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5-07-31 22:53王美凤高莹李瑶
当代医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血糖值胰岛素泵低血糖

王美凤 高莹 李瑶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王美凤 高莹 李瑶

目的 探讨应用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 给予150例1型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置泵后护理及对胰岛素的护理。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值和血清C肽。结果 治疗后患者餐前平均血糖值和餐后2 h平均血糖值(5.6±0.5)、(6.5±0.6)均低于治疗前(12.7±1.2)、(17.1±1.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前1 h、餐后2 h血清C肽(2.12±0.95)、(5.15±1.16)、(5.46±1.65)高于治疗前(1.17±1.02)、(2.31±1.28)、(3.77±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能摸拟胰岛素分泌,正确的使用胰岛素泵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同时对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患者进行指导以及加强血糖观察,对稳定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临床护理

目前糖尿病已被列为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1]。据相关资料证实,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达6.7%,为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2]。糖尿病的不同治疗方法都是以控制血糖值的变化,维持血糖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为目的。胰岛素泵为持续性的从皮下将胰岛素输注入体内的系统,它是一种可以模拟人类胰岛分泌的装置,根据患者的自身生活、饮食习惯进行设置,全天持续性的向体内输入适量的胰岛素,使血糖值持续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因血糖升高对胰岛B细胞的损伤,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处于良性循环的过程[3]。现如今,胰岛素泵治疗成为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因此在成功置泵后的临床护理便显得更加重要,但是对于置泵后的护理重要性报道较少。多数患者往往因护理不当而造成高血糖、低血糖等不良现象的发生[4]。同时因患者对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不足,更使得胰岛素泵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充分地发挥其控制血糖,治疗疾病的目的[5]。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将150例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宝鸡市中心医院肾病内科2012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患者,其中男68例,女82例。纳入标准:(1)糖化血红蛋白A 1C≥6.5%;(2)空腹血糖≥7.0 mmol/L;(3)口服糖耐量实验时2 h血糖≥11.1 mmol/L[6-7]。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其中特殊护理包括针对患者个人的专属心理护理、置泵后护理及对胰岛素泵的护理。

常规护理:床上用品必要时更换、低脂低盐饮食、少糖少油饮食、粗纤维食物摄入、少食多餐。

心理护理:(1)护士向患者讲述胰岛素泵的性能及使用方法;(2)告知并演示低血糖现象出现的处理方法;(3)向患者演示最佳携带胰岛素泵方法;(4)通过心理疏导减低患者对新仪器使用的畏惧心理,促使患者在整个疗程中树立良好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达到引导患者对该治疗方法的完全信赖。

置泵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置泵后血糖变化,以日检查血糖8次为标准,避免低血糖现象的发生,检测血糖控制质量。每3天更换1次穿刺部位并消毒,注意对穿刺部位的检查,避免感染。

胰岛素泵的护理:不定时提醒患者远离高磁场场所,减少电话使用次数;每天上午定时检测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检查日用药量、余药量及胰岛素泵管的通畅度;嘱咐患者避免对胰岛素泵的撞击或损坏。

1.3 观察指标 监测患者在此护理方法下的餐前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血清C肽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值比较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餐前平均血糖值和餐后2 h平均血糖值得出:治疗后患者餐前平均血糖值和餐后2 h平均血糖值均低于治疗前,达到正常值范围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清C肽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前1 h、餐后2 h血清C肽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值变化(x±s)

表2 治疗前后血清C肽比较(x±s)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多发、慢性、常见为特征的,以损伤多系统、神经、肾、眼、血管等为表现的终身疾患[8]。因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细胞被彻底损伤,丧失了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因此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讲,其治疗为通过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维持血糖处于正常水平[9]。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时将会引起血糖持续上升,造成糖尿病[10]。1993年在美国临床研究的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实验(DCCT)的报告中指出:1型糖尿病的有效控制是避免产生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11]。如何能够在确保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最大程度的方便患者的生活成为了广大糖尿病患者家庭的关注点。

胰岛素泵模拟机体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升高。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首次提出持续性输注胰岛素的概念,经过半个世纪的优化改革,现如今的胰岛素泵更加智能化,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其主要特点为:(1)可以将血糖平稳的控制在参考范围内,降低血糖波动造成的不良影响。(2)减少胰岛素用量,避免因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而造成的体质量增加。(3)模拟人体胰岛素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大大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4)使用短效或速效制剂,其吸收作用比长、中效制剂稳定。(5)降低因传统皮下胰岛素注射而造成的痛苦与不便。(6)提升患者的血糖自我管理能力。(7)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12]。牛群等[13]通过胰岛素泵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中表明,胰岛素泵可以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病率,使血糖有效的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蔡宝华等[14]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护理研究中发现:胰岛素泵降低血糖效果明显,并对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李慧等[15]在对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患儿的观察中指出,胰岛素泵与经皮胰岛素注射均能降低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且胰岛素泵能够更有效、更迅速、更持久的维持血糖值的稳定。张丽琼[16]等通过观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的疗效发现,与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注射相比,胰岛素泵使用胰岛素的量更少,血糖达标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是控制血糖的有效保证,因此对胰岛素泵使用的临床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发挥着影响血糖控制情况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给予1型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及特殊护理得出,所有患者在治疗后餐前平均血糖值和餐后2 h平均血糖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达到正常值范围内。这说明在胰岛素泵置泵成功后的护理对血糖的控制起到较大作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原则为降低血糖,维持血糖值正常。胰岛素泵与传统皮下胰岛素注射均是通过补充体内胰岛素量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正确使用胰岛素泵可以达到控制胰岛素用量的作用,同时配合心理干预及胰岛素泵护理可以更大程度的发挥胰岛素的控制能力。在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肽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所有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前1 h、餐后2 h血清C肽均高于治疗前(P<0.05)。这表明良好的护理方式可更大程度的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血清C肽与胰岛素均属于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等分子肽类,其不易被肝脏酶灭活,故在血中浓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胰岛素泵为模拟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装置,其既包括基础胰岛素以每隔10分钟1次的脉冲式分泌,又包括了因进食后血糖升高而造成的大量胰岛素分泌。其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作用使血糖在升高的过程中得到控制,抑制血糖值的持续上升。胰岛素泵在模拟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将夜间输注量减少,从而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此外,在胰岛素泵的使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使用前指导是及其重要的。部分患者及患者家属因缺乏对胰岛素泵的了解,往往会造成血糖控制失败。

综上所述,使用胰岛素泵能摸拟胰岛素分泄,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同时对胰岛泵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患者进行指导以及加强血糖观察,对稳定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 Dvid SH,Bell MB,Birmingham AL.Current sstatus of diabetes treatment [J].Sounthern Medical Journal,2010,95(14):124-127.

[2] 覃芬芳,朱玲,杨花.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241-242.

[3] 景良洪,贺英,陈登荣.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21(26):1996-1997.

[4] 张丽琼,张墘芬,李明.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0,18(3):114-115.

[5] 吴心池,施广德,黄文龙.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0,19(26):2272-2273.

[6] 付留俊,庞秋霞,姜宏卫,等.长效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3(8):25-26

[7] 蒙连新,韦华,王明登.胰岛素泵临床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0,25(16):1518-1519.

[8] 魏红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医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43-44.

[9] King AB.Comparison of the post-meal glucose response to different insulin bolus waveforms in insulin pump and pre-meal pram limited-treated typeⅠdiabetes patients[J].Diabetes Technol Ther,2010,12(15):105-108,

[10] Cyganek K,H ebda-Szydlo A,Katra B.etal Glycemic control and selected pregnancy outcomes in typeⅠdiabetes women on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and multiple daily injections the significance of pregnancy planning[J].Diabetes Technol Ther,2010,12(9):41-47.

[11] 林远,张宁波,张帆.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的观察[J].罕少疾病杂志,2010,3(15):35-37.

[12] 王英,张永琼.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西部医学,2011,7(23):1386-1387.

[13] 牛群.胰岛素泵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及问题分析[J].大家健康,2010,3(6):66-67.

[14] 蔡宝华,宫雅南.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12,14(10):93-95.

[15] 李慧,牛尤敏.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观察和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1(12):75-76.

[16] 张丽琼,张乾芬,李明,等.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8):114-1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069

陕西 721008 宝鸡市中心医院肾病内科透析室 (王美凤 高莹 李瑶)

猜你喜欢
血糖值胰岛素泵低血糖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