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激趣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2015-08-15 00:51熊春燕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小黄瓜黄瓜习作

熊春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综合表现了语文教学的各方面情况,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小学阶段的习作练习,更是集中表现小学生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活动,是小学生内心想法的真实外露。但是,反观现实,写作却成为了小学生最不想面对的一件事情,面对话题,无话可说,无情可抒。为此,我们有必要全面调动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实物激趣,言之有物

从小学生习作中不难发现,在写状物作文时,学生普遍无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基于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了“实物激趣法”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通过实物观察来更好的写作,言之有物。

在教学作文《家乡的小黄瓜》的时候,就可采取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具体做法为:课前,我就事先准备了不同品种的小黄瓜,并让每个学生也准备一根;到了上课的时候,我就用盘子将黄瓜装着放在讲台上,供学生观察,并让学生也将自己带来的小黄瓜拿出来,而后,我就开始向学生简要阐述一下黄瓜的来历,并让学生说一下家乡的小黄瓜的生长过程,说完之后,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成熟之后的小黄瓜,说说其颜色、形状等,最后,让学生品尝以下黄瓜的味道。经过这样一个讲说与互动,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这时,教师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黄瓜的用途,问题一抛出,学生争先恐后抢答,有的说,黄瓜可以用来糖伴着吃,有的说可以作为酱黄瓜,有的说可以用来炒着吃,还有的说可以用来美容等,最后,就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黄瓜是一种营养丰富且用途广泛的蔬菜,并让学生具体结合刚才所说的,当场开始练笔,这样,学生通过上述实物观察,就能写出比较好的文章,将家乡的小黄瓜描绘得更加可爱。

二、游戏激趣,玩中习作

所谓“游戏激趣”,就是将习作教学同游戏联系在一起,从而让小学生在游戏中爱上习作,在游戏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习作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玩永远是最高兴的事,这时若能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习作,势必能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爱上写作,而且,在游戏中,也能让学生更加放松心情,使得学生摆脱了沉闷的课堂氛围,进而在愉悦的游戏中,获得写作的灵感。同时,游戏本身也能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学生不必再为没有内容可写而苦恼了,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游戏也是生活的一种再现,在游戏中,学生不仅能观察,也能思考,还能体验“生活”,进而可以激发其写作的欲望。

如在习作课上,可组织学生开展“推方块”的游戏比赛,教师组织班上的学生围成一圈,从中选出几个学生在圈中比赛,而其他学生则围坐在旁边观看助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很容易受游戏氛围的影响,会自发分成两队人手的支持者,这样一来,气氛自然异常高涨,甚至后来老师也会加入到游戏中,同学生一起玩乐,以此来强化师生间的交流。最后,比赛结束后,老师可趁机鼓励学生,“同学们,你们说这个游戏好不好玩呢?谁能将这激动人心的场面用语言来描述出来呢?”问题一经抛出,学生就会迅速投入到写作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不再觉得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

三、评价激趣,再生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禀赋就是对赏识的渴望。”而在作文评改过程中,总批和眉批就是教师对学生兴趣的鼓励与赏识的一种表现,为此,在作文评改中,教师应该“蹲”下来看,保持同学生同样的“高度”来评价其习作,并通过一些带有激励性的评价语满足学生的赏识愿望,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动机。如学生习作中,用词比较好,则可这样评价,“在你的作文中,用词恰到好处,文笔流畅,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你很棒!”如在一篇说明文习作练习中,学生描述得不是很具体,教师就可给予其提示性的评语,“你能将这个东西的特点与用途描述得这么具体,真棒!这时,你若能……肯定可以让这篇文章更加出彩!”通过这样一类具有激励性、赏识性的评语,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之写出质量更高的文章。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应用各种激趣办法,让学生在实物观察中,明白写景状物的具体顺序与逻辑结构,做到言之有物;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写作的灵感,认识到写作的有趣性,让他们在玩中习作;在教师的作文评语中,体验到被赏识感与成功感,获得写作的动机,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最终从整体上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

猜你喜欢
小黄瓜黄瓜习作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黄瓜黄瓜你是不是菜
一种越夏小黄瓜防虫的新技术
习作展示
亲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