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体育游戏之乐探寻课堂教学策略

2015-08-08 18:28
体育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体育游戏

关键词:第二届;体育游戏;研讨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7-0004-06

由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编辑部与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共同主办的“2015年第二届体育游戏研讨培训班”于2015年7月2日至5日在上海顺利召开。上海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丁力,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刘晓敏,首都体育学院期刊部主任、《体育教学》编辑部副主编王子朴,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沈建华,副院长蔡皓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以及新疆、陕西等全国各地200余名学校体育工作者参加此次培训活动。

开幕式上,上海市西郊学校进行了50分钟的“一课一操”展示。西郊学校长年来开展五育融合的课题研究,形成了体育与德育、智育融为一体的全新模式。该校展示的一套少儿武术操和一节以体育游戏为主的武术常态课,很好地诠释了体育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寓教于乐的运动技术游戏化的课堂实质,让参培人员体会到学校特色的创办不在于大而花哨,而在于小而实际。

开幕式后,进行了两场专家讲座。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沈建华教授谈古论今,从纵横两方向四方面,以《海派游戏对我国体育游戏发展的影响》为题介绍了海派游戏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增荦做了《新课标游戏教材的发展与拓展技法》的主题报告。理论的学习让学员们理解体育游戏本质、如何选择体育游戏、体育游戏的锻炼价值以及在体育课中运用游戏的技法等。深刻认识到游戏教材必须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应根植于课程,为目标服务,不哗众取宠、脱离实际。

7月3日下午,一段轻松活泼的“鸭子舞”热身游戏开启了实战游戏的培训内容。在三个培训单元中,有“游戏大王”之称的吴纪安老师率其团队,传授了热身类游戏、徒手类游戏、奔跑类游戏、跳跃类游戏、投掷类游戏、球类游戏、团队合作游戏、调节类游戏等8个种类的多种实用游戏。这些游戏刚硬与柔美结合,力量与速度相济,为大家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培训中,将所有学员按服装颜色进行分组,通过合作、探究、轮换、交流、展示的形式展开,采取“组长领任务卡片,按小组自主学练、专家巡视辅导、小组集体展示、专家互动点评”的模式,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使参培学员收获颇丰。

游戏培训结合恰当的音乐背景,给大家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引领着老师们逐渐进入游戏中,大家在体验游戏带来身心快乐的同时,通过各小组的合作探究,又创编出更多更有创意的玩法,每组现场展示最精彩的创新游戏。胡增荦教授对每组的创编动作都给予诙谐幽默的点评。

培训学员大多数是来自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应变调整能力和一定的教材转化能力。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学员们不舍得浪费一分钟的培训时间,积极参与着、体验着,感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快乐的笑声和尖叫声响彻整个场馆,团队合作的培训形式激励并鼓舞着每一个队员,整个过程始终没有一个学员掉队,加油声不时响彻整个体育馆上空。三个单元高强度、大密度、活泼而紧张的游戏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始终热情高涨,除身体等特殊原因,参与率近100%。

以理论共鸣、实践力行的体育游戏研讨培训让所有的学员都高兴而来、满载而归。此次培训以观摩展示、专家讲座、游戏实战、互动交流等形式为主,其实用、可操作的培训内容得到了广大参培人员的高度好评。体验式游戏培训中,参与就有收获,交流就会提高,创编坚持就能成功。老师们在学习、体验的同时,积极收集各方面素材,纷纷表示回到学校后一定要将此次所学充分应用于教学中,为中小学课堂教学增添一份活力。体育游戏研讨培训活动的开展必将为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助力,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体育课堂提供教学策略。

南京人民中学张春宝老师本来在日本探望儿妻,但为了参加培训活动,他远渡重洋从日本飞回。会议期间,欣闻张老师7月3日六十大寿,主办方《体育教学》编辑部、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特意为他送上生日祝福。当生日蛋糕送到现场后,童心未泯的吴纪安老师还和他玩起了“三打白骨精”游戏,惟妙惟肖地真情投入和祝福让现场学员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意外的惊喜让从教30余载的张老师感慨万千,看着张老师幸福笑脸上夺眶而出的热泪,年轻学员们感悟着这其中的深邃,全体学员合唱的《生日快乐歌》在空中飘荡。

新疆克拉玛依的8名体育教师和教研员需要换乘飞机、火车和马车,并将度过两天两夜才能到达上海,但他们没有因为距离而放弃此次学习的机会,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渴求知识的动力使他们和大家相聚在了上海。对于边疆地区的老师来说,每一次出行都意味着开阔视野,了解新知,所以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孜孜以求地吮吸着知识的浆液。

此次参培学员整体素质较高,在为期两天的培训时间里,全体学员积极参与、认真反思、主动总结。活动过程中做到相互沟通、互帮互助、通力合作、情理交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编体育游戏的队伍中。

游戏乃体育运动本源,也是体育运动追求乐趣的本质所在。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是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次培训旨在提升对体育游戏的研究、运用和创编,从理念上加深对体育游戏的认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体育课带来的快乐,享受体育,热爱体育,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标。主办方希望以此为契机,期待老师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发散思维、触类旁通地创编游戏,为体育教学服务,努力做到体育游戏和技能教学融会贯通,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近些年,《体育教学》杂志努力践行开放办刊的服务理念,关注改革热点、深入了解基层需求,哪里需要就去哪里。2013年在浙江省海宁市紫微小学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体育游戏培训班,还在浙江省丽水市举办了首次基层送教活动;2014年在内蒙古海拉尔举办的“提高身体功能的有效课堂教学”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前来观摩交流。《体育教学》这种开门走出去办刊的思路既使期刊本身受益,也因其贴近一线,为一线教师服务而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好评。

本次活动得到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师生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主要撰稿人:李海燕 陈明海 摄影:潘雪峰 叶海辉 黄金升 王德刚)

猜你喜欢
体育游戏
废旧材料在中等职业院校体育游戏中的应用与研究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分析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