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2015-08-15 00:51汤平平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读后感日记写作能力

汤平平

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识字量还不多,在进行阅读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其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其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读写结合模式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他们更加熟悉字词句的应用,进而提高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

本文围绕这一模式展开讨论,分析读写结合模式的重要意义以及实践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读写结合模式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其对于语言的敏感性。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就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对于阅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合理安排写作教学过程,是对阅读进行反思的过程,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反过来阅读训练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认知养成的初期,写作以及阅读方式的结合也有着非常好的实际效果,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进行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让两者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并且能够通过写作来检验和训练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例如可以采取分段落总结的方法,将两种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及时锻炼学生在阅读中的总结归纳能力,但是需要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二、读写结合模式的实践应用

1.归纳总结,读后感写作

读后感是学生在阅读完文章或者书籍后有感而发,将自己的看法记录下来的写作形式。因此读后感是在充分理解文章和书籍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抒发感想和情绪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对阅读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般会反复阅读文章的内容,然后结合文章来完成读后感的写作,这样做有一定的训练量。为了保证学习的效率,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帮助其完成读后感的写作。

2.理解课文,仿写写作

阅读教学必须结合教学大纲来展开,即通过阅读教学理解教材中作者的写作方式和思想,其本质就是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表现方式和写作手法,然后有目的地进行模仿,例如《火烧云》中就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排比的写作手法,因此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要求写作的文章中必须用到一定的拟人和排比的手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再比如学习《夹竹桃》的时候,作者采用了辩证的思想进行了描写,将月光下的夹竹桃完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这种以人或物为主题的文章写作就可以充分借鉴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动物或者雕塑等。结合文章的写作方式进行仿写,但是要注意仿写不是抄袭,要注意写作的真情实感,做到形式仿写,内容创新。

3.感悟生活,日记写作

日记是用来记述一天中发生的故事,我们常说日记说白了就是流水账,好像与阅读训练不太沾边,但实际上作为个人生活的记录,日记有着一定的写作自由度,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过程让学生学习大量的句式、词汇,并在日记中运用这些词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日记不应该只是记录生活的,更需要对生活进行感悟,因此可以通过阅读训练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将写作和阅读与真实的生活相结合还能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4.展开现象,续写和扩写

续写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特别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抽取几篇较好的题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文章的情节加以延伸,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文章进行续写。例如《装满昆虫的衣袋》,法布尔在幼年时期经常会搜集一些贝壳和彩色的故事,尽管遭到了父母的责骂但是仍然保持着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仍然会在放鸭子的时候研究昆虫。教师可以对文章进行介绍,让学生完成续写。扩写是将一个短的故事或者文章进行扩充,要求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进行创作,例如针对《清明》就可以布置一定的扩写训练,教师通过较大篇幅的诗词鉴赏为学生分析其结构,并让学生完成扩写的过程,例如可以让学生描写清明时节的雨,以及作者和牧童见面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表达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不同年级的学生阅读训练的方式也不同。教师应善于观察,从课文以及阅读素材中发掘与读写结合模式有关的教学内容,然后通过教学安排和设计引导学生完成读写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猜你喜欢
读后感日记写作能力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