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

2015-08-07 14:48张洪娟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产学研要素协同

张 展,张洪娟

(沈阳化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

张 展,张洪娟

(沈阳化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确认协同创新模式的基本定义与分类,总结协同创新基础模式的两种分类,归纳衍生模式根据不同分类原则深化衍生的一系列模式,强调针对衍生模式进行研究的主流趋势,特别强调针对横向协同创新中高校为主体的衍生模式研究的丰富内涵。

协同创新;模式;衍生模式;综述

创新驱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

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各种模式,对其进行系统梳理,有利于实现市场主体资源的优化组合,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一、协同创新模式界定

在逻辑学大辞典中,“模式”是结构主义用语,说明事物结构的主观理性形式。在新词语大辞典中,“模式”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即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和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简洁的描述,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在当代汉语词典中,“协同”是指各方互相配合或一方协助另一方做某件事。“协同创新”的一般意义为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据此认为,协同创新模式是对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的直观、简洁的描述,是对协同创新实践的理论概括,是可以提供借鉴的标准样式。

二、协同创新基础模式梳理

文献整理及实地调研表明,现有协同创新模式的最基础分类方法是从内部层面或从外部层面进行分类。如熊励等将协同创新划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模式[1]。

1.内部协同创新模式

内部协同创新是指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创新,主要途径是内部各要素的流动。曲洪建等按企业内部参与协同创新要素的数量,将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模式分为两要素、三要素和多要素模式[2]。基于不同创新要素,诸多学者对内部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见表1)。

(1)两要素协同创新模式。在此模式分类中,各学者不约而同地均以技术要素为核心展开论证。分别构建了技术与组织、市场、营销及战略之间的协同创新模式,并从两要素进行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有效性、两要素关系,以及影响两要素协同创新的因子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在“技术—组织”协同创新模式中,Ettlie按技术与组织结构组合中的创新程度高低,划分出“低-低”“低-高”“高-低”“高-高”“中-中”5种范式,并基于例证认为接近对角线的范式协同创新模式是最有效的组合方法,强调技术和组织结构创新的平衡协调[3]。Bessant认为,技术和组织两者要么同时进行,要么先进行组织结构创新[4]。周永红认为技术创新为组织结构创新提供驱动力,技术创新继续深化必然带来组织结构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又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5]。

表1 内部协同创新模式相关研究梳理

(2)三要素协同创新模式。主要以技术要素为核心,包含了与组织、文化、系统、管理、市场、产品、工艺、制度、战略、知识中其他两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饶扬德针对系统、技术和管理三要素,提出了三维的闭环螺旋创新协同模型[6]。贾生华等基于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持续增长的“技术、制度、管理”三维协同模型,并进一步将该模型划分为技术创新先导型、制度创新先导型和管理创新先导型[7]。另外一些学者,则着眼于技术之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刘国龙提出“产品-工艺-市场”协同创新模式,认为三者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和作用,在三者进行水平方向协同创新过程中,同时进行纵向螺旋化演进,从而促进产业升级,作者通过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例进行了论证[8]。

(3)多要素协同创新模式。仍然主要以技术要素为核心,在三要素基础上,加入人力、信息、资源等要素,强调多种要素进行全面协同创新。朱祖平对“产品、工艺、组织、文化”几种要素创新的先后顺序进行研究,认为企业创新可以划分为重大根本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在重大根本性创新过程中,以需要为导向,沿着“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进行,而渐进性创新沿相反方向进行[9]。陈光把企业协同创新各要素分为核心要素和支撑要素两部分,并指出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如何对企业创新发挥作用[10]。

综上所述:内部协同创新模式主要以技术要素为核心,着眼于要素间关系、各要素创新对主体创新的影响、各要素在主体间协同创新的实现途径三个方面。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两要素协同创新和三要素协同创新,一方面简化模型,方便协同创新管理;另一方面增强现实可操作性,具有更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2.外部协同创新模式

外部协同创新是指跨越主体界限进行协同创新,具体细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模式。纵向模式下,协同创新沿同一功能链,在该功能链不同环节的各主体之间实现。横向模式则包含三种情况:按同一类产业中不同主体、按不同地域、按不同产业。其中,第一类是最主要模式,学者们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此(见表2)。

表2 外部协同创新模式相关研究梳理

(1)纵向模式。基于产品服务化视角,张茹秀将供应商-制造商协同创新模式分为成本共担与收益共享两种模式,认为成本共担模式的协调效果较好,但若制造商欲激励供应商协同创新,以解决处置成本增加的影响,则收益共享模式更合适[11]。梁艳等基于退货政策,提出了供应商和销售商协同创新的退货政策模式,并用数值分析,得出了其优于创新成本共担的退货政策模式的结论[12]。

(2)横向模式。马家喜等对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影响模式选择的因素,提出选择模式的“R-M-C-G”模型,并运用案例模型进行检验[13]。以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为核心的三螺旋定理为基础,张清辉等对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文献研究[14]。李雪茹等运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对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解析[15]。刘建昌在对国防科技重大工程协同创新的研究过程中,提出基于任务分解的“N+X”协同创新模式,由政府、军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中介和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的主体形成协同创新联盟,在联盟内部实现协同创新,并根据主体之间的关系,将其分成三种组织范式:政府主导、专项管理和牵头组织承包联盟[16]。苏娅等根据协同主体不同,将高校协同创新划分为五种模式: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产学研、政产学研和政产学研用协同,根据实例分析这五种协同创新模式的优劣,得出了随着协同主体数量增加,协同整合程度和参与者之间合作深度也进一步提高这一结论[17]。邹轶等探讨基于科研协作组的协同创新模式[18]。李浪等提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X+Y+T”与“A+B+C+…+N”模型[19]。

总之,在横向模式研究中,以主体命名的协同创新模式是基本类型,部分学者针对这些模式的内涵和应用做了相应研究。更多的学者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提出了诸多协同创新模式的衍生模式。

三、协同创新模式衍生模式梳理

协同创新模式的衍生模式是指在基础模式上,根据不同分类原则,深化衍生出的一系列模式(见表3)。

表3 内部协同创新模式的衍生模式相关研究梳理

(1)参与主体在协同创新模式中所处地位不同的衍生模式。颜军梅将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政府推动型、高校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企业主导型、联建型和共建型;按照参与主体不同,又进一步将高校主导型模式划分为校企型、校企研型、校企政型、校企研政型,并根据实例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现途径[20]。李春成等研究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的具体应用,根据地区不同特点,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再次划分为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模式、科研院所主导模式与龙头企业主导模式,并比较分析了三种模式的形成、特征与异同点[21]。

(2)参与主体间关系强度及协同创新网络密度不同的衍生模式。何郁冰等引入网络嵌入型理论的相关概念,根据关系强度及网络密度,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分为“弱关系-稀疏”网络、“强关系-稀疏”网络、“弱关系-稠密”网络和“强关系-稠密”网络四种类型,进一步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之耦合,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具体分为“弱关系-稀疏”型、“强关系-稀疏”型、“弱关系-稠密”型和“强关系-稠密”型四种协同创新模式[22]。

(3)参与主体进行协同创新基础不同的衍生模式。谢雨鸣等将后发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分为契约型、组织型和战略型。契约型是指基于主体所签订的契约而建立的协同创新机制,权责分配、任务分配、利益分配完全依据契约。组织型是主体共同建立协同实体,通过实体进行协同创新,按照投资比例分配利益。战略协同是指主体间形成统一的战略目标和行动准则,以此进行协同创新活动。通过对“东汽”和“鑫坤机械”的实证分析,得出后发企业技术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协同创新模式演化的结论[23]。

(4)协同创新环节不同的衍生模式。在对新型研发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中,夏太寿等总结出了合作建设、组织管理、合作研发、合作服务几种模式[24]。在对德国高校与国立研究机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周小丁等提出了校研之间协同创新的五种模式:战略创新平台、联合研究项目、联合聘任大学教授、共享科学设施和共建时效性研究单元[25]。解学梅等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为技术转让、许可、技术援助、联合研发、人才引进、研究人员交流和信息交流等[26]。

(5)协同创新程度不同的衍生模式。周小丁等在对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实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具体项目合作、短期人员交流、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点到面协同、全方位协同、长期培育自发生成协同和创新集群等六种模式,概述了协同创新由点到面,由一个环节到多个环节,再到集群的发展历程[25]。赵良忠等研究了“基于项目承载·协同创新”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27]。从产学研合作层次上,金清等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为技术协作、契约型合作和一体化模式三种,并以延边大学某专业为案例,探索适合地方民族高校的产学研协同体创新合作模式[28]。

(6)协同创新目的不同的衍生模式。在研究协同创新概念和高校基本任务基础上,陈明学等提出高校应构建多样化的协同创新模式,根据高校办学特色、所处区域经济与行业经济发展趋势和协同创新目的,将以高校为中心的协同创新模式划分为六种:高校与政府合作的人才与政策结合模式、高校与企业合作的联合攻关模式、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的成果转化联盟模式、高校融入科技园的集成创新模式、科研团队凝练研究方向的纵深发展模式和高校联盟的资源人才共享模式,并进一步探索模式中风险分担、利益分配、管理和沟通绩效、考核评价与约束及长效机制等[29]。申晓伟提出人才需求导向、技术需求导向和文化需求导向三种协同创新模式,并探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30]。

(7)协同创新组织形式不同的衍生模式。王安国将政产学研用模式具体分为实体模式、基地模式、科技园模式、市场需求模式和虚拟模式[31]。

[1]熊励,孙友霞,蒋定福,等.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5-18.

[2]曲洪建,拓中.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3,07:132-142.

[3]ETTLIE J E.Taking Charge of Manufacturing:How Companies are Combining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o Compete Successfull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8:45-60.

[4]BESSANT J.Organization Adapt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C]∥CIM:Revolution in Process,Laxenburg,Australi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1990.

[5]周永红.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30.

[6]饶扬德.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4):46-49.

[7]贾生华,邬爱其,疏礼兵.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浙江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5(2):213-218.

[8]刘国龙.协同创新促进产业成长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9]朱祖平.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与管理再造[J].管理与效益,1998(1):35-37.

[10]陈光.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11]张茹秀.产品服务化下的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创新模式[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4(2):30 34+45.

[12]梁艳,丁德锐.供应商和销售商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84-87.

[13]马家喜,金新元.基于联合决策的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软科学,2015(2):61-67.

[14]张清辉,郭清伟.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研究[J].特区经济,2015(3):39-40.

[15]李雪茹,白少君,瞿小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解析:以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2:71-75.

[16]刘建昌,石秀,杨阳.面向国防科技重大工程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119-122.

[17]苏娅,侯二秀,杨洋,等.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与案例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S2):672-676.

[18]邹轶,张超,李国锋.基于科研协作组的协同创新模式探讨: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4(2):23-26.

[19]李浪,刘沛林,李仁发.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6):136-139.

[20]颜军梅.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8:27-31.

[21]李春成,杨晓敏.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比较研究:基于三个LED产业基地的案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5):59-63.

[22]何郁冰,张迎春.网络类型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耦合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2):62-69.

[23]谢雨鸣,邵云飞.后发企业技术发展与其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6):103-113.

[24]夏太寿,张玉赋,高冉晖,等.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4:13-18.

[25]周小丁,黄群.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借鉴[J].德国研究,2013(2):113-122+128.

[26]解学梅,左蕾蕾,刘丝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协同机制和协同环境的双调节效应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5):72-81.

[27]赵良忠,刘建强,蒋盛岩.基于项目承载·协同创新模式的大学生创新中心建设探索:以邵阳学院食品类大学生创新中心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8):364-366,368.

[28]金清,李官浩,梁成云,等.地方民族高等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536-4538.

[29]陈明学,陈洪.高校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刍议[J].江苏高教,2014(1):68-69.

[30]申晓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7:28-30.

[31]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40-43.

【责任编辑 孙 立】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s

Zhang Zhan,Zhang Hongj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 110142,China)

The basic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 are verified.The basic models 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the elements-centered inter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s and exter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s.The derivative models are a series of models derived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model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s.The study of the derivative models is the mainstream trend;especially the studies of the horizont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which dominate wi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odel;derivative model;review

F 207

A

2095-5464(2015)06-0751-06

2015-07-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JY07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2YJA790203);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WR2013002);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项目(2014921038);辽宁省教育厅项目(UPRP20140138);辽宁普通高等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性试验试点建设项目(2008227)。

张 展(1969-),女,辽宁锦州人,沈阳化工大学教授,东北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猜你喜欢
产学研要素协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