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2015-08-07 03:09赵金兰
魅力中国 2015年31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生动思维

赵金兰

摘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要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展,方便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将所要教授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有效学习,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事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语文课“活”起来呢?我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

1.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语文感悟,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就象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喜爱。教学中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

2.以丰富的想象激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多值得思考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发现、填补、去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式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被激活了的思维元素,从而架起一座沟通作者与读者情感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了个性鲜明的理解,逐步深入,进而尝到成功的快感,内化为自觉地行为。

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面对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课堂容量的增大,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教学设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入,有效地化解了这一难题,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面黑板、教师的一张嘴”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使用多媒体能够增大课时容量,又不使其呆板、枯燥,避免了教师大面积的书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是课堂生动、活泼、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全方位地調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

三、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四、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学生们在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生动思维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