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语言表达初探

2015-08-15 00:52成松涛
科技传播 2015年5期
关键词:摄像师语言表达线条

成松涛

香河广播电视台,河北廊坊 065400

0 引言

观众所收看到的电视节目是经过电视台工作人员的前期编导摄像和后期制作制成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电视摄像语言表达。所谓电视语言表达就是通过电视摄像的声音动画语言,电视节目的采编、制作、以及播出的这一个过程。本文针对其电视摄像语言表达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1 电视摄像语言表达的概念

电视摄像语言表达是摄像师通过镜头把当时存在的动静态画面进行记录,把过去的和现在正在发生的新闻和事件在观众面前完美的呈现。将拍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通过摄像头进行表达,从而呈现出摄像者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电视摄像的声音语言成像后,经过节目后期工作人员的采编、后期剪辑,最终形成的真人真声的画面。

2 电视摄像表达元素的特点

2.1 光线元素表达的特点

“光”是摄影师的灵魂,是一种对艺术的表达形式。认识光、运用光是对一个摄影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在通常情况下,光线不足对于摄影师来说是无法进行拍摄,但对于电视摄像来说,在光线不足甚至没有光线的情况下,电视摄像依旧可以进行,甚至会有较大的创作余地,因为电视拍摄可以进行后期剪辑与制作[1]。

2.2 色彩元素表达的特点

色彩是电视画面表达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不是单纯的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通过外界物质光源、存在的物体以及视觉角度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主要作用是传递情绪和感情。

2.3 线条元素表达的特点

线条是构成电视画面形式的基本视觉元素之一,生活中的线条很多,摄像师通过更换角度、场地、升降机位的方式,对线条进行充分利用,有效合理的采用逆光和侧逆光拍摄,把多余的线条置于暗处,从而呈现出完美的视觉效果[2]。

2.4 景别元素表达的特点

在电视摄像中景别的取得方式有两种:一是摄像师通过改变拍摄距离;二是改变焦距。不同的景别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影视艺术所特有的艺术的语言。在拍摄节目的过程中要注意景别的合理比例,为后期的剪辑进行做准备。

2.5 同期声元素表达的特点

同声期给观众带来直接交流的客观个性感,声音所展示的空间远比画面较为广阔,内容较为全面。在播放节目的同时听其声音,更能增添感染力,带给观众直接的交流感和真实的感受。即使在特殊情况下:画面不清晰、光线暗等条件下,也能够向观众朋友传递准确的信息。

2.6 运动元素表达的特点

摄像机某种特定的角度是以人眼为准,人眼会受到方向、光线、视野和运动状态的限制。视觉容易被运动吸引,所以摄像机的拍摄与人眼的功能相同,具有静动之别。运动摄像通过机位的高度与角度调整、焦距与光轴的运动,在不同的拍摄情况下,形成的焦点、场景空间、画面会有所不同。运动摄像拍摄出来的画面构图与所呈现的成像变化,可以在镜头内部形成多元素的组合图[3]。

3 电视摄像语言表达的思维方法

3.1 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法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提出设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法是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的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电视摄像根据已有的声音、文字、画面、物体等微小的细节信息,充分运用已了解的知识、经验等通过预测、假设、想象,等顺着节目的结构、编排等不同的方向去重组材料、思考产生新的逻辑和内容。

3.2 聚合思维法

聚合思维法又称为求同思维法,是指从已知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已有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的、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法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的方法。电视摄像运用电视语言,多种角度和方向,共同去探求一节目结构、思维方法的过程[4]。

3.3 目标思维法

在确立目标后,逐步实现目标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具有指向性、层次性。在确立目标以后,电视摄像通过对声音语言画面的积累,进一步实现目标,完成后期剪辑工作,将完整的声音画面图像带给观众们的过程。电视摄像应该具有与前期编导、后期制作一样能够选择主题的能力,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能够在瞬息万变之中实现线电视语言的捕捉转化,摄像工作者的经验丰富,拍摄出来的画面才能传递给观众更有意义的信息。

3.4 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是目标思维的对应面。是指为实现创新或解决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法,只是一种思维方法或发明方法。电视摄像灵活运用电视摄像的表达元素:光线元素、色彩元素、线条元素、景别元素、同期声元素、运动元素六个方面语言因素,从目标点反推出的条件、原因、假设等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法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

3.5 移植思维法

移植思维法指的是把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技法。移植思维法要求摄像师具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在电视摄像过程中,摄像师通过主管对镜头的运用,表现人物的起伏心理状态。移植思维方法可以理解为通过其他媒体的不同表现模式,通过电视摄像语言表达出来的思维方法。

3.6 联想思维法

联想思维是指人脑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导致不同表象之间发生联系的一种没有固定思维方向的自由思维活动。主要思维形式包括幻想、空想、玄想。

幻想,尤其是科学幻想,在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联想思维法是电视摄像语言表达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联想的思维方法有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例如:美好的心情,既可以用阳光明媚、花好月圆的意境来表达,新闻、纪实栏目、普法类节目就可以用严肃、朴实大方的情境来表达。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电视摄像语言表达概念,电视摄像元素:光元素、色彩元素、线条元素、景别元素、运动元素、同期声元素六大元素特点,以及电视摄像语言表达的六大思维方法的总结,对电视摄像语言有了初步的认知,通过对电视摄像的初探,了解摄像师在电视摄像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电视摄像在现场拍摄所有的镜头的精彩与否,在整个节目的后期采编中起决定作用。分析探讨电视摄像表达元素的特点以及电视摄像语言表达的思维方法。

[1]徐成和.民生调解类栏目中的摄像技巧——以电视节目《和事佬》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4,2(23):90.

[2]牛亚丽.掌握摄像技术提高电台拍摄质量[J].科技传播,2014,8(23):145-149.

[3]张艺.浅析电视摄像的艺术表达方式与创新之路[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8(3):342.

[4]岳允盛.浅谈电视摄像记者应有的基本素质[J].大众文艺,2014,9(14):197.

猜你喜欢
摄像师语言表达线条
线条之美
如何提升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新形势下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优化解析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摄像师拍摄中的创造空间与技巧
烧脑的线条
舞出线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