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拼音性能教学探索

2015-08-15 00:51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直观性拼音儿歌

李 芳

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依据一年级新生的认知特点,笔者在拼音教学中注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生活性和人文性,努力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上拼音课,爱上拼音课。

一、直观性

小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是以一定的具体的感性认识为基础,逐步走向抽象思维。在教学中,可借助直观形象的图、教具,使抽象的符号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让儿童乐于学习,注意力集中。

汉语拼音的教材图文并茂,画面生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图”和“语境歌”帮助学生学习。如“b、p、m、f”的情境图为:许多人爬上山坡(po)去看大佛(fo),一个小朋友用手摸(mo)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里正广播(bo),大佛是文物,不要用手摸。”与之相配的语境歌是:“爸爸带笔者爬山坡(po),爬上山坡看大佛(fo),大喇叭里正广播(bo),爱护大佛不要摸(mo)。”教学时,情境图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并相机出示字母,语境歌则用以巩固所学的字母。借助形象的图画,学生不仅认识、熟悉了字母,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审美教育。

二、趣味性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可以竭力创设具有趣味的教学情境,满足孩子好看、好听、好玩的心理。

儿歌串连。儿歌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在拼音教学中,可运用大量的儿歌,例如:“张大嘴巴aaa;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有的是笔者为了教学需要,自编的儿歌。例如在教“ei”这个复韵母时,笔者就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小兔飞飞,爱喝咖啡。e前i后,喝了一杯。”像这样的儿歌还有很多。

游戏活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来进行“手舞足蹈”。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的时候,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肢体动作来展示o的样子?”于是,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团成一个圆形……各式各样的“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又例如,在区分“u-ü”这对形近韵母时,可以建议孩子们用两个小拳头来代替ü头上的两点。当读到“u”时孩子们的手就不动;当读到“ü”时,他们就把小拳头举在头顶上,这种练习形式孩子非常喜欢。

三、生活性

拼音符号抽象枯燥,所以,拼音教学必须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而亲身体验到学习中所蕴藏的快乐因素。

在教“m”这个音节时,请三个孩子上台来站在一块组成“m”的形状,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用一两句话说出来。孩子们有的说:“像个城门”;有的说:“像两个桥洞”;甚至有一个孩子还用这样两句非常精彩的话来概括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他们像商店的门,我要进去吃麦当劳。”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就能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四、人文性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孩子稚嫩的心田播撒友爱、团结的种子。例如整体认读音节较难理解,为突破这个难点,笔者编了一个小故事进行教学:“大y是个热心肠的人,谁有困难就去帮助谁。瞧,小i在家发愁,他自己不能单独出门,大y来了,他们就在一起组成了yi,高兴地出门了。小朋友,你们也要向大y学习,要帮助有困难的人,好不好?”“好!”学生齐声回答。这个小故事的引入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了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团结友爱的意识。另外,学生刚学写字,在四线格中的字母往往是“顶天立地”。笔者通过示范比较,强调说:“字为什么不能占满格呢?因为写字就如做人,在上要懂得尊敬老人,在下要懂得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左右为什么要有空呢?”说着,笔者伸出双臂,大摇大摆地走向教室门口,问:“老师这样走好不好?”孩子们都笑了,答道“不好!”“你这样走路,别人就不能出门了!”“对了。和别人在一起,要多为他人想一想。”这时,笔者注意到横跨课桌的小胳膊悄悄收回去了。

总之,只有使拼音教学融直观性、趣味性、生活性和人文性于一体,才能使我们的拼音教学活起来,为学生多元智慧的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直观性拼音儿歌
睡觉儿歌
论文物照片档案的管理
巧用教材插图,打造高效课堂
低年级英语单词教学探究
快乐拼音
儿歌绝唱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快乐拼音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