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纳福音,形意两相融

2015-08-15 00:44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9期
关键词:灵气宜兴紫砂壶

邵 明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数百年来传承至今的紫砂陶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瑰宝,造型丰富的茶壶深受世人喜爱。在紫砂壶各式各样的造型里,融入了千百年来历代壶艺家独具匠心的审美情趣和智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悠久的紫砂壶文化,主要表现在紫砂壶的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等方面。紫砂高手善于以壶为主体,融合诸艺术于一体,在形式内容方面谐和,神形兼备。宜兴紫砂艺术最大的特点是素色素饰,不上彩不施釉、质朴无华,使人对它情有独钟,古今无数诗人、画家对它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笔者设计制作《福禄壶》,绝非信手拈来。此壶看似简约大气,实则最见作者的制作功力、尝试胆量与独特构思。这是一把典型的光货器,不容一丝瑕疵,更不容制壶者的一丝闪失。优秀的光货作品,即使不经渲染,依旧灵气难挡,而表现出这种灵气,更非一件易事。《福禄壶》造型简约而不简单,作者通过对线条、造型、泥性的熟练掌握与应用,使得整件作品温婉如玉,细腻舒展,古朴而不乏新意,灵气扑面而来,更流露着作者对传统紫砂壶艺的独到悟性。福禄寓意福气绵延,福寿双全。

《福禄壶》作品遵循“形、意相融”的法则,线条简化但寓意丰富,组合排列和运用自然,从而赋予了壶艺作品丰富的形态和特殊的意蕴。壶身线条流畅细腻,如行云流水般洒脱,意蕴生动。嘴把棱线清晰,转承衔接之处的设计,可谓颇具匠心,纵情飞转。

鉴赏紫砂壶,其一是赏其“泥”。紫砂壶的优劣首先在于紫砂泥的优劣,行家把宜兴产茶壶区别为紫砂壶与泥壶,就是这个道理,以上指的是材质性。其二赏其“形”。紫砂壶形式各异,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古朴”是明清紫砂壶的最高境界。其三赏其“工”。与赏玉器之“工”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一把精品紫砂壶,壶嘴与柄要绝对在一条直线上,壶口与壶盖要结合紧密,以上指的是工艺性。其四赏其“款”。“款”分款式与款识。款式即指样式,如供春树瘿壶、时大彬鼎足盖圆壶、陈鸣远东陵瓜壶,均是茗壶样式。款识指壶的作者、题词、镌刻名字。紫砂壶是“诗书画印”一体的艺术,是紫砂壶艺术的外在标志,以上指的是艺术性。其五赏其“功”。功主要指紫砂壶的功能美,其主要表现在容量适中、高矮适当、口盖严密、出水流畅这四个方面,以上指的是实用性。

紫砂壶作为传统的实用陶瓷工艺品,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有着传统工艺品根深蒂固的民族根基,有着前辈们的丰富知识和经验积累,这些都是留给后人最可贵的财富,它也被一代代紫砂艺人所传承。紫砂壶在发展过程中,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个时代的紫砂艺术对于后来的紫砂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代的紫砂艺术注定要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紫砂艺术确实称得上是瑰宝,是精华,它从单薄走向厚重,从幼稚走向成熟,经过数代的悉心相传,经过无数次的积淀,终于成为了独特的紫砂陶文化。这样的文化是需要一颗内蕴深厚的心来保护它,创造它的。这样的心境才是紫砂不竭的创作源泉所在。

[1]《宜兴陶器图谱》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灵气宜兴紫砂壶
医养农旅特色项目未来可期 纳天地灵气 居康养福地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镂空工艺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一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