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与思考探究

2015-08-07 03:09王海民叶兰荣
魅力中国 2015年31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活动课后进生

王海民 叶兰荣

摘要:在当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不是只有成绩这一项了,还包括个人能力、综合素质、人格魅力等内容,而合作交流能力正是综合素质中的分支。在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中,亦明确规定,合作交流是促使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手段,且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开展合作学习更是大有裨益,所以教师在数学活动课中,应创造适宜的机会,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与交流活动。由于后进生的学习情况一直是教师教学中的难题,因此本文便是对如何培养后进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而展开论述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活动课 ;后进生; 合作交流

后进生,又可称之为学习困难生,是指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差、或对学习毫无兴趣但表现良好,无明显道德缺陷的学生。有调查显示,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内心较为自卑,从而导致其恐惧参与集体活动或、合作探究活动等,长此以往,其合作交流能力便低于平均水平。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后进生仍然有着主体参与的潜意识的存在,因而这便要求数学教师要改进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情境,并积极鼓励后进生勇敢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在数学交流学习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一、提供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

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上,有着积极的作用,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课时,应要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展开学生动态化的交流模式,使其在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激发自身的交流意愿。对此,教师应发挥出合作学习活动的最大作用,可将后进生与优秀生安排在一个合作小组中,并设定一个活动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和探讨,集思广益、共同进步。比如,教师在讲到“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并引导学生依据三角形的公式推算出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同时,教师要尤其注意到后进生的心态变化,观察其是否有被孤立或是不愿参加的心理特点。等十分钟的讨论时间结束后,教师可点名让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问题,比如问“你来说一下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点?”由于这是一个较为开放性的题目,后进生便可以畅所欲言,而不会担心说错答案后会被教师批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给予后进生一定的积极评价,如“回答得不错!”“这个答案是对的!”等话语,从而促使后进生们明白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长此以往,进生们一定会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二、增强合作学习方式的指导

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虽说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数学学习经验,但是在开展合作交流的教学活动时,教师仍然需要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开展“图形的变换”的学习交流活动时,教师可先提出“探究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三种图形变换方式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主题,之后应要求学生明确探究主题后,再进行独立思考学习,最后才进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学习。在展开合作交流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后进生积极参与,鼓励其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要引导后进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成果,并将其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的答案作对比,取长补短。当在探讨“轴对称是否会改变图形面积?”时,出现有同学持赞同意见,有同學持反对意见的观点不一致情况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裁剪图形进行验证,可先让后进生裁剪出一个圆形,之后将其平均切分成两半,再让其他同学进行操作。如此,便可让后进生自然的融入到合作活动中,使其获得与人交流的快乐,最终提高自身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开展课后的实践活动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可将实践活动课设置在课后时间,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们在课后实践活动中,通过应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辩论、发言、总结等方式,加强自身的合作交流能力。比如在讲到“认识千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利用课后的数学时间,鼓励后进生们参与接力赛跑活动,将学生分为五人一组,每人跑一圈。等比赛结束后,教师可让后进生们谈谈在接力赛时的感受,学生的发言一定会围绕着“合作、团结、速度”等词展开,便可使其充分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再告诉学生们一圈跑道的长度是200米,再提问学生是否可以用数学式子计算出路程,此时学生们便会说“200×2=1000米”或是“1000米可以换算成1千米”等答案。所以,当后进生们真正参与到合作活动中时,才能感受到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所在,才能通过数学活动课,学到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与沟通的技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合作交流活动课中,后进生与其他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活动课的组织者、协调者。因此,教师不仅应为后进生提供交流学习的环境,并且还应对学生的参与态度的行为进行调控与引导。另外,教师需深入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学生合作方式的指导力度,实时关注后进生在交流活动中的学习变化,从而达到培养后进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崔光佐,徐连荣.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8):101-107

[2]魏雪峰,崔光佐,徐连荣.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8):101-107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活动课后进生
活动课
浅谈转变“后进生”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好一个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