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真实文本 回归人文课堂——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5-08-15 00:51许平平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小鸟想象文本

许平平

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领悟情感,感悟人生,以此获得审美体验,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化修养与精神境界。那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究竟怎样做才能落到实处呢?

一、静心聆听,感受文本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还有深厚的情感内蕴,既有风起云涌、潮涨潮落的自然景观,又有动人的故事和感人至深的人间真爱。在这一篇篇精挑细选的课文中,优美的自然风光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雄伟壮观的建筑令人惊叹和震撼,故事中人物多舛的命运牵系肝肠。如此丰富广博的课程资源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引领他们学会聆听课文,把握课文扣人心弦之处,激荡他们纯真的心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用纵览群书的语言吸引他们,要用绘声绘色的讲述启发他们。

我在教学童话《去年的树》一文时,给学生讲了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的另外的童话故事,他们静静地听着,当讲到一个小狐狸阿权的故事时,有好多学生竟然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透过他们那一行行晶莹的泪水,我仿佛看到了一颗颗纯真善良的心灵。教会学生静心聆听,用心感受,那么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真、善、美,就会像清凉的泉水一样,寂静无声地流进学生幼小的心田,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感情朗读,品味文本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朗读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朗读是荡涤心灵的泉源,朗读也是感悟文本、品味语言最好的途径。好的文章,不仅有精妙传神的语言,更有着穿透人心的感情。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同时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读古诗词可培养乐感,读荡气回肠之句可涤其心灵,读优美词句可增加积累,读发人深省之句可明理知义。

在教学《去年的树》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去朗读文本,来获取丰富的感情体验。自由朗读——在独具个性化的朗读中,体会故事中“人物”命运的跌宕变化,感受“人物”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角色朗读——在角色扮演的生动情境中,揣摩不同角色的内心情感,进而真正感悟“朋友”二字的真谛;齐声朗读——在整齐响亮的齐声朗读中,文本所传递的情感因子得到内化,转化为学生心间经久不散的爱的旋律。

三、思考想象,领悟文本

思考和想象是心中的表象的新的组合,也是充满情感的尤其是富有美感的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都有一对想象的翅膀,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点睛之处引领学生展开翅膀奋飞翱翔,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入其境,感其情,明其理,感悟文本,受到美的陶冶,进而懂得人生的价值,热爱美好的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情感的领悟与体验,更是离不开思考与想象。思考是舵,想象是帆;思考是弓,想象是弦。思考可开启学生的心智,想象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去年的树》一课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的关键问题:“小鸟为寻找好朋友大树,先后找了那些地方?在寻找的过程中,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并以此引导学生的想象,在思维的碰撞与故事情境的再现中,学生就会深刻理解小鸟千里迢迢、历尽千辛寻找好朋友的过程,也更能体会小鸟对友谊的珍惜之情了。

四、回归生活,表达文本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我们的语文课堂只是学生感受文字魅力的过程,表达心中所想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何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又如何将文本与生活紧密相连?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说——说出心中的感想,在文章的关键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体会,说出自己的理解;写——写对文中的故事或人物的看法,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演——演出文中人物的故事和命运,揣摩人物心理,感悟百味人生。

以教学《去年的树》为例,课即将结束,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你结合课文,想象一下小鸟面对着灯火,她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让学生从小鸟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组织语言进行想象描述,学生发自内心的表达,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与善良。与文本对话,就是引领学生做一次心灵的旅行,内化学生的情感,同时释放学生的语言能量。

猜你喜欢
小鸟想象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的想象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小鸟
愤怒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