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诺贝特与小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2015-07-31 22:53杨亚群
当代医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普伐他汀非诺贝特

杨亚群

非诺贝特与小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杨亚群

目的 探究与分析非诺贝特联合小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非诺贝特联合20 mg的普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非诺贝特联合10 mg的普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2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相比均发生变化(P<0.05),B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相比均发生变化(P<0.05)。B组较A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改变得更加显著(P<0.05)。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非诺贝特联合小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突出,在改善血脂各项指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混合型高脂血症;非诺贝特;普伐他汀;疗效;安全性

他汀类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并非可完全纠正混合型高脂血症,目前使用的他汀类药物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胆固醇,但对于降低三酰甘油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的作用较差[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可充分保证二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混合型高脂血症治疗过程中。本研究应用非诺贝特联合小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南省常德市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自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患者均在本院确诊,并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其中A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7~68岁,平均(45.6±2.5)岁,病程

1~3年,平均(2.1±0.5)年,其中合并高血压14例,冠心病13例,糖尿病10例。B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8~67岁,平均(48.7±2.9)岁,病程2~4年,平均(2.5±0.6)年,其中合并高血压11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1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仅给予非诺贝特联合20 mg的普伐他汀治疗,方法为:每天清晨口服1次非诺贝特片200 mg,每晚口服1次普伐他汀片(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60271),每次20 mg,以12周为1个疗程。B组仅给予非诺贝特联合10 mg的普伐他汀治疗,方法为:每天清晨口服1次非诺贝特片200 mg,每晚口服1次普伐他汀片,每次10 mg,以1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血清浓度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空腹状态抽取静脉血3 mL,行离心处理后,离心结束后将上层清液取出后保存在4℃的环境中,上一步骤所提取的上层清液送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进行检测。

1.4 疗效评价标准 将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及恶化4个等级,其中总胆固醇下降20%及以上;甘油三酯下降40%及以上;高密度脂蛋白升高0.26 mmol/L以上;以上任意1项达标评为显效;其中总胆固醇下降10%~20%;甘油三酯下降20%~40%;高密度脂蛋白升高0.10~0.26 mmol/L;以上任1项达标评为有效;未达到标准的即为无效;总胆固醇上升10%及以上;甘油三酯上升10%及以上;高密度脂蛋白下降0.1 mmol及以上;以上任1项达标评为恶化;以显效及有效之和为总有效[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各血脂指标情况比较 A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相比均发生变化(t=3.45,P<0.05;t=5.24,P<0.05;t=3.96,P<0.05;t=4.17,P<0.05),B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相比均发生变化(t=4.99,P<0.05;t=6.78,P<0.05;t=5.02,P<0.05;t=5.68,P<0.05)。B组较A组相比上述各项指标改变得更加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各血脂指标情况对比(x±s,mmol/L)

2.2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A组总有效率为63.3%,B组总有效率为83.3%,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他汀类药物可通过有效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对动脉硬化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并有效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但仅采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并不能完全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3]。文献报道,在对混合型高血脂症进行治疗时,虽可明显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但无法升高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临床疗效较为一般[4]。现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有专家学者开始将贝特类药物与他汀类药物进行联合应用[5]。在本研究中,本院分别采用10 mg及20 mg的普伐他汀应用于混合型高血脂症的治疗,结果显示,10 mg的普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时通过有效改善各项血脂指标,以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6]。另外由于普伐他汀为水溶性药物,在吸收后其在肝脏及小肠内的含量要明显多于其他组织,这就使得普伐他汀相比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可获得更高的安全性[7]。但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将普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应用时,需分早晚服用,以此将两种药物的浓度高峰错开,从而在保证较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获取更好的安全性[8]。

综上所述,非诺贝特联合小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较高。

[1] 曹诗红,基燕平.阿昔莫斯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95-2396.

[2] 王建飞,施有为,郑显东.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大鼠的疗效及安全性[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45(2):200-204.

[3] 王月芳.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80例[J].中国药业,2010,19(1):53-54.

[4] 蒋守洋.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附70例报告[J].临床和实践医学杂志,2011,10(8):604-605.

[5] 杨专青,雷华,孙少平,等.普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909-910.

[6] 欧阳侃.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81-1682.

[7] 孙晓红,彭晓玲,朱蕾.小剂量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5):387-388.

[8] 朱世明,王岩,李长玲,等.微粒化非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与脑流血动力学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4,12(12):12-1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092

湖南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杨亚群)

猜你喜欢
普伐他汀非诺贝特
普伐他汀对子痫前期预防及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硫酸氢钠催化绿色合成非诺贝特的方法研究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普伐他汀钠肠溶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普伐他汀在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大鼠血浆中非诺贝特活性代谢物含量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最美妙的40%
非诺贝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普伐他汀药代动力学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概述
非诺贝特对凝胶包埋培养的原代大鼠肝细胞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