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的研究

2015-08-15 06:28黎雯霞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轨道岗位

黎雯霞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轨道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的研究

黎雯霞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课程标准是专业教学标准中最核心的要素,针对轨道通信类专业课程标准与岗位需求严重脱节问题,文章在调研该专业通信设备维护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课程评价这一流程,对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标准进行了探讨。

课程标准;轨道通信技术;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对接

1.前言

2011年,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描绘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蓝图:适应城市群发展需要,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干线公路为补充,推进城市群内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建设[1]。近三年来,随着城市化交通网络建设的大面积铺开,轨道通信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增,全面覆盖了轨道通信技术专业高、中、低层次人才。通过对轨道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层次的调查显示,其中面向高职层次的轨道通信设备维护技术岗位人才需求约占本专业总需求的31%。如何根据轨道通信类职业的需要,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素质,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成为各个高职院校轨道通信类专业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中课程标准是教育标准与企业标准相融合的纽带,而通过对武汉地铁、深圳地铁、广州地铁、北京地铁、深圳地铁等5家地铁企业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对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只有42.5%。这一严峻事实表明:作为专业建设中最核心因素的课程标准与实际岗位要求贴近程度较低,脱节现象严重。本文针对企业实际岗位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在分析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对接流程的基础上,结合轨道通信技术专业,详细探讨了如何将轨道通信行业职业岗位要求深度融入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方法与措施。

2.课程标准与岗位需求对接的模式

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2]。它是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企业相关职业岗位要求而编写的标准化规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是指课程标准能够涵盖职业标准的要求。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3],教育部教职成司[2011]6号文件中特别强调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4]。二者准确指出了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与对应的职业岗位的工作环节、环境和典型工作任务对接。

2.1几种与岗位对接的课程标准

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由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综合性课程四部分构成,与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课程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的课程标准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最主要载体,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来培养某个核心能力,或核心能力的某一部分,确定课程的定位、任务与目标,从而保证课程标准能满足行业、企业对某个职业岗位的要求。

2.2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流程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对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课程目标、课程的定位与设计以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为导向来设定;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或业务活动的内容为根据来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和实际情境为逻辑来安排;课程考核以职业岗位工作规程、作业标准等为规范来进行。二者对接流程如图1所示。

3.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内容

以轨道通信技术专业为例,参照图1的流程,其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分以下5步进行。

图1 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流程

3.1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对接

通过调研武汉地铁、深圳地铁、重庆地铁等轨道交通企业,分析轨道通信技术专业所从事的的职业范围、确定职业所需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等人才规格,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高职轨道通信技术职业范围

在此基础上确定高职轨道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面向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单位,在生产一线从事通信系统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具有轨道通信设备维护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2核心课程设置对接核心岗位能力

根据轨道交通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由专业教师和地铁企业专家一起解剖轨道设备维护岗位工作任务与工作内容,遴选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整合产生行动领域。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将行动领域中相关的、共性的、基础的、理性知识提炼、归纳、转化成城市轨道专业的核心学习领域课程。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核心学习领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核心学习领域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确定了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上,以从事中级通信工目标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将每一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详细分解,提炼出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使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与职业岗位技能密切联系,构建如图2所示的课程体系。

图2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轨道通信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基础;一般专业课为学习专业核心课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核心专业课培养学生从事轨道通信技术领域最典型工作的职业能力;实践技能课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将知识、技能、素质融会贯通,形成岗位能力;素质拓展课拓宽专业视野,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的了解。学生系统学习整个课程体系后,可以获得完整的岗位能力。

3.3课程内容与通信工和信号工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根据通信工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选取课程内容,将知识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创设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根据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需求设计若干学习任务单元。学习任务单元的设计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及单项技能到职业综合能力、初级信号工到高级技师职业成长规律,设计的任务既能包含相关知识点,又能锻炼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便于按照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形式,遵循教学“六步法”,融入“教学做一体”理念开展教学。

3.4核心课程的组织实施与通号车间组织工作模式对接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与企业工作模式对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校内实现“真事真做”,通过校内模拟真实的工作训练,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的工作内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根据轨道交通职业的特点,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工种角色。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围绕某一学习情境、故障案例或项目展开,通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索。通过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学生间的组织合作、制定计划、工作分配、任务实施等一系列流程完成某一特定工作任务[5]。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根据轨道交通职业的特点,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工种角色,由指导教师扮演车间主任和技术员,学生小组长扮演工长角色,学生扮演通信工。打破以前传统指导优先的教学模式,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法按以下步骤对接:

(1)任务告知

针对岗位真实工作任务设计工作任务单,下发任务单,教师进行任务说明。

(2)学生分组

有的项目可以由学生单独完成,有的需分组完成。如需分组完成,便要根据班级人数、学生个人能力、性格等因素综合考虑,根据互补原则划分小组,确定组长。每组3-6人,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讨论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

(3)编制计划

根据任务性质,组长带领组员共同讨论,进行任务的计划制定与任务分工。

(4)根据计划进行任务的实施

任务的实施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交融并进。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完成任务。任务实施的方法可根据任务的难易或复杂程度,分别采用教师提供样本,学生仿照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操作要领,然后学生操作;教师示范,学生试做,试做后讨论归纳技术和知识要点,然后再做再归纳等。计划实施是项目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既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发挥的时空,又要实行有效监控、指导和督促。

(5)对结果进行检查

通过学生自查,小组互查,老师检查等方式,针对检查结果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作品进行检查考核。考核要坚持预先设置的标准,不应随意改变。倡导学生自评或互评,培养自我发现和相互学习的能力。

(6)完成任务后,进行成果展示

师生共同对学生任务完成的效果与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综合评价。任务总结是项目训练的拓展和延伸,教师应从思路、技巧、职业精神等方面进行总结或点评。使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路、各训练环节的重点难点及其最优解决方法,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有条件的应组织项目成果展示会,使学生既能博采众人之长,又能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3.5课程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

高职的职业性特点要求评价方式必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是针对学生的动机、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及影响教学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二者相结合,以多样化的成功标准来衡量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体验成功的机会[6]。具体到轨道通信技术专业轨道专业,可将轨道通信行业要求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团队合作意识、安全生产意识等要求引入评价体系,建立考核知识、能力与技能的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

(1)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要求采用实践活动总结评价

将轨道交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要求贯穿学习全过程,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讲座、报告会、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并以演讲、调查报告、活动总结等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程度、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具体的措施如表5所示。

(2)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采用学习情境单独过关评价

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的养成,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轨道交通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采用学习情境单独过关评价,每个学习情境的评定包括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学习情境评定可参照以下公式:成绩评定=考勤(10分)+实作考核(25分)+口头理论联系实践考核(20分)+自主学习过程考核(30分)+其它(15分)(个人总结)。学生评价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取若干个学习情境的平均值,占总成绩的70%;二是体现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占总评成绩的30%。考核重点放在过程评价的课程考试办法上,每个学习情境单独考核,而且必须通过,否则总成绩不及格。

(3)综合岗位要求采用结果考证评价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单设一门技能鉴定课程,该课程在核心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开设,学习成绩就按考证通过与否来评定。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技能鉴定课程的成绩以劳动保障部门的中级通信工或信号工考证为依据,若考证通过,该门课程合格;若考证未通过,必须进行补考。该门课程若为不合格,将直接影响其能否毕业。

表5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学生素质计划

4.结束语

将行业技术规范、操作标准、职业素质融入到课程标准中,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认知特点和职业成长规律,制定与城市轨道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相符的、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有效对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习者向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掌握生产工艺技能,了解各个服务环节的质量要求,获得适应生产、服务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道德修养,形成综合职业素质。按以上方案实施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大幅提升。近三年轨道通信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99.1%,就业率98.8%。企业反馈毕业生优秀率由 72.5%增加到90.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技术水平和职业岗位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的课程标准是有时限的。随着“十二五”期间轨道通信技术专业的迅猛发展,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更新,所要求的岗位能力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课程标准要实现与职业岗位真正有效的对接,必须根据学校与企业共同评价结果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才能使课程教学始终与职业活动保持同步,最大限度缩短“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差距。

[1]国务院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2011-03-16.

[2]于燕萍.高职采购管理课程与采购员岗位对接研究[J].商情,2013,(43):108-109.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4]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Z].教职成[2011]6号.

[5]黎雯霞.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培养高职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应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1-76.

[6]李媛媛,沙继东.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3,(2):50-52.

(责任编辑:倪震)

湖北省2013-2014年度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的研究”(编号:G2013B002)。

G712

A

1671-752X(2015)01-0091-05

2014-09-28

黎雯霞(1970-),女,湖北通城人,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信号与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应用和轨道通信技术。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轨道岗位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