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当众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5-08-15 00:51李玉花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仪态当众表达能力

李玉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毕业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反思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读写,尽管我们的口语交际课程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但仍然忽略了面对全体学生在台上当众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当前小学生当众口语表达现状的调查和存在问题

为了解当前小学生当众口语表达的现状,笔者对本校四年级某班6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让被调查学生每人提前准备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和一个短小的故事,然后一个一个地站到讲台上当众说出来、讲出来。调查结果是这样的:只有两名同学做到了仪态大方、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其余同学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有的同学站到讲台上声音很小,两手不停地捏着裤缝;有的同学眼睛总是看着地面,不敢正视台下的观众;有的同学一站到讲台上,激动得两腿发抖,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云。

上述的调查虽然只是某一个学校的某一个班级,很片面。但这个调查结果也足以说明,我们的部分学生在台上当众口语表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当众口语表达的能力有待提高综上所述,笔者分析学生在当众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体态语有待提高、普通话有待加强、给每个孩子当众表达的机会有待增加。

二、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为了提高全班学生在台上当众口语表达的水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进行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榜样示范。榜样是无声的语言、无言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要做到:普通话应标准规范、语速适中,语调应做到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还应辅助恰当的体态语,诸如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赞许的微笑、一次次充满信任与期待的眼神以及那贯穿课堂始终温柔和蔼的笑容等。如果教师的言谈举止始终吸引着学生,久而久之便会春风化雨,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教师的榜样示范以外,班级内部口语表达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开始阶段,通常是语言表达优秀的学生先到讲台来,因为这些学生大方的仪态、洪亮的声音、流利而生动形象的表达,也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其他同学,在推动他们前进。

2.小组合作。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更何况小组合作本身有利于学生参与讨论,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四人一小组合作,一位同学站起来讲,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后小组内各个同学从语音、语调、语速、体态语等方面互相交流、互评互议,同学们各尽所能、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学生在合作中养成听人说话认真耐心,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与此同时也为学生在台上当众口语表达铺了一个台阶,接下来再到台上来当众表达,学生会觉得容易许多。

3.勤于练习。有的学生可能在台上口语表达能力有欠缺,但老师们不要放弃他们,要耐心而细致地指导,这部分学生更应勤于练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把要表达的内容写下来,并熟练背诵,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几遍,要求他们关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力求做到仪态大方。教师也可以布置学生把自己听到的故事或看过的音像作品感兴趣的情节练习讲出来,力求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意完整、语气、语调适当;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态度决定一切,天道酬勤。相信只要教师勤于指导,学生勤于练习,学生在台上口语表达的能力一定会提高。

4.巧搭舞台。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努力给全班同学巧搭舞台,使每一个同学都有单独登台当众进行表达的机会。可以每节语文课开始时留3 到5 分钟的时间,安排一两名学生讲故事或朗诵,让学生在台上进行当众口语表达练习或展示。这样的话,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一个学期下来班级的每个学生至少有两次在“舞台”锻炼的机会。如果班级内经常开展“故事大王”比赛、美文诵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或鼓励学生利用双休节假日多参加学校内校外的相关活动,学生登台的机会会大大增加。

总之,只要教师重视对学生在台上当众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利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训练,相信每一个学生在台上都能做到仪态大方自信、声音流利响亮、表达生动形象。

猜你喜欢
仪态当众表达能力
当众发言畏惧成因及其适应教学方法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雪(新韵)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懂事崩
回忆
如何对幼师女生进行仪态与气质塑造
做个自信的小学生