏情况。同时扩张球囊可对塌陷椎体进行复位,有效矫正后凸畸形。但对于椎体高度丢失及后凸畸形均存在一定争议,因此通过联合内固定后,再行椎体后凸成形术,重建伤椎力学性能,减少内固定物的应力负荷,降低后凸畸形的发生率,以免椎体高度远期丢失[7-8]。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时,术前进行详细的CT和MRI检查,掌握椎体压缩或破坏程度,保证椎体边缘完整性。椎弓根穿刺针至椎体前1/3部位,密切注意骨水泥注入情况,若注射量超过椎体2/3,应停止注射,以免渗漏。爆裂性骨折椎体后缘皮质破裂患者,必须要保证椎体高度充分恢复,注射骨水泥,由硫酸钙粉末和固化液组成,利于椎体高度长期维持,且骨水泥具有流动性,不会局部突出压迫脊髓和神经,使患者Cobb角和椎体前后缘高度显著恢复。总而言之,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脊柱骨折具有显著效果,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临床价值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后缘压缩率、Cobb角对比(x±s)

[1] 朱晓东,蒋富贵,朱立帆,等.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3):244-247.

[2] 郭剑鸿,谢楚海,杨竣青.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9):86-87.

[3] 陈强,王小兵,左红光.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1):48-50.

[4] 陈朝凯.脊柱内固定系统在脊柱不稳定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8,48(23):69-70.

[5] 曲小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7):96-97.

[6] 张发,贺宝荣.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J].当代医学,2010,16(2):1-2.

[7] 孙沛智,董建文,杨振国,等.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5):429-430.

[8] 梁裕.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J].颈腰痛杂志,2011,28(2):90-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64

江西 341000 江西南昌大学医学院附属赣州医院脊椎外科 (钟红发 钟鸣亮 刘宁 卢志军 徐灿华) 江西 341000 江西赣南医学院 (曾丽梅)

猜你喜欢
压缩率后缘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水密封连接器尾部接电缆的优化设计
缠绕垫片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某型飞机静密封装置漏油故障分析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多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后缘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TNF-α和PGP9.5在椎体后缘离断症软骨终板的表达及意义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