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盘点”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5-08-15 00:51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语段盘点重构

徐 陈

学习和掌握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语文的学习应当以词语为载体,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语文教学中词语的积累和实际运用严重脱节。笔者认为,有效盘点,及时整合积累词语,可以为学生的作文和语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分类盘点,整合积累

每一单元词语有其共同的特点,对每一单元的词语进行盘点之时,就要对其进行分类盘点,整合分类。每一单元的词语类型有很多种,有描写人物特点、动作、表情、品格等词语,也有描写景色和建筑的词语。教师就可以在词语盘点的时候进行分类,或者让学生自行分类,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在分类之后就可以选择一个类别让学生进行语段的训练。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词语盘点”中,有很多描写景色和人物的词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分类,例如:表示普通事物的词语:告示牌、煤油灯、围墙、树杈、铁锨、魔杖等。描写景物的词语:雪花飞舞、曹翠盛开、鲜果飘香、火辣辣、绿树成荫、狂风大作等。

随后,就可以让学生选择这其中的一类词语去写一段话,在对每一个词语都进行了盘点之后,再对学生进行词语的归类训练,因为在归类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这样既对词语进行了复习分类,还能对词语进行积累运用。

二、回归课文,重构语段

“词语盘点”中出现的词语大部分都是文章中出现,也集中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回归课文,重构语段,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也是熟练运用词语的契机。

比如,在学习《穷人》的时候,里面出现了舒适、勉强、掀起、自言自语、严肃、自作自受、搁板、抱怨、撕破、倒霉、心惊肉跳等重点词语。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教师就可以选择一课中的几个词语,让学生联系课文进行语段的重构。比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中,对“我”发现了卖马草的秘密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课文的回归,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文章的重构,训练表达方法。但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当注意要引导学生多元化的理解,大胆的表达。

三、丰富意象,激发思维

很多词语都是十分有趣的,并且具有丰富的意象,比如“疲惫不堪”、“欣喜若狂”等描写人物的词语就可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再比如“热闹非凡”和“人影绰绰”等描写场景的词语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角度展开合理的想象,丰富意象,激发思维。当然,除了将一个词语展开写成各种语段之外,也可以将多个词语联系起来想象。

比如,在学习《草虫部落》一课时,针对清爽、清新、流进、窗外、挺拔、迎接等词语进行串联。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一段话:“雨后,真清爽,清新的空气一直流进我的心中,向窗外望去,路上排列着一行挺拔的白杨树‘卫兵’,像是在迎接某位贵宾……”

这些词语看起来好像毫无关联,但是经过学生认真的思考和加工之后,就能形成一系列的精彩故事。通过这样的词语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文的水平也有很多好处。

四、分析构词,开拓盘点

有效的进行词语盘点,需要分析构词,开拓词语盘点。教学过程中“词语盘点”,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构词语的能力,并善于发现和研究词语中的相似和不相似之处,这样就可以根据构词来教学生认识词语。很多词语都是有一定结构的,学生从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原来的点到为止到逐渐的深入理解,也逐渐找到了词语的结构,在同一类词语中能够区分出同类词语的不同之处。比如黑黢黢、白花花、金灿灿等词语表示的都是颜色一类的,还有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等词语表现的都是心情,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词语,而且还丰富了自身的见识,学生通过同类型的词语也能够很好地理解同类型的词语。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问题出现之前先知道如何区别和运用同类型词语。

总之,词汇的积累和丰富的过程是漫长的,也需要不断地加以巩固,得以让学生发展成为自己的语言,这就需要教师重视“词语盘点”教学,并能够很好地运用词语,使得词语的教学真正的落到实处。只有利用这种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词语,真正的“盘点”词语,让词语永久性的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词语盘点”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各种探索,使其内化成学生心中自己的语言。“词语盘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耐心地琢磨每一组词语的特点,积极利用多种方式对词语进行积累、运用和理解,有效盘点,优化教学。

猜你喜欢
语段盘点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基于语段加标推导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区分条件
睁眼瞎盘点
睁眼瞎盘点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盘点各国网红猫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不同语段理论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