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探微

2015-08-06 12:20陈燕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言文文学教学方法

陈燕红

陈燕红,教师,现居广东东莞。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历年高考考察重点。学习文言文就是通过文言文这一载体,与古代优秀的文坛大家在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阅读古代的社会现状,进而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俗、人文,开阔自己的文学思维,达到丰富文学素养的目的。而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意义和目的即在此;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误区。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分析

教师教学问题。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以及教师自身对文言文教学的态度等问题,使得文言文教学仍然是以知识点讲解为主要目的,将一篇篇精美的文言文“肢解”得体无完肤,似乎有没有这篇文章整体根本不重要,只需要有考试涉及的词汇和句子即可,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完一篇文言文后连整个文章都没有通读过,讲的什么意义完全不了解。这样的教学现状体现到课堂上,就是教师讲知识点,学生只是听、做笔记,然后再将这些词汇、句子等死记住应付考试。教师对文言文的讲解就仅限于表面程度,根本没有讲深讲透,达到让学生体会言辞之精美和文章气势之恢宏。

学生学习问题。在信息传媒高度发达的当下,网络信息和文字为主的快餐文化盛行,高中学生所在的青少年群体更是偏爱这样的快餐文化,使得低劣文化在学生间充斥,对文言文而言是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因此,不少学生因为文言文太难干脆放弃。再来看文言文的课堂,教师一个人口沫横飞地讲,学生却往往觉得枯燥无味,他们没有感受到文言文的文化冲击,只是知道了一些词的意思、要背哪些句子,课堂上没有互动,使得充满诗意和文化活力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以上的情况都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和科学的方法。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改进策略

1、教师端正教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师一定要正视文言文教学的真谛和意义,要不断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能够陶冶自己的文学情操,感悟到博大的中国古文学,丰满自己的文学素养,而不是仅仅能在试卷上填满。

在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讲解是必要的,但要注重整体文章的把握和感悟,加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通过阅读文章来把握作者的情感走向,从字里行间体会古时的文字表达之精美以及文章体现出的社会,形成一种该文言文篇目所特有的氛围,为深入理解做准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背诵精美的句子或段落,使得学生在不断重复背诵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其含义,提高自身的文学审美和品味。

如,在讲解《蜀道难》时,笔者让学生先自己结合课后的词义注解将文章通读,并领悟诗人李白是怎样去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再自己去了解蜀道是现在哪里的地理位置。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文言文氛围,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把握和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就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了,再注意在讲解基础知识的时候和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如笔者提出了诗人正面描写蜀道难的句子,让学生找侧面描写的句子,以此活跃课堂氛围,让自己和学生一起在课上陶冶在文言文的文学熏陶之中,感悟这一文学瑰宝的魅力。

2、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对文言文的学习十分重要。让学生愿意、渴望去学习文言文知识、体会文言文的精髓,不断从文言文汲取文化涵养。教师需要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观点,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启发的作用,去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感悟文言文的精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能触摸到文言文文字背后的精神和文化含蕴,从而爱上学习文言文。

笔者在教学《赤壁之战》时,让学生在自己读了文章,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让学生分饰文中的人物,自己设计一个较为简单的舞台剧,制作一些简单的服饰道具等,根据文中的对话分场景进行。学生在讲词的过程中有的惟妙惟肖,有的较为生疏,较为外向的同学将自己的角色表情表演得非常生动,使得台下的学生时而大笑、时而思考,沉浸在台上的同学营造的氛围里。这样的课堂气氛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且有利于对文章更加细致地理解和把握。

总而言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需要广大语文教职工不断总结反思,端正教学态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深入体会和理解文言文里渗透的作者的思想和体现出的古时社会,熏陶自身的文学涵养,以达到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文言文文学教学方法
我们需要文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会背与会默写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