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2015-08-15 00:51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节奏儿童情感

李 静

(河北省乐亭县第三幼儿园)

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国《幼儿教育纲要》指出:教育者根据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在受教育的儿童和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中,对儿童施加各种有益的影响,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1.幼儿音乐教育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规律

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幼儿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工作,违反这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给幼儿带来心理、生理上的损伤。譬如:同样一首歌曲,一位音乐技能技巧纯熟,熟悉幼儿年龄特点,按照正确的教育原则、方法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老师,会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老师,就教不到点子上,自己干着急,幼儿学不会。

2.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向幼儿进行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样一条音乐艺术途径,来完成它的教育。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包括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儿童音乐作品以反映儿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思想情绪为主,同时表现出这些思想情绪背后所隐藏的称颂、赞扬、关心、同情、鼓舞、帮助等鲜明的态度。音乐艺术不是靠直接的说理,而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感情,给人以启示,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领悟其教育内涵。

3.寓教于乐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又一特点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教育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二、音乐教育与幼儿的情感发展

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大凡健康的儿童生来就喜欢音乐,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映。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都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音乐在时间中流动,运动的形态不断地产生着新的变化,其音响对感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音乐的节奏,间接地影响到血液循环,呼吸甚至内分泌,和人的心理更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也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感情的艺术,它可以使幼儿兴奋,也可以使幼儿镇静,消除紧张的心情,获得情感的平衡,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幼儿的情感世界将会逐渐变得丰富、充实。音乐可以带给人们快乐,并且将会引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一切产生兴趣。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能够触动人的情感。美好的音乐作品能够使人振奋,能够使人感染。

三、音乐教育与幼儿的智力发展

音乐作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要求幼儿保持注意力的稳定,习惯于跟随音乐的运动和变化。以便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形成对乐曲的整体感受。音乐欣赏和演奏还要求儿童具有一定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在演唱中,既要控制自己的发声,使自己和音高、节拍、节奏和自己的声部协调统一,还要注意倾听其它的声部,注意指挥的手势和要求。由此可见,音乐可以训练儿童的注意力,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学习音乐不需要先认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感官知觉对于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的辨别力,对于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都会提高幼儿听觉的敏锐性、选择性和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性。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后途径。音乐教育能促进智慧的发展。记得有人说;“音乐凝聚着人类的智慧”。雨果精炼地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再一把就是音符。”这说明音乐对智力的开发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音乐的学习不仅是耳朵和手指的事情,它还会引起全身各个器官的反应,伴随着律动、舞蹈、器乐进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动,要求幼儿的耳、眼、脑、四肢协调作用,可以培养幼儿的敏锐感觉,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活。

1.音乐教育培养了幼儿的感知能力

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的感觉和知觉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基础。因为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表情艺术,它用音响的魔力唤起人们的各种感受,上升为心灵的直接语言。幼儿学习音乐不需要先认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感觉来辨别音高、节奏、力度和音色等。

2.音乐教育促进了幼儿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音乐具有直观性,它能够刺激人的感官并引起记忆等心理反应。整齐的节奏、和谐的旋律使人的记忆有一定的根源基础,优美的旋律不仅容易上口并且储存在脑海中,使记忆进一步加深巩固。学龄前儿童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识记忆开始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表象,而幼儿音乐课的形式活泼多样,既有唱歌又有律动和音乐游戏,有时也边歌边舞或进行节奏练习,使幼儿各种器官都活动起来;同时教师教唱歌曲时采用恰当的教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各种形式向幼儿讲解歌曲的内容,使幼儿理解歌曲的性质,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

3.音乐教育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音乐中的音乐形象是一种广泛的对音乐意境的生动形象,而音乐教育正是通过音乐形象,唤起幼儿对相关的视觉印象、听觉印象以及有关事物的联想,从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在测验过程中,他们听到轻快悦耳的乐曲,就把它跟小鸟的叫声和跳动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出小鸟在翠绿的树林里跳跃欢唱的情景,乐曲中多种声音的不同表现力,都可以引起幼儿的多种遐想。同时幼儿也可以借助歌词来发展想象。因为当乐曲同歌词结合起来时,听者是沿着歌词展现的内容,随着旋律激起的感情去进行感受的。

总之,幼儿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并且幼儿能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并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节奏儿童情感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YOUNG·节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