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初探

2015-08-15 00:51尹长征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同学数学课堂

尹长征

(吉林省大安市长虹小学)

新课标改革至今已经有了深入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现在,课堂上的教育模式也引入了许多新的变化,尤其是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利用平等、主动、民主的学习氛围,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来。使学生们相互合作、互相补足、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定义

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地说,就是把学生们等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最大限度做到实力均衡。很多有经验的人认为,小组学习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踊跃地参与其中,从学习兴趣上和思维锻炼上都有推动作用。

数学学习,如果只靠单纯的模仿和死记硬背是效率低下的,只有动手实践参与合作探讨,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活动,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的经验基础之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给予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并且在他们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教会他们真正锻炼到数学思维、学习方法,让他们真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从而获得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广大教师们一定要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核心,教师充当的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指点学生和帮助他们,而不是站在主导地位,要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发挥,且不要有依赖。因而在课堂上,情景创设就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氛围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为了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且团队间竞争,创造力也能够大大开发出来。这样一来,数学教学才能既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又能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

1.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合作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做好引导者和指挥者的工作,和学生一起学习和进步。比如,在学习1~10 数字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猜测数字,增添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手里抓一些糖果,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猜测个数,看谁猜得准确,既可以缓解课堂紧张的氛围,同时也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对于数字的敏感度。

2.创建情境式教学,引导学生合作

教师要在课堂上创建合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数学的奥妙,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统计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校平时进出的录像,为同学展示,让同学观察男生有多少,女生有多少,统计好数字,之后,教师可以让同学自己表达看到的景象,和整理的数字,如果有一些同学没有看清楚,教师可以进行重复播放,这时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和信心。

3.优化组合,建设合作小组

由于每个同学的学习基础、家庭背景、文化程度都存在差异,所以学生的智力、能力、兴趣都会不同,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取长补短,优化组合,合理搭配。教师要将学习成绩优异和成绩较弱的同学搭配为一组,以优带差,共同进步,并且明确组内分工,分别设置组长,观察员,记录员,操作员,让每位同学各司其职,并定期交换角色,让每个同学都尝试各个角色的特点,充分发挥所长,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组员可以分享心得体会,也可以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资源得到共享。

4.科学调控合作技巧

教师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会发现问题,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认真审题之后,独立完成作业,仔细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做好小组探讨的准备。合作学习是课堂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以此为中心,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观察情况,及时做好调控,把握好时间,在小组探讨之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表达自己小组的想法和意见,而其他同学则要认真听讲,并发表不同的见解,做好评价,教师也要给予每个小组不同的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抓住时机进行合作教学

教师要把握好适当的时机,要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讨论,不能时时讨论、事事讨论,而是要抓住时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合作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手绘时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进行绘画,既可以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增加学生对于时、分、秒的印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画好的作品向班级同学展示,交流想法;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时钟,并画好刻度,具体的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和功能,而教师则要观察同学的反应,并做好指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轻松愉悦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6.养成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学生对于合作了解的比较少,所以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课堂的内容,让学生的保持好奇心,充满兴趣的进入新课程中,掌握牢固基础知识,再进行课堂延伸,拓展知识面,为课堂搜集新鲜的资料和信息,当学生进入状态之后在进行书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熟练明白合作的分工细则,养成善于合作的好习惯,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长期以往,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数学问题,就不会措手不及,不知所措,从容面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日常生活需求。

三、结语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合作目标,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建情景式教学模式,优化搭配,建设合理的学习小组;抓住时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发挥合作的技能,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发挥以优带差,探索新知识,共同进步。

[1]李小平.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J].教育界,2013,(29).

[2]许红芬.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现代农村科技,2012,(11).

猜你喜欢
同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