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教育形势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2015-08-07 03:09刘玉萍
魅力中国 2015年3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刘玉萍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更新教学方法,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与逻辑能力,有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价值的发挥。文章围绕“现代教育形势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代教育形势;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创新的教育环境给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应该重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此打造高效的课堂。

一、设计课堂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趣味性,是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条件,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为学生设计趣味化的学习活动。小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长较短,没有趣味性的活动与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现代教育形势下,教师要积极革新课堂教学的思想与方法。利用课堂游戏的设置,展示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想法。只有学生具有学习兴趣,才能将注意力放在数学问题上。

比如在讲解“加与减”这一单元时,其中有一节“谁的得分高”的内容。在这一节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一百以内数的连加运算。通过课堂学习,学生需要能够读懂图表中的数据信息,简单地分析数量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够正确计算一百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达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教师只有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百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学习内容上。首先,教师要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学习过加法知识与减法知识,只是没有接触过连加运算。因此,本课的学习更多地涉及到新的计算方法,而非新的计算对象。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套圈游戏。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性的游戏,关注本课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矿泉水瓶、毛绒玩具等不同的物品作为学生套圈的对象。将写有数字的卡片粘在这些套圈对象上,让学生通过参与套圈对象获得自己要计算的数字。比如,有的学生套中了29、23、47,那就需要将这三个数字连加起来。只有计算正确,才能参与到下一次套圈游戏中。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会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也能让小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增多互动环节,培养逻辑能力

课堂互动,对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自己尽可能多地讲解,会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在课堂中增设互动环节,通过师生的雙向互动促进数学知识的传播以及数学思想的渗透,能够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获得思维能力上的提升,逐渐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思维,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安排不同的互动内容,使小学生能够参与进来。

比如在讲解“时、分、秒”这一单元时,有一节为“奥运开幕”的内容。在这一节内容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钟面,认识时钟,知识1小时等于60分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小学生已经了解了钟面的简单构成,并能够认知整时和整时半。但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时间单位还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不易掌握时与分之间的60进制。在课堂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时间思维能力。教师与学生进行这样的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每天几点起床?

学生:六点、六点半、六点四十

师:你们每天中午几点吃饭?

学生:十一点半、十二点、十二点十分。

结合学生给出的不同答案,教师问一问学生“那一个小时有多少分钟?”当有学生说30分钟时,教师可以说“那6:40这样的时间怎么会存在?”用这样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弥补思维漏洞,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会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也能让学生自主修复个人数学认知问题。

三、关注自主学习,培养独立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数学课堂中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展示个人自主学习才能与成果,会让小学生的数学成就感越来越高,自信心越来越强。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部分学习目标。比如在讲解“人口普查”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够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能够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结合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设置这样的自主学习任务,“了解我国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所涉及到的大数,并了解这些大数的意义”。在课堂中,让小学生将自己从网络平台、家长那里获得的大数信息分享给同学,说一说这些大数背后的科学意义与社会意义。有助于小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感。

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中给学生安排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利用课堂时间,高效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在讲解“图形的分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将不同的图形分类,并找到分类依据。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奇特看法。不仅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的数学观察兴趣越来越高。

小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形势下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需要每一位教师积极学习,自主探究,考虑到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的特点,教师要从生活中选择更多的资源,让课堂内容变得饱满,让教学方法的选择更加灵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使学生能够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才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如何减少数学课中的绝对主义[J]. 蒋华伟. 学周刊. 2011(01)

[2]多媒体的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J]. 褚福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13)

[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J]. 杨洁.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3(0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