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类杂志发展现状研究

2015-08-15 00:50姚晓黎李鸿莉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刊物党史

姚晓黎,李鸿莉

(1.太原科技大学 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24;2.太原学院学报编辑部,山西 太原 030032;3.榆林市广播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陕西 榆林 719000)

党史期刊是我国期刊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和生力军,处于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中心地带,是我们党的主流舆论阵地之一,是传播党的声音的喉舌,是映照党的历史形象的镜子,是凝聚传播正能量的载体。[1]简要地说,党史期刊的根本任务在于“资政育人”。[2,3,4]

1980年1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党史研究室。1980年5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1988年8月,中央决定撤销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组建新的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党史期刊的领导机构成立。1990年10月,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了首届全国党史报刊研讨会。2001年4月,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党史期刊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2014年11月,在广东广州市召开第十三届党史期刊工作会议。在中共党史研究室的直接领导下,在党史期刊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全国党史期刊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党史期刊的发展的基本数据

(一)期刊数量

目前,我国共有期刊9800余种,社科期刊4500多种。根据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截至2008年的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全国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社团办的党史刊物共有42种。这42种党史期刊中,党史系统的有31种,其他机关及协会社团的期刊有11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27种,内部出版的有15种。还有10多个副省级城市及数十个地市级党史部门也有党史期刊,多为内部赠阅。[5]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27种期刊中,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所链接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只列出了《新疆党史》等20种期刊。其中,《世纪》、《文史博览》、《同舟共进》、《中华魂》、《世纪风采》等5种杂志并不由党史系统主办,而是属于各地政协、文史馆或社会团体主办。

(二)期刊种类

按类别分,党史期刊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术理论类刊物,第二类为通俗纪实类期刊,第三类为文献资料类期刊。[5]当然,这三种期刊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这只是一种大致的界定。学术理论类代表性的刊物是《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少量几种刊物。它们一般是由中央级业务主管部门或学术团体主办,或者由地方党史研究室与中央级别的业务主管部门合办,主要刊发具有全局性意义和价值的党史类论文。以《党史教学与研究》为例,该刊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与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主办,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联办的党史专业理论杂志。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主要面向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近现代史研究和教学的中高级理论工作者。作为党史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党史教育与研究》是国内党史学科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转载率较高,据知网数据库存分析,影响因子达0.376,与《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一样,都是CSSCI来源期刊。通俗纪实类刊物比重最大,几乎所有省一级党史学会主办的刊物都是这种性质的,由中共党史学会主办的《百年潮》也属于同一性质的刊物。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党史刊物,如黑龙江的《世纪桥》、河北的《党史博采》等积极求变,将原有刊物分为理论版与纪实版,分别以月刊行世。江西的《党史文苑》则办成半月刊,上下半月分别为理论版与纪实版。这些理论版所发论文内容庞杂,影响因子只有0.1左右,低于一般高校学报。单纯的党史文献资料类期刊数量较少,《党的文献》、《中共党史资料》是其代表,后者已于2009年1月合并到《中共党史研究》。

还有一类期刊,一般由中央一些社团,各省级党校、政协、文史机关主办,含有大量党史内容,虽然没有加入中共党史学会党史期刊专业委员会,但通常也被一般读者当作党史期刊。比较有代表性的刊物有《中华魂》(北京)、《同舟共进》(广东政协)等。

(三)发行量

一直以来,党史期刊的发行量不大,呈现“散、小、弱”的状况。一般的省级期刊,少的只有几百份,内刊更是靠赠送来维持最低印量。个别刊物发行量大,比如河南的《党史博览》,发行量10万份以上,名列全国党史期刊榜首。自2010年以来,全国的党史期刊每期的总发行量维持在35~40册。[5,6]

(四)电子版

为扩大宣传,增强影响力,党史期刊纷纷推出电子版。通过加入已有的新媒体,如中国知网、人民网等,利用新媒体公司的平台、渠道,向海内外推广党史刊物数字期刊。通过自办网站或者依托党史系统等网站,推介自身刊物,链接兄弟期刊,形成一个个网络节点。另外,党史系统期刊还利用中国知网这一海量的数据库,在其“专题数字图书馆”中,于题为“中国党建期刊文献总库”的平台下,建立了“党史回眸”这一分库,所收文献既包括党史系统刊物,也包括党建及其他党政系列专业期刊中党史方面的文献。

二、党史期刊的现实任务

党史期刊不是一般性的学术刊物或者通俗纪实类刊物,它应有鲜明的个性和明确的现实任务。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适应党在新时期的需要,以福建的《党史研究与教学》为代表性的党史期刊应运而生。到今天,党史期刊走过了从“创办阶段”到“发展阶段”三十多年的发展道路。在发展阶段中,党史期刊适应了人们改革开放时期思想和精神资源的需要,把自身职责概括为六个字:“存史、资政、育人。”[7]

2010年7月21日至22日,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副主席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从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党史工作的重要意义,对通过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做好党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要求,党史期刊要从四个方面落实讲话精神,其中特别强调,要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和本质,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办刊中,要慎重审读研判稿件,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守土有责。[5]

十八大以来,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特别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关于宣传思想文化的基本职责、根本任务、正确方向、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掌握网上舆论、全党抓宣传思想工作、实现双效统一、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抓好青少年群体、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党史期刊要深入思考,找准位置,发挥作用。简单地说,就是要“用党的全部历史教育人,用党的伟大成就鼓励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6]

三、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

什么是新形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同志从五个方面加以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矛盾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国际金融危机将深化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我们将面对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8]

具体到对于党史期刊来说,则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参与文化体制改革、如何利用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回应国内外对党史歪曲攻击任务。

(一)期刊改革

2011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以及实施办法等多方面,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党史期刊是非时政类期刊中一个小的门类,要改变其“弱、小、散”的状况,就是要在坚持其建设、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学术、推动中国学术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贡献的同时,[9]要强化期刊的产业属性,在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社会影响力方面深入思考、多做文章。这一方面,《湘潮》、《党史博览》、《红广角》做出了有益探索,走在了同类期刊前列。

(二)利用新媒体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纸媒带来巨大挑战;手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报刊业更是带来致命一击。许多办刊社纷纷成立新媒体部,积极应对挑战。对传统纸媒来说,读者群的流失、经济效益的下滑只是看得见的威胁,最致命的是新媒体釜底抽薪,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党史期刊不能满足于吃“官家饭”,要深刻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规律,研究受众心理,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从宣传策划、编校、发行、收益与新媒体全方位深度融合,立体发展。

(三)回应歪曲攻击

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党的历史、否定当代史,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无论是在党政领导界还是学术界都已引起高度重视。从目前来看,对党史的歪曲攻击主要发生在网络上。党史期刊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和政治警觉,加强把关力量,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6]这是时代赋予的新任务,是新形势下资政育人的新方向。

[1]高永中.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史期刊工作[J].中共党史研究,2015(2).

[2]张启华.充分发挥党史期刊资政育人的作用[J].中共党史研究,2004(4).

[3]张启华.党史期刊要为党史工作的发展多做贡献[J].中共党史研究,2006(1).

[4]张静如.党史期刊与资政育人[J].党史教学与研究,2012(6).

[5]曲青山.学习贯彻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现党史期刊自身的科学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10(10).

[6]高永中.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史期刊工作[J].中共党史研究,2015(2).

[7]陈晋.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史期刊发展的一些思考[J].中共党史研究,2008(6).

[8]李君如.执政党遇到的新形势是什么[N].北京日报,2012-01-05.

[9]张启华.以科学发展观指引党史期刊的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2008(6).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刊物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行业刊物介绍(十六)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