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小学校长国家级专项培训在北京启动

2015-08-08 03:30
体育教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校园足球

关键词:校园足球;国家级专项培训;中小学校长

中图分类号: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7-0079-01

2015年6月27日,由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承办的“201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小学校长国家级专项培训(第一期)”在北京开班。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刘培俊、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等出席此次开班活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刘培俊做了题为《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方式转变及其政策着力点》的专题报告,他从宏观层面作了校园足球文件的解读,为与会者提供了校园足球的发展规划和改革思路。同时,结合校园足球的师资、场地、经费等内容,刘司长提出了实践性较强的操作方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郑瑞芳做了题为《创造七彩校园的足球文化》的专题讲座,郑校长从“七彩教育”的内涵展开,向与会校长阐述了人大附小如何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

校园足球的发展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其中校长是校园足球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处于学校管理系统核心灵魂、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行为、作风、素质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兴衰。此次校园足球校长培训活动旨在切实提升校长理念,发挥校长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本次小学校长培训(第一期)为期5天,来自新疆、陕西、河北等9个省份的450位小学校长参加。第一期小学校长培训班的顺利开班标志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小学校长国家级专项培训正式拉开序幕,6月26日至7月10日期间,将有来自全国近2000名中小学校长(含200名红军小学校长)按照学段分布,分7期在京接受系统全面的校园足球培训。

培训将从教育管理者和实施者的视角出发,着眼于中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想,引导他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以不同的视角关注和思考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旨在切实提升校长理念,发挥校长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促进各地中小学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快速推进和持续发展。培训班邀请到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刘培俊副司长以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吴键副研究员、北京教育学院汤丰林教授等校园足球知名专家学者亲临授课,还邀请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北京延庆康庄小学纪桂武校长等做经验交流。另外,培训班还安排了校园足球特色现场观摩活动。这些主题报告、专家讲座、现场观摩以及校长经验交流、互动研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必会开拓和提升参培校长的思维和理念,助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改革和发展。

作为此次培训的具体承办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举全院之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了整体设计与统筹策划,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为保质保量地完成此次专项培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项目负责人、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院长陈雁飞教授表示:“项目团队将充分发挥学院历年来承办和组织‘国培计划等高端培训和举办北京市及全国学校体育校长论坛等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优势,构建一次高质量的校长专项培训,助力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推动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

猜你喜欢
校园足球
从校园足球开展走向足球文化浸润
初中体育中的“校园足球”发展探讨
英国青少年速度与灵敏训练方法介绍与启示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