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15-08-15 00:51陈玉清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变通思维能力解题

陈玉清

(河北省卢龙县卢龙镇招军屯小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成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造性思想的结果。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构建创新前提

开展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关键在教师;而成功与否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否更新、是否转变。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学生。(1)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人才观,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健全的学生观;教学过程中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还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感、数感和情感,善于帮助学生观察世界、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善于培养求异求真的习惯和自信心。(2)教师要克服创新认识上的偏差,要认识到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不同于别人的新思路,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3)教师还要具有多元化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认知结构;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品质,能胜任创新性的引导和启发;要具有创新教育的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如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组织指导能力及自身善于求异和创新的能力等。

二、激发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创新欲望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出探索的欲望来。如教学“年、月、日”时,用故事导入新课:“小东今年12 岁,已经过了12 个生日,爸爸今年37 岁,只过了9 个生日,小东问爸爸:‘你过的生日为啥比我还少?’爸爸笑着不回答,小东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想出为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一个个直摇头,这时抓住时机:“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从而导入新课。点评:这样的导课方法,新颖恰当,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这就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便产生了创新的欲望。

三、以感性认识,促进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其进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此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如教学角时,先引导观察实物和模型(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同时让学生用学具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四、在求异、变通中培养思维灵活性,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内驱力。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的题材,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感觉到自已求异成果的价值,反馈出更大程度的求异积极性,在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帮助获得成功,让学生在获得问题多解的追求中得到更大的乐趣,备受创新思维的成功喜悦,渐渐养成求异的意识,发展稳定的心理倾向,这样遇到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做出“还有其它的解法吗、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一下”的求异思考。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的驱使下,相遇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等才会处于活跃状态,才可能对问题的数量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思考,逐步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变通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摆脱传统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原理和方法后,要注意让学生摆脱原来的思维定势,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实现思维的变通。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作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如张师傅要加工400 个零件,8 天加工了56 个,这样剩下的零件还要加工多少天才能完成?学生一般都能根据题意作出习惯解答,此时,教师可以对解题思路作如下诱导性提问:(1)完成这批零件还要多少天?(2)已做零件数是剩下零件数的几分之几?(3)剩下零件数是已做零件数的几倍?(4)根据题中数量的相等关系寻求用方程解答和用比例解答。这样就会使学生自觉地从一种思维过程转换到另一种思维过程,逐步形成在题中数量间自由调节的变通能力,这对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总之,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素质。

[1]许华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3,(36):82.

[2]郝玉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0,(08):135.

[3]贡秋曲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北方文学旬刊,2010,(07):53 -54.

[4]杨建.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问题探析[J].小学时代,2010,(10):28.

猜你喜欢
变通思维能力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培养思维能力
透析经典模型 灵活拓展变通
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变通
刻舟求剑
解题勿忘我
拥抱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