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以贵阳市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为例

2015-08-14 09:42张忠富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花溪河滩贵阳市

徐 燕,张忠富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湿地对涵养城市水源、维持区域水平衡、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设立[1]。迄今全国共有45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旅游者行为研究是国外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也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早、介入学科多,其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现象解释到对旅游行为本质探索,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过程[2]。我国学者对世界自然遗产、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不同类型的旅游地,从旅游者的旅游心理、旅游决策、旅游空间行为及流动规律、旅游消费行为等方面的旅游者行为进行了研究[3-12]。

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中心城区的北部,距离贵阳市中心仅12 km,是全国罕见的城市湿地,在环境上,它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高原岩溶丘陵区,是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河流、农田和库塘等多类型湿地,2009年12月4日被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是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主体河滩景观,长6.5 km,面积2.19 km2,景区以花溪河为纽带,集山地、水文、生物以及人文景观为一体,主打自然景观与生态旅游[13]。

为了获取贵阳市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旅游者的人口统计、旅游动机、出游方式、旅游决策、旅游消费倾向、旅游时空行为特征等方面的数据资料,笔者于2012年3~4月、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花溪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计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45份,有效率为92.7%,并用SPSS软件对抽样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1 旅游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可用于描述城市湿地公园旅游者的群体特征。该研究主要从性别、年龄、收入、学历、职业5个方面进行分析。运用SPSS17.0软件对454个样本进行了分析(表1)。

1.1 性别和年龄结构 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旅游者男女性别比例均衡,男性比例占51%,女性占49%。年龄结构中以15~24岁的青年人所占比例最大,占35%,25~44岁占30%,因为花溪周围高校众多,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就在湿地公园对面,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作为学生紧张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的去处,青年人所占比重相应较大;平时老年游客较多,他们相约在公园游玩、钓鱼、写生、摄影。周末小孩和老人几乎都是和家人一起到公园游玩,所占比例小。

1.2 收入水平 调查中月平均收入在2 000元以下的游客所占比例为12.5%,2 000~3 500元的占31.25%,3 500~5 000元的占50%,5 000元以上的仅占6.25%,有部分无收入者主要为学生。

1.3 职业构成 调查中学生所占比重较多,占36.5%,其次为企业员工,占21%,公务员占15%,文教科技人员占12.5%。学生、企业员工及公务员比率较高,因为花溪十里河滩景区周围有较多高校和企业,如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汽车销售公司、工程机械公司等。

表1 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区旅游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1.4 受教育程度 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游客共占50%,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游客数量仅占9.37%。总体来看,花溪十里河滩景区旅游者的文化层次为中等偏上。

2 旅游者的旅游心理特征分析

旅游者的属性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心理,旅游心理又决定游客的行为。因此,必须掌握游客的旅游心理,才能激发潜在游客来此旅游(表2)。

2.1 旅游目的 花溪湿地公园旅游者的出游目的中休息、放松心情的占56.25%,观赏风光的占37.5%。花溪自然山水优美和空气清新,陈毅曾赞叹“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为使游客更好地体验轻松的生活,景区也推出了乡野闲情寻旧线、沁心怡情健行线的旅游线路。景区生态系统包括农田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河滩湿地、湿草甸、沟渠等多种类型,蕴藏了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有香樟、榉树、青檀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大鲵、游隼、红隼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13]。但科普教育为目的的游客较少,为12.5%,应进一步完善解说系统,更好地达到湿地公园科普教育目的。

2.2 旅游结伴方式 从调查结果看,到十里河滩旅游的游客所选择的结伴方式位居第一的是陪同家人出游,占40.625%,其次是朋友,占38.50%。前两位所占的比例和为79.125%,个人占8.375%。由于家庭游的方式比重大,所以就出现了年龄跨度大的现象。

3 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分析

旅游者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行为,包括决策行为、空间及时间行为。旅游者行为是旅游者心理的外在表现,旅游者行为比旅游者心理更具有现实性。因此,对旅游者行为进行研究,不仅在于揭示旅游者的行为规律,而且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开发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3]。

表2 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及结伴方式

3.1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分析 游客在来旅游区之前,要收集各种有关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旅游心理和主观偏好做出决定,称为决策行为过程[14]。

3.1.1 旅游信息来源。调查结果显示,通过亲朋好友介绍是旅游者获取花溪十里河滩公园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占46.5%;通过网络搜索的为22.5%;通过旅行社介绍、报刊广告渠道获得信息的分别占18.75%和12.25%。其中通过旅行社了解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的旅游者最少。这说明,花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避暑之都重点打造的生态旅游产品,其知名度还有待提高。

3.1.2 交通状况。在所调查的问卷中,游客对该景区的交通状况还是比较满意的。50%的游客乘坐公交车到达景区,自驾车游客占21.2%,步行的游客占18.8%,骑自行车的游客占10%。80%以上的游客到达公园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之内,这对游客的旅游行为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良好的交通能够促进旅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者从家或住宿地步行或乘车到达公园花费的时间,30 min以内的占28.125%,30 ~60 min 的占53.125%,1 h 以上的占18.75%。

3.2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分析 根据调查,一日游的游客平均每人花费50~100元,总体消费不高,景区不收取门票费,各种消费所占比例分散,主要集中在乘坐电瓶车、租自行车和饮食方面。由于景区范围较大,线路较长,南北长6.5 km,游客可以乘坐电瓶车、租自行车,交通费所占比例较大。饮食主要由公园附近村寨的“农家乐”提供。

3.3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分析 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旅行和游览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游客在地域上的空间分布和在目的地的游览观光。表3数据表明,花溪十里河滩景区游客主要来自省内,占游客总数的93%,其中贵阳市居民占总数的58%,其他州市的游客占35%。花溪十里河滩景区作为城市湿地公园,游客以本地人为主,市场受区位因素及距离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十里河滩景区所在的花溪区游客占27%;人口较多的两城区云岩区和南明区游客比例较大,占到14%和9%,作为工业区的白云区虽然距离较远,但游客也不少;乌当区、观山湖区本来区内就有环境优美的公园;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清镇市属贵阳市,但距离较远,游客很少。贵州其他州市的游客占35%,分别来自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遵义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等地,说明花溪十里河滩景区在贵州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游客较多。景区省外游客仅占7%,调查中有北京、广州等地游客。省外游客多参加贵阳一日游,到景区后统一乘电瓶车观光游览一圈离开;少数游客喜欢景区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住宿在景区内宾馆休闲度假。虽然贵阳市作为中国避暑之都,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但花溪十里河滩景区在省外知名度较小,其旅游客源地辐射较小。

表3 旅游者所在地区的比例

3.4 旅游者时间行为分析 旅游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行为必然耗用一定时间,即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在时间上的表现,称为时间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旅游者认为来花溪十里河滩景区最好的季节集中在春、夏、秋三季,选择比例分别为48.6%、26.6%、21.7%。春、夏两季气候暖和,百花盛开,秋天秋高气爽,景色宜人,非常适合旅游。贵阳市冬季比较冷湿,景观上较单调,游客较少。旅游者出行与天气状况有关,天气晴朗游客多,天冷下雨游客少。

从逗留时间来看,旅游者选择在景区中逗留半天的占78%,逗留1天的占22%,出游时间以周末游和假期游(占77.6%)为主。游客第3次或以上到景区的占34.375%,第2次到景区的占40.625%,表明该景区的旅游者重游率很高,说明景区对当地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但逗留时间较短,这主要受该景区地理位置和公园设施的制约。该区离贵阳市区较近,仅12 km,且交通方便,游客可自由选择交通方式到达公园。但公园设施较为简单,特别是娱乐设施少,因此游客逗留时间短。

4 游客感知及对旅游地服务质量的评价

4.1 游客对景区要素的感知 有效问卷统计分析表明,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给游客感受较深的依次是:水质水景(37.5%)、空气气候(28%)、植被(22%)、文化景观(6.25%)、环境卫生(3.125%)和基础设施(3.125%)。这说明水质水景和空气气候是贵阳市花溪十里河滩景区的主体构景要素,而且游客对该公园的空气气候、水景、植被的感知良好,也反映了近年来花溪湿地景区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重视环境建设的成果。但游客整体认为该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如厕所、休息点较少,停车位少等,这些都需要景区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

4.2 对旅游地服务质量的评价 对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对该景区的服务质量从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极不满意的游客比重依次为6.25%、15.625%、40%、25%和13.125%。显然,游客对于景区服务质量总体满意率为21.8%,一般满意率为40%,不满意率 为38.2%。从旅游目的地营销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进一步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

5 结论及建议

研究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旅游者行为特征,将其作为旅游开发与经营的重要依据,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旅游开发效益。以下对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第一,从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来看,该景区的游客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小孩和老人几乎都是和家人一起到公园游玩的,比例较小;游客的月收入在2 000~4 000元的比重较大,说明花溪湿地公园的主要消费群体为中等收入阶层;从职业构成来看,该景区游客主要以企业员工、公务员和学生为主,从而决定了该景区的消费主体;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该景区游客大专和本科所占比重大,受教育程度达到中等水平。

第二,从旅游者的旅游心理分析来看,主要从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和结伴方式来研究,得出花溪湿地公园旅游者旅游目的比较单一,以观光、休闲为主,结伴方式主要是和家人和朋友出行。

第三,从旅游者的行为分析来看,包括游客的决策行为、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和旅游者的时空行为特征:①游客的决策行为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亲朋好友介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了解不多,说明景区在外地知名度不够高,应进一步提升知名度,组织省外游客到该景区旅游。②从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来看,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不收取门票是其吸引游客的一个优势。但景区内餐饮消费种类单一,管理部门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并且针对不同消费阶层推出不同的档次,以满足不同需要。③从旅游者的时空特征来看,游客主要来自贵阳市,旅游客源地辐射较小。游客多为半日游,停留时问短。留不住游客的原因,除旅游者自身的时间等因素外,景区旅游活动项目少是主要原因。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花费不高,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经营者来说,经济效益不明显。景区外地游客少,应通过他们对旅游区进行很好的宣传,充分发挥景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从游客感应及对旅游地服务质量的评价来看,游客对贵阳市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空气气候、水景、植被的感知具有普遍性,评价好,也反映了近年来花溪湿地景区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重视环境建设的成果。但游客对该景区的服务质量评价不高,认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政府应该加大对该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公园内环境解说系统的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湿地公园学习和教育功能,完善景区建设,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双赢的旅游经营目标。

[1]国家城市湿地公园[EB/OL].[2015 -11 -02].http://baike.baidu.com/view/2981682.htm.

[2]郭亚军,曹卓,杜跃平.国外旅游者行为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9,23(2):38-43.

[3]杨万福,宋保平,胡志斌.西安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调查分析[J].经济地理,2002(S1):258-261.

[4]张建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旅游者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1):56-58.

[5]张唯梅,刘树忠,秦安臣.雾灵山森林公园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16(2):122 -124.

[6]李燕琴,蔡运龙.北京市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以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4,23(6):863 -874.

[7]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4-44.

[8]聂献忠,张捷,吕菽匪,等.九寨沟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初步研究及其意义[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3):249 -255.

[9]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2):97 -103.

[10]万先进.武汉旅游景点国内游客行为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1(5):637-640.

[11]张太美,王哲,黄佛君,等.乌鲁木齐市城市公园旅游客流人口学特征及旅游者行为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84 -89.

[12]李曼,陈静.冰雪旅游市场及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实证分析:以吉林净月潭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104-109.

[13]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EB/OL].[2015 -11 -02].http://travel.gygov.gov.cn/art/2014/8/29/art_15709_632151.html.

[14]兰安军,殷红梅,黄果树、龙宫旅游区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4):57 -62.

猜你喜欢
花溪河滩贵阳市
天鹅和仙鹤的争论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河滩上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
咏樱——花溪冬樱花
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问题及防治
花溪高坡醉游客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